一種用於軋輥的調質處理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06:19:44 2
本發明涉及一種處理工藝,特別涉及一種用於軋輥的調質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軋輥是軋鋼生產中大量消耗的重要部件,軋輥質量的好壞不僅影響著軋材的表面質量,而且還影響著軋機的作業率,軋輥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其自身在熱處理工藝中的質量優劣,而調質處理作為軋鋼必不可少的熱處理工藝之一,其工藝的好壞至關重要,而目前對於軋輥的調質處理僅採用一次淬火和一次回火,導致調質處理不完全,從而影響軋輥的力學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於軋輥的調質處理工藝,能夠大幅提高調質效果,使得軋輥具備有更高的塑形、強度、硬度性能,產品質量高。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於軋輥的調質處理工藝,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對軋輥進行探傷檢測,將合格的軋輥放置預熱管道處進行預熱處理,預熱溫度至80-120℃;
(2)、將預熱完成後的軋輥放至淬火爐內進行淬火處理,具體為先將溫度加熱至560-640℃,並保溫1-2h,再將溫度加熱至940-980℃,並保溫2-4h;
(3)、再將軋輥取出,並採用風冷將溫度降至460-500℃後,採用水冷將溫度降至室溫;
(4)、再將軋輥放入回火爐內進行回火處理,具體為先將溫度加熱至260-300℃並保溫0.5-1.5h,再將溫度加熱至620-660℃並保溫2-3h;
(5)、最終打開回火爐,使得軋輥隨爐冷卻至360-400℃後放入冷卻水池內水冷至室溫,完成調質處理工藝。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淬火爐內的加熱速度40-60℃/h。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回火爐內的加熱速度為30-50℃/h。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冷卻水池的水溫為20-4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一種用於軋輥的調質處理工藝,在淬火的加熱過程中通過兩次加熱及保溫,同時在回火的加熱過程中也通過兩次加熱及保溫,能夠充足地保證軋輥在整個調質處理過程中的熱處理效果,從而大幅提高調質效果,最終使得軋輥具備有更高的塑形、強度、硬度性能,產品質量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實施例1:
一種用於軋輥的調質處理工藝,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對軋輥進行探傷檢測,將合格的軋輥放置預熱管道處進行預熱處理,預熱溫度至80℃;
(2)、將預熱完成後的軋輥放至淬火爐內進行淬火處理,具體為先將溫度加熱至560℃,並保溫2h,再將溫度加熱至940℃,並保溫4h,所述淬火爐內的加熱速度60℃/h;
(3)、再將軋輥取出,並採用風冷將溫度降至460℃後,採用水冷將溫度降至室溫;
(4)、再將軋輥放入回火爐內進行回火處理,具體為先將溫度加熱至260℃並保溫1.5h,再將溫度加熱至620℃並保溫3h,所述回火爐內的加熱速度為50℃/h;
(5)、最終打開回火爐,使得軋輥隨爐冷卻至360℃後放入冷卻水池內水冷至室溫,所述冷卻水池的水溫為20℃,完成調質處理工藝。
實施例2:
一種用於軋輥的調質處理工藝,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對軋輥進行探傷檢測,將合格的軋輥放置預熱管道處進行預熱處理,預熱溫度至120℃;
(2)、將預熱完成後的軋輥放至淬火爐內進行淬火處理,具體為先將溫度加熱至640℃,並保溫1h,再將溫度加熱至980℃,並保溫2h,所述淬火爐內的加熱速度40℃/h;
(3)、再將軋輥取出,並採用風冷將溫度降至500℃後,採用水冷將溫度降至室溫;
(4)、再將軋輥放入回火爐內進行回火處理,具體為先將溫度加熱至300℃並保溫0.5h,再將溫度加熱至660℃並保溫2h,所述回火爐內的加熱速度為30℃/h;
(5)、最終打開回火爐,使得軋輥隨爐冷卻至400℃後放入冷卻水池內水冷至室溫,所述冷卻水池的水溫為40℃,完成調質處理工藝。
實施例3:
一種用於軋輥的調質處理工藝,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對軋輥進行探傷檢測,將合格的軋輥放置預熱管道處進行預熱處理,預熱溫度至100℃;
(2)、將預熱完成後的軋輥放至淬火爐內進行淬火處理,具體為先將溫度加熱至600℃,並保溫1.5h,再將溫度加熱至960℃,並保溫3h,所述淬火爐內的加熱速度50℃/h;
(3)、再將軋輥取出,並採用風冷將溫度降至480℃後,採用水冷將溫度降至室溫;
(4)、再將軋輥放入回火爐內進行回火處理,具體為先將溫度加熱至280℃並保溫1.0h,再將溫度加熱至640℃並保溫2.5h,所述回火爐內的加熱速度為40℃/h;
(5)、最終打開回火爐,使得軋輥隨爐冷卻至380℃後放入冷卻水池內水冷至室溫,所述冷卻水池的水溫為30℃,完成調質處理工藝。
區別於現有技術,本發明一種用於軋輥的調質處理工藝,在淬火的加熱過程中通過兩次加熱及保溫,同時在回火的加熱過程中也通過兩次加熱及保溫,能夠充足地保證軋輥在整個調質處理過程中的熱處理效果,從而大幅提高調質效果,最終使得軋輥具備有更高的塑形、強度、硬度性能,產品質量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軋輥的調質處理工藝,具體為:先對軋輥進行探傷檢測,將合格的軋輥放置預熱管道處進行預熱處理,預熱溫度至80‑120℃;再將預熱完成後的軋輥放至淬火爐內進行淬火處理,具體為先將溫度加熱至560‑640℃,並保溫1‑2h,再將溫度加熱至940‑980℃,並保溫2‑4h;接著將軋輥取出,並採用風冷將溫度降至460‑500℃後,採用水冷將溫度降至室溫;然後將軋輥放入回火爐內進行回火處理,具體為先將溫度加熱至260‑300℃並保溫0.5‑1.5h,再將溫度加熱至620‑660℃並保溫2‑3h;最終打開回火爐,使得軋輥隨爐冷卻至360‑400℃後放入冷卻水池內水冷至室溫,完成調質處理工藝,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能夠大幅提高調質效果,使得軋輥具備有更高的塑形、強度、硬度性能,產品質量高。
技術研發人員:王文其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太倉市鈞勝軋輥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29
技術公布日: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