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方方面面由來(成語冬日可愛的由來)
2023-10-17 01:55:27 3
成語方方面面由來?來源:運城新聞網雨雪霏霏的冬日,忍不住總想那個「沒上班」的太陽,怎麼那麼可愛呢如果一個人就像冬天的太陽,那這個人可真是「冬日可愛」,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成語方方面面由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成語方方面面由來
來源:運城新聞網
雨雪霏霏的冬日,忍不住總想那個「沒上班」的太陽,怎麼那麼可愛呢。如果一個人就像冬天的太陽,那這個人可真是「冬日可愛」。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成語「冬日可愛」便出自西晉名將杜預。
《春秋左傳正義》:「酆(fēng)舒問於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
大意是說,酆舒問賈季:「趙衰、趙盾哪個更好?」賈季回答:「都不錯,一個比較和藹,像冬天的太陽;一個比較嚴厲,像夏天的太陽。」
趙衰、趙盾父子二人都是晉國的重臣,用太陽來形容他們的脾性、作風很有意思。杜預的註解更是形象有趣:「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於是就有了成語「冬日可愛」,比喻一個人如同冬天的太陽那樣使人感到溫暖、親切。
說起來,杜預遠沒有杜甫出名,但在杜甫心裡,他的這位十三世祖可是神一樣的存在,從小博覽群書,是個超級學霸,對經濟、政治、曆法、法律、數學、史學和工程等都有研究。
《晉書·杜預傳》中說:「預在內七年,損益萬機,不可勝數,朝野稱美,號曰杜武庫,言其無所不有也。」你看,杜預是不是很厲害,肚子裡藏貨很多,要什麼有什麼。
他參與晉朝律法的修訂,承擔了編纂《晉律》的主要工作;他精通曆法天文,發現當時通行的曆法有偏差,修訂出《二元乾度歷》,取代時歷,通行於世;他力排眾議主持建造了富平津黃河大橋,解決了當時洛陽的交通問題,橋成之日,皇帝舉杯讚美:「非君,此橋不立也。」
杜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武雙全」的名將,配享文廟、武廟,但實際上他並不擅長騎馬射箭。《晉書》記載,杜預「身不跨馬,射不穿札」,他的長處,在於認知與見地。對不該打的仗,杜預敢於頂撞上司,拒不從命,要不是他娶了公主,屬皇親國戚,恐怕命都要沒了;對該打的仗,他則再三上書,「逼迫」皇帝點頭,在滅吳之戰中立有大功。
東吳遺民恨他恨得牙痒痒,知道他有大脖子病,就在狗脖子上綁水瓢,喚其「杜預」;見大樹長疙瘩,就刮掉樹皮,在上面寫「杜預頸」,以此洩憤。
杜預還有一大貢獻:他所撰寫的《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三十卷,是《左傳》註解流傳至今最早的一種,被收入《十三經註疏》。
《晉書》中有段文字頗為精彩:「時王濟解相馬,又甚愛之,而和嶠頗聚斂,預常稱『濟有馬癖,嶠有錢癖』。武帝聞之,謂預曰:『卿有何癖?』對曰:『臣有《左傳》癖。』」你說可愛不可愛?
(註:酆今作豐,重慶有酆都,今為豐都,「酆都城」則代指陰間。)
(《洛陽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