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電影定格兒時的記憶(小時候喜歡從東村跑到西村)
2023-06-06 15:48:42 1
不知不覺參加工作已20餘年,隨著歲月流逝,腦海中許多兒時的往事都已記不太清,可唯獨有件事卻時常清晰地浮現在眼前,那就是看露天電影。
露天電影就是在室外放映的電影,20世紀70年代開始流行,放映地點一般在農村的曬穀場或空曠地。在我很小的時候,都是自備板凳或馬扎在露天地裡看電影的。那時所謂的電影,也就是在曬穀場的邊上,插上兩根竹竿或者小樹幹,再在竹竿或樹幹的頂部系上一塊白色帶黑邊的幕布,然後找個好位置,擺上機器,調試好後,便可以開始放映。
一塊幕布就能講述著數個故事。(圖源:笨笨的布穀鳥)
在我的老家,多數是在村裡的「三岔口」放露天電影。三岔口位於村子中央,路面較為寬闊,加之路旁有兩棵歪脖老榆樹,方便懸掛幕布,因此也就成了村裡放電影的最佳場所。觀眾多為本村的男女老少,當然也少不了附近幾個村聞訊趕來的青年男女和小孩。很多時候,看露天電影也成了當時不同村的青年男女,互相見面或談對象的好場所和好藉口。
在村裡看露天電影別有一番情趣,尤其是在不冷不熱的農閒時節,鄉親們難得清閒,放下手裡的活計,三兩成群,扶老攜幼,來到電影場裡湊個熱鬧。一面幕布、一個放映員、一束光,加之自己搬來板凳的人們,幾乎構成了露天影院的全部要素。放映員架著機器就在人群中,場地有多大,就有多少觀眾,前面站滿了人,就到幕布的反面去看,甚至有淘氣的孩子爬到周圍的樹上,吹著涼風觀看。
每逢村裡放露天電影,孩子們就像過節,大家無論幹什麼都很帶勁兒。太陽尚未落山,夥伴們就拎著小板凳,爭先恐後地跑到電影場佔地方,幫放映員刨坑、樹杆子、抬桌子、拉銀幕,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看電影時,坐在前面的通常是孩子和老人,中間坐的一般都是青年人,後面坐的則多是中年人。但也有例外,有些相好的青年男女借著看電影談情說愛,為躲避老人的耳目,他們就專門跑到離電影場較遠的地方,說著悄悄話……
有露天電影的地方就有孩子們。(圖源:夢越芳園)
在農村看電影,不同城裡影院準時。有時一部片子幾個村跑著放映,因此在等片的間隙,人們可以盡情地拉著家常。特別是中場換膠片的時候,孩子們最喜歡鑽到機器前,在機器發出的那束白光前做著各種各樣的手勢。手勢就成像於寬大的幕布上,鳥雀、雞鴨、豬狗、駱駝……偶爾也會有一個個人影或大腦袋映在上面。孩子們興高採烈地歡呼雀躍,直到放映員扯著嗓子喊著讓大伙兒坐下。幕布上白光閃爍著「3、2、1」倒計時一樣的數字,電影又接著開始了……
我小時候對露天電影非常著迷,為此經常遭到父母「電影能當飯吃嗎」的數落。那時在農村看電影還很難,聽大人們說縣電影公司當時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放影隊,二三十個公社、三百多個村子,靠他們成年累月地在鄉下轉。因此,一個村一年到頭,也只能看很少幾場電影,大多數還是村裡有人家娶媳婦兒、辦喜事時才放電影的。然而我們小孩子看的露天電影卻不少,那就是跑到外村去看,有時一部片子要看好多遍。可以說,當時在我們村周圍20裡以內的地方,我都去看過電影。每次放露天電影總是那麼幾部黑白革命片,《閃閃的紅星》《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冰山上的來客》……記不清到底看了多少遍,但每次都讓人熱血沸騰、看得津津有味,一個個難忘的橋段,一句句經典的臺詞,像星光閃耀在我們的記憶深處。
你還記得你看過多少經典電影?(圖源:笨笨的布穀鳥)
因為沉迷於看露天電影,我曾跑過不少冤枉路。那時看電影的心太急,有時偶爾聽誰說一聲某某村演電影,不等弄清消息真假,就拿著塊乾糧,邀上幾個夥伴拔腿就跑。記得有一次,不知聽誰說上方公社的許由村演電影,我們幾個連飯沒吃撒丫子就跑。可當我們跑了五六裡路時,才知道許由村根本沒有演電影,而是西井底村演。我們大罵一通造謠者後,又馬不停蹄地往西井底村趕……
後來,村裡放露天電影越來越少了,看電影都是學校組織到電影院去觀看有教育意義的影片。一切都變得正規起來,進場前整裝待發,佩戴紅領巾在老師的帶領下排隊來到電影院,在班級劃分的區域內各就各位,不許大聲喧譁、不許到處亂跑、不許亂扔果皮紙屑……印象最深刻的是看故事片《少年犯》《鳳凰琴》和臺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事隔多年,影片具體情節已記不清了,但周圍座位上的情形卻歷歷在目,場下一片抽泣聲,哭得稀哩譁啦,女生們拿出自己的小手帕不停地擦著眼淚,看看旁邊的班主任,也是熱淚盈眶。電影散場出來,每個人眼睛都是紅紅的,男生也不例外。
改革開放以後,人們的錢包逐漸鼓了。鄉下人開始進城消費,除了看電影,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錄像廳、撞球廳、遊藝廳應運而生,特別是錄像廳,大有取代電影院之勢。再後來,有了影碟機、家庭影院和智慧型手機,人們連電影院都很少去了,縣城的國營電影院效益每況愈下,後來乾脆直接倒閉了。近幾年,為了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文化部門積極開展「送電影下鄉」活動,露天電影帶著懷舊色彩又出現在農村,只不過觀影人數已非昔日。而如今,當我在科技感十足的院線影院觀影時,心裡總有一種說不出的缺憾和失落感。
老式的電影放映機。(圖源:笨笨的布穀鳥)
人到了中年,大多都會有一種懷舊情結。但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恐怕以後也只能在夢中和小夥伴們瘋跑著,去看兒時的露天電影了……(文/西河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