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扶手帶生產線在線表面貼膜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05:01:59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梯製造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電梯扶手帶生產線在線表面貼膜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自動扶梯的扶手帶主要有2種材質,一種是橡膠,另一種是聚氨酯塑膠表面,其中聚氨酯的扶手帶表面材料很少有滲出的蠟和抗老劑成分,並且表面非常光潔猶如鏡面,為了保護光潔的表面有必要對扶手帶表面施加保護膜來進行保護,這樣扶手帶可以得到相當好的保護,直到扶手帶安裝在電梯施工現場後,準備驗收前才除去表面的保護膜,除去保護膜後的產品擁有嶄新的表面外觀。而現有的扶手帶的表面沒有提供有效的保護,所使用的主要是纏繞隔離膜,薄膜本身和扶手帶沒有貼合,在扶手帶生產後才進行薄膜手工纏繞,並且因為是全纏繞結構,安裝前就需要除去纏繞膜才能使用,對扶手帶的保護主要是在運輸過程中,由於不是類似保護膜這樣緊密貼合的所以並且不能保持扶手帶表面的原始光澤和狀態。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對扶手帶表面施加保護膜的設備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電梯扶手帶生產線在線表面貼膜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一種電梯扶手帶生產線在線表面貼膜裝置,包括工作檯、固定於工作檯上並用於承載扶手帶的定位裝置及位於定位裝置四周的貼合裝置;所述貼合裝置包括相互平行的若干安裝杆,且所述若干安裝杆在所述定位裝置的外圍均勻分布成扇形,所述每一安裝杆上至少設有一個側面滾輪件,所述側面滾輪件沿安裝杆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且側面滾輪件的一端朝向所述定位裝置延伸。
進一步地,所述側面滾輪件上安裝有彈簧件,用於彈性接觸於扶手帶的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裝置呈縱長型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側面滾輪件向下分布超過所述定位裝置的頂面。
進一步地,所述電梯扶手帶生產線在線表面貼膜裝置還包括位於工作檯一端的放卷裝置和壓合裝置,所述壓合裝置包括一對固定臂、與固定臂連接且向下延伸的一對連接臂以及與所述連接臂連接的表面壓輪,所述表面壓輪連接於兩連接臂之間且位於所述定位裝置的正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工作檯包括底座、垂直於底座設置的兩個支撐板及連接於兩支撐板之間的水平固定杆,所述支撐板垂直向上延伸並與所述底座共同構成了貼合區。
進一步地,所述兩個支撐板上開設有貫通所述貼合區的開口,用於將扶手帶傳送入所述貼合區內。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裝置位於所述貼合區內且向外凸伸出所述開口,所述定位裝置包括一狹長型的定位橫梁,所述定位橫梁具有T型橫截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電梯扶手帶生產線在線表面貼膜裝置大大提高了貼膜質量,其可從各個角度和方位對扶手帶表面進行貼膜處理,使得保護膜與扶手帶能夠緊密貼合,且貼膜過程自動化程度較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梯扶手帶生產線在線表面貼膜裝置的構造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梯扶手帶生產線在線表面貼膜裝置100,包括:工作檯10、位於工作檯10一端的放卷裝置20和壓合裝置30、固定於工作檯10上的定位裝置40、及位於定位裝置40四周的貼合裝置50。
所述工作檯10包括底座11、垂直於底座11設置的一對支撐板12及連接於兩支撐板12之間的水平固定杆13,所述一對支撐板12垂直向上延伸且相互平行設置,所述支撐板12和所述底座11共同構成了貼合區A,所述固定杆13的兩端固定連接於所述支撐板12的內側,所述支撐板12上開設有貫通所述貼合區A的開口14,用於將扶手帶傳送入所述貼合區A內。
所述放卷裝置20包括L型支架21及固定連接於L型支架21上的兩對放卷輪22,每對放卷輪22固定於一根捲軸23上,所述捲軸23的一端連接至所述L型支架21上,所述放卷輪22設有錐面24,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放卷輪22帶有扭矩控制,其內部使用氣脹軸,可固定住保護膜的軸芯。
所述定位裝置40呈水平放置,其從工作檯10的一端通過所述開口14貫穿入所述貼合區A內,並從工作檯10另一端的開口14凸伸出,所述定位裝置40包括一狹長型的定位橫梁41,其橫穿所述貼合區A,用於放置電梯扶手帶,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定位橫梁41具有T型橫截面,用於與電梯扶手帶更好的貼合。
所述壓合裝置30位於所述工作檯10一端且位於開口14的正上方,其包括一對固定臂31、連接於固定臂31上且向下延伸的連接臂32以及與所述連接臂32固定連接的表面壓輪33,所述固定臂31固定於工作檯10一端的支撐板12的外表面上且向外凸伸,所述表面壓輪33呈狹長型且連接於兩連接臂32之間,並位於所述定位橫梁41的正上方,用於將保護膜貼至定位橫梁41上的扶手帶表面,所述連接臂32可實現上下伸縮,可選用彈簧34或氣缸來向下施加壓力,促使表面壓輪33向下運動至定位橫梁41上,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表面壓輪33使用軟性橡膠或者聚氨酯材料製成,表面的硬度在肖氏硬度A30~65,寬度大於保護膜的寬度,通常在180~220mm,所述表面壓輪33通過氣缸或者彈簧34施加向下的壓力,壓緊在扶手帶的上表面,產生的變形,足夠覆蓋上表面的弧形部分。
所述貼合裝置50包括連接於兩個支撐板12之間的相互平行的若干安裝杆51及安裝於每個安裝杆51上的側面滾輪件52,其中,所述側面滾輪件52的一端朝向所述定位橫梁41延伸,且所述側面滾輪件52上安裝有彈簧件53,用於彈性接觸於扶手帶的表面。所述若干安裝杆51呈水平延伸,其兩端固定在所述兩個支撐板12的內表面,且所述若干安裝杆51在所述定位裝置40的外圍均勻分布成扇形,使得安裝杆51上的側面滾輪件52能夠從各個方位作用於定位裝置40上的保護膜上,將保護膜從不同角度貼合至扶手帶上,保證保護膜與扶手帶的高度貼合。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安裝杆51上至少安裝有一個側面滾輪件52,因此所述側面滾輪件52的數量與所述安裝杆51數量相同,或者比安裝杆51數量更多,同時,所述若干側面滾輪件52沿安裝杆51的水平橫向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同時,所述側面滾輪件52還沿定位裝置40外圍圓周分布,且所述側面滾輪件52向下分布超過所述定位橫梁41的頂面,使得保護膜可被由下向上貼至扶手帶的兩側的翻邊處,這樣設置,使得扶手帶在定位裝置40上的水平向的各個段位、豎直向的各個角度均受到側面滾輪件52的作用,可與保護膜更好的結合。
由於扶手帶剛被生產出來後經過冷卻工序和表面除水後,在沒有任何汙染的情況下,進入本實用新型表面貼膜裝置中進行貼膜處理,在貼膜過程中,所使用的保護膜通過放卷裝置20被拉出,根據扶手帶表面向上拱的形狀,按照先貼中間、再貼兩側邊的原則,依次用所述表面壓輪33、側面滾輪件52進行貼合,使貼合後的保護膜和扶手帶的外面輪廓完全貼合,沒有氣泡和褶皺產生。由於扶手帶表面的材質和表面狀態,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粘度的保護膜都能達到良好的貼膜效果。而且,貼膜後的扶手帶可以彎曲成卷到客戶手中,直到安裝上電梯,不發生薄膜剝離的現象,相比於現有技術,優勢十分明顯。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情況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均屬於權利要求書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