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攀巖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05:02:39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健身器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進行登山,攀巖運動的攀巖機。
背景技術:
攀巖機是一種較為普遍的運動器具,主要是一種提供給使用者模擬登山、攀巖運動的健身器材,其佔地小,方便使用,鍛鍊效果適中。
在利用攀巖機進行鍛鍊時,為了讓攀巖機具有更好的運動流暢性,增加運動的舒適度,達到上下運動流暢的效果,安裝在攀巖機上的傳動裝置至關重要,以更好的實現攀巖機上下運動。
目前,現有技術中的攀巖機使用的傳動機構大都為連杆、鋼索或其他較為複雜的結構,這樣的結構相對複雜,而且成本較高,鍛鍊效果也較為一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上述不足,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鏈輪鏈條傳動結構的攀巖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攀巖機,包括主架體和支撐架,在主架體上垂直設置兩根平行導管,在導管頂部設置一個連接構件,連接構件主要作用是固定平行導管和連接支撐架,以提高攀巖機的穩定性;在兩個導管內側平行設置兩條滑軌,兩條滑軌穿過連接構件向上延伸,在每條滑軌底部固定連接腳踏裝置;
其中,在兩根導管之間設置鏈輪鏈條傳動結構,在兩根導管之間設置一個鏈輪,在鏈輪之上設置一根鏈條,鏈條的兩端分別與腳踏裝置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是在兩根導管後側連接一個固定板,鏈輪軸垂直設於固定板上,鏈輪以鏈輪軸為中心轉動,鏈條與腳踏裝置相連,腳踏裝置與滑軌相連,因此,滑軌上下運動,帶動鏈輪轉動,達到鏈輪鏈條傳動之目的。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架頂部與連接構件為活動連接。
更優地,所述支撐架頂部與連接構件通過鉸鏈結構相連,或者通過水平轉軸結構相連。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架底部通過一條直杆與主架體底部相連,用於提高主架體的穩定性。
更優地,支撐架與直杆通過水平轉軸相連,直杆另一端通過螺栓、銷釘等方式相連,用於與主架體相連固定。
更優地,直杆為伸縮杆結構,可調節主架體傾斜角度。
作為優選,所述兩根平行導管底部設置一根橫管,用於導軌連接的穩定性,同時具有一定的緩衝作用。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構件的兩端設置有下扶手,用於握緊使用。
作為優選,所述滑軌頂部設置有上扶手,用於進行運動時握緊使用。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攀巖機,採用鏈輪鏈條傳動結構,結構簡單,利於操作,同時,成本較低,鍛鍊效果較佳,是一種較為實用的攀巖機健身器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攀巖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主架體;11、導軌;12、滑軌;13腳踏裝置;14、外殼;15、橫管;20、支撐架;21、直杆;30、連接構件;41、固定板;42、鏈輪;43、鏈條;44、保護罩;51、下扶手;52、上扶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和技術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義,這裡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並且除非像這裡一樣定義,不會用理想化或過於正式的含義來解釋。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和/或」的含義指的是各自單獨存在或兩者同時存在的情況均包括在內。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內、外」的含義指的是相對於設備本身而言,指向設備內部的方向為內,反之為外,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機構的特定限定。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左、右」的含義指的是閱讀者正對附圖時,閱讀者的左邊即為左,閱讀者的右邊即為右,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機構的特定限定。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連接」的含義可以是部件之間的直接連接也可以是部件間通過其它部件的間接連接。
以下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參見圖1。
實施例 1: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攀巖機,包括主架體10和支撐架20,在主架體10上垂直設置兩根平行導管11,在導管頂部設置一個連接構件30,連接構件30是一個固定導管11和用於連接支撐架20的結構件,可焊接在導管11頂部,也可通過螺栓固定在導管11頂部,固定連接的方式可提高攀巖機的穩定性,在連接構件中部,可連接一個滾輪或多個滾輪,以利於滑軌12穿梭,提高穩定性,具體連接方式為現有技術,在連接構件30背側,設置一個銷連接結構,用於支撐架20相連;在連接構件30的兩側各設置一個下扶手52,用於握緊使用;
其中,在兩個導管11內側平行設置兩條滑軌12,兩條滑軌12穿過連接構件30向上延伸,在滑軌12的頂部設置上扶手52,用於握緊使用,滑軌12上部設置成伸縮結構,以調整上扶手52高度,為現有技術;在每條滑軌12底部固定連接腳踏裝置13,其具體的連接方式為現有技術,本實施例不再描述;在兩根導管11底部設置有橫管15,用於提高導管連接的穩定性,且具有一定緩衝滑軌12上下運動帶來的衝擊的作用;
其中,在兩根導管11之間設置鏈輪鏈條傳動結構,具體是在兩根導管11後側連接一個固定板41,本實用新型所稱後側,相對於主架體10而言,主架體10前面為前側,主架體10後部為後側,背側同後側;鏈輪軸垂直設於固定板41上,鏈輪42以鏈輪軸為中心轉動,為限制鏈輪42,可在鏈輪軸頂部設置螺栓結構,在鏈輪42上設置鏈條43,鏈條43兩端通過螺栓分別與腳踏裝置13相連;
其中,在支撐架20底部設置一根直杆21,直杆21一端通過水平轉軸連接方式與支撐架20相連,直杆21另一端通過螺栓、銷釘等方式與主架體10上的橫管15相連,以保證整體的穩定性;
其中,在兩根平行導管11之上設置有保護殼14,在固定板41之上的鏈輪上設置有保護罩44。
使用時,調整支撐架20,將直杆21與主架體10連接一起,然後使用者可握緊下扶手51或直接握緊上扶手52(如果可以觸及),將腳放在腳踏裝置13之上,用力上下,滑軌上下運動,鏈條43帶動鏈輪42往復轉動,實現上下往復的攀巖運動。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