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譜名局妙不可言(擺譜一詞的由來)
2023-10-16 17:36:04 2
眾所周知中華文明是世界唯一的從古代一直傳承下來的文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的詞語,成語、諺語等等都有其特殊的出處。
擺譜現在的意思就是、擺門面 、擺架子、 瞎講究,窮排場。譬如,前一段時間娛樂圈一女明星外出竟然用了十幾名保鏢前呼後擁,去個廁所專人清場,多人守門,那普拜的令人瞠目結舌。這種行為就是現代「擺譜」這個詞最好的解釋。這種耍大牌高高在上的行為大家是十分討厭的,「擺譜」一次也成了帶有貶義的意思。
然而,「擺譜」在古代的意思和來歷確是和現在截然不同。「擺譜」最早來源於東北地區的方言,話說滿清政府攻入山海關一統天下後,了保護他們所謂的龍脈以及一些不想為人所知的秘密,就嚴密的封鎖了東北地區,嚴禁漢人進入。因此從清朝建立到19世紀初期的將近200年時間,東北地區一直人煙稀少。隨著鴉片戰爭的爆發,腐朽的清政府被列強暴揍,貪婪的沙俄趁機出兵東北意圖染指強佔東北,國內廣大地區百姓民不聊生,此時清政府為了增加東北地區人口應對沙俄的入侵,緩解國內矛盾等原因,逐步開始放鬆對東北地區的管控,於是就出現了著名的闖關東這一歷史事件。
眾多闖關東的漢人來到東北後發現這裡土地肥沃、地廣人稀,很是適合生存。於是白天辛苦勞作,能使一家人吃口飽飯。可是到了晚上,一來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再者那時候也沒有電,到了晚上黑燈瞎火,更沒有什麼娛樂節目。於是乎,到了晚上人們閒暇下來實在沒事幹,就將自己的家譜拿出來互相比較,看誰家的族譜更大。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讓自己的後輩能熟知牢記並緬懷自己的祖先,二來就是互相攀比著自己祖先的強大。
這就是擺譜最初的來歷,可這些東北移民的先驅萬萬沒有想到,發展到現在竟然成了貶義的一個詞。當然「擺譜」的來歷還有一種另外的說法,說的是清朝皇室標準御膳,每頓飯有120道菜,要擺三張大桌。此外還有主食、點心、果品等。後來,有的皇帝覺得這樣太浪費,菜譜變少,120道減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當皇帝時的鹹豐年間,又減為32道奕詝死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再減為24 道。慈安太后死後,獨攬大權的慈禧太后又擺起了譜,恢復了每頓飯百道大菜的老規矩,一頓飯少說要花200兩銀子。
可是從眾多資料和文獻以及民間傳說來看,「擺譜」的由來應該第一種說法比較靠譜。但俗話說真人不露相,真正有實力的大家反而奉行低調、踏實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