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夫婦喜結連理(胡耀邦夫婦喜結連理)
2023-10-17 06:36:11 2
作者:胡顯達
胡耀邦的夫人李昭,生前一向低調,至今在她的家鄉,有很多人不知道她的身份。
通過第三十四期的《拂曉會刊》,筆者了解了她的出身和早期革命生涯的點點滴滴。
一、為父報仇,棄學抗日,參加彭雪楓新四軍遊擊隊幹訓班和隨營學校李昭的乳名叫阿鳳,1921年出生在宿縣符離,在上學的時候,起的名字叫李淑秀。她父親李仲侯本是湖南寧鄉人,後因工作關係,隻身來到宿縣當測繪員,遇見李昭的母親。生下李昭沒多久,李仲侯便懷著滿腔的熱血投筆從戎了。
1938年初,李宗仁北上徐州,在第五戰區發起臺兒莊戰役,與輕敵冒進的磯谷師團展開殊死搏殺。在一個村落爭奪戰中,身為第五戰區某師參謀長的李仲侯臨危受命,親臨帶隊前去增援,後因寡不敵眾,身中多彈,壯烈殉國。
父親殉國後,李淑秀殺敵報仇心切,毅然放棄了高中學業,義無反顧地加入李宗仁的第五戰區戰地服務團,以女兒之身走上抗日前線,慰問演出,宣傳抗戰,鼓舞士氣。此外,她還冒著敵人的炮火,在陣地上不停地搶救傷員,掩埋遺體。
臺兒莊戰役結束後,不甘心失敗的日寇又一下子集結了好幾個師團,準備從南北兩線夾擊李宗仁的第五戰區部隊。
為了持久抗戰,李宗仁率部撤向大別山、武漢一線,徐州一帶隨後也淪落敵手,七零八落的戰地服務團只能自謀出路、各奔東西。
沿蕭縣、碭山一線,李淑秀幾經周折來到永城。正當她盤纏花光、舉目無親,不知何去何從的時候,遇見了在永城一帶活動的抗日遊擊隊。遊擊隊了解了李淑秀在第五戰區的戰地服務的經歷,覺得她的思想進步,有熱切的抗日願望,便安排她進入遊擊隊幹訓班,學習宣傳我方的抗戰政策。
幹訓班的生活十分清苦,不論是吃的,還是住的,都大大出乎李淑秀的意料。吃的是高粱面,睡的是麥草鋪。吃飯的時候,一大窩子人蹲在地上,吃著高粱面捏成的窩窩頭,喝著高粱面攪成的麵湯水。每一頓飯,也沒有什麼菜吃,清湯寡水的,很難有吃飽的時候。
幹訓班上課,更是簡陋得很。一大窩子人坐在麥場地上,席地而坐,靜靜地聽著教員講解我方的抗戰政策和策略,講解我方只有深入廣大農村,放手發動群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能堅持持久抗戰,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道理。
1939年1月,李淑秀又轉入彭雪楓創辦的新四軍遊擊隊隨營學校繼續學習。
與幹訓班相比,隨營學校的夥食稍微好了一點。每星期能夠有一次額外的「加餐」。所謂的「加餐」,也就是每個班能夠分到一盆沒有油星子的菠菜豆芽湯。這個湯讓學員們吃得津津有味。
在隨營學校,李淑秀有高中文化的底子,在當時也算是一個鳳毛麟角的知識分子。她很有演講天賦,用小快板、順口溜、打比方等形式,宣傳的抗戰政策通俗易懂,很受群眾的歡迎。為了看她的演出,十裡八村的群眾都爭先恐後前來觀看,群眾的抗戰激情被熊熊點燃起來。
為了將李淑秀培養成更出色的抗日戰士,組織上又在當年的正月初五安排她去延安。從永城到洛陽,上千裡的路程,全靠徒步行走。正月初五,正值隆冬季節,她和幾個戰友一道,冒著刺骨的嚴寒,帶著有限的乾糧和盤纏,一路顛簸著向延安走去。
出了永城後的第三天,她們在道上遇到了一夥當地的土匪,把她們身上攜帶的乾糧和盤纏搶個精光,沒辦法,只能一路乞討要飯。那年頭,老百姓的收成也不好,好不容易討來的飯,要幾個人一起勻著吃,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又冷又餓的日子,折磨得李淑秀病懨懨的,沒走一步,都十分吃力和難受。
好不容易,走到了洛陽。身無半點盤纏的李淑秀,拿著彭雪楓創辦的新四軍隨營學校介紹信,來到蔣軍洛陽辦事處求住了幾天,吃了幾頓飽飯。身子稍稍恢復之後,李淑秀又抱病帶著戰友,向西安走去。
為了儘快到達延安,她們一路風雨兼程,半道上實在找不著住的地方,就抱在一起相互取暖,在野外將就一晚。天剛亮,又急急忙忙起來上路,尋找吃的。一路上長途跋涉,長時間的忍飢挨餓,讓李淑秀的身子越來越虛弱。被病痛折磨、有氣無力的李淑秀,在戰友的一路攙扶下,走到了八路軍西安辦事處。在辦事處,李淑秀得到了很好的治療。病癒之後,李淑秀又搭乘辦事處的卡車來到延安。當她到達延安的時候,已是當年農曆八月十五了,歷時7個多月。
1939年秋,李淑秀在延安進入女子大學學習,並改名為李昭。在這所大學裡,李昭潛心學習馬列和科學文化知識,宣傳演講能力更加出眾,成為高級班學員中引人注目的活躍分子。
當時,胡耀邦擔任延安總部的組織部長,常被女子大學邀請到高級班給學員作時政報告。胡耀邦的口才也很好,演講起來,廣徵博引,信手拈來,深入淺出,滔滔不絕。李昭從他的演講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共同的稟賦,共同的理想,讓兩人在一次湖南老鄉的聚會中欣然相識,彼此欣賞,走在了一起。
抗戰時期的胡耀邦
那次聚會,李昭是應邀參加的。當她進屋時,恰好胡耀邦旁邊有一個空位,她邊打招呼,邊朝空座位走去。剛坐下,胡耀邦就把擺在自己面前的紅棗、杮餅、核桃、花生分出一部分給她。
年齡稍長的陳大姐站在一旁,趁機開了一個玩笑:耀邦,真有眼力,小李一來,就獻上殷勤,抓得好緊啊!
大家一笑,李昭的雙臉一下臊得通紅,連說:「謝謝!謝謝!」
胡耀邦是長徵途中有名的紅小鬼,機智勇敢,思想活躍,深得主席賞識,李昭早有所聞,也十分欽佩。陳大姐的玩笑,讓他們相互愛慕的心弦撥動在一起。
為了生活不忘本、理想不變質,胡耀邦在婚前與李昭兩人「約法三章」:
一、首先是志同道合的同志,然後才是生活的伴侶;二、建立小家庭後,不忘共同的事業,不忘為理想奮鬥終生的大方向;三、能經受住各種嚴峻的考驗,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互相幫助,互相鼓勵,攜手共進。
胡耀邦與李昭合影
1941年冬,胡耀邦與李昭結為革命伴侶。在他們的窯洞裡,只有一張木板搭起的床,兩隻矮凳子和幾個粗陋的鍋碗瓢勺。家裡要是來了客人打打牌,休息休息,胡耀邦便要去隔壁王稼祥的家裡借桌子。
婚後的工作生活雖然艱苦,但夫妻倆的「約法三章」自始至終都在鼓勵兩人不忘本色、不離不棄,共同戰鬥進步,成為一個佳話。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