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書筆記400字
2023-10-09 01:30:14 2
《呼蘭河傳》是一片美文,文章中,極有藝術感的文字令人心動不已。下面是相關的讀書筆記,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400字一:
作者蕭紅,奇女也,寫就一篇奇文。全文的語言樸實無華,卻有一種獨到的魅力,感人肺腑,叫人慾罷不能。全文生動地描述了呼蘭河城中的「盛會」,如跳大神,放河燈等。後半部分則筆鋒一轉,透過寫小團圓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等人的遭遇,辛辣地揭示了舊社會黑暗的本質與人民水深火熱的痛苦生活。
文章旨在揭示舊社會的黑暗與慘無人道,因此下筆自然毫不留情。就拿小團圓媳婦來說吧,麻木不仁的人們只因她身量高、性格大方就說三道四和橫加批評,只有慈祥的祖父和尚不懂事的「我」讚揚她。而她的婆婆,不但三天兩頭就把她痛打一頓,而且厚顏無恥地宣稱自己對得起良心;而人們對她的暴行無動於衷,卻對當眾給小團圓媳婦洗澡和跳大神等無聊的迷信之舉「垂青」有加。這不是對生活的麻木嗎?這難道能被稱為「仁」嗎?我每每讀到這一段時,先會被蕭紅那毫不加以掩飾的叛逆感所折服,後又會為大眾的愚昧和無聊所哀嘆許久。但隨後,又會被那悽涼而唯美的詩一般的語句所深深打動……
正如茅盾先生所說,《呼蘭河傳》有一種帶些病態的美。事實也正如他所說般正確。似乎是為了衝淡那越來越重的哀愁,蕭紅也加入了些許幽默和幸福的結局,越發越把《呼蘭河傳》變得像一杯陳年佳釀,越往後越來有味道,既有積澱的苦澀,也要有一杯美酒的醇香與甘甜。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400字二:
蕭紅是個心思寂寞的人,可是從她身上我又看到一股極不平凡的魅力。就像她寫的《呼蘭河傳》,有人說它像小說,又有人說它像自傳,蕭紅的文章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令人不明其中的所以然。
《呼蘭河傳》不像《城南舊事》,雖然同樣是寫小城裡的故事,可《城南舊事》給我的感覺像是一朵含苞怒放的花,緊緊的讓人讀得輕快自然;但《呼蘭河傳》不同,它就像一盤顏料,什麼赤橙黃綠青藍紫全都混在一起,令人琢磨不透,可又別有一番韻味!
《呼蘭河傳》是一片美文,文章中,極有藝術感的文字令人心動不已;《呼蘭河傳》也是一篇寂寞的小說!當時的蕭紅,一個人身在淪陷的香港,心中苦悶而寂寞,這種心情,通過文字滲透進了我們心中。
在第二章《小城三月》中,我在不知不覺中,又看到了另一個蕭紅。小城的三月風景如畫。瞧,「三月的原野綠了,像地衣那樣綠,透在這裡、那裡」,好一個「這裡、那裡」,連一片草地都能寫得如此唯美、動人!
再看看第三章《生死場》,哎,如此悲傷、悽涼,令人心痛。
《呼蘭河傳》是立體的、有寂寞、有美好、有悲傷、有希望。今年秋天,我讀了一篇故事,這故事,沒有華麗的詞語做點綴;沒有優美的句子做裝飾;有點只是灰白的畫面,可是從灰白的畫面中,我分明聽到了了一曲悽涼的笛聲,能讓我聽到這笛聲的恐怕只有這《呼蘭河傳》了!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400字三:
這一章主要講了蕭紅童年時代,與她的祖父、祖母一齊生活的點滴記憶。開頭一篇便是我們課本中學到的《祖父的園子》。課文總之沒有原著好,太多的刪刪改改,沒有了原來的味道。這一章的文字真是質樸無華,散發著田野的芳香,寫得太自然了。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
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
一切都活了。」
我太喜愛這段文字了,在那個年代,能寫出這樣自由的文字,真是不一般!我仿佛看到那「藍悠悠的天空、明晃晃的陽光」、「蝴蝶亂飛,蜜蜂嗡嗡地叫著」,所有的一切,都那麼無憂無慮。
我還喜愛蕭紅的祖父。「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她的祖父對她很好。村裡的小豬小鴨掉井了,祖父會用泥包起來燒給她吃。「把小豬的皮一撕開,立刻冒了油。」再蘸點鹽、韭菜花,啊!真香啊!我都要咽口水了。她的祖父是個和藹慈善的老人,我最喜愛他的就是,他從來不會批評、訓斥小孩子,總是心平氣和。蕭紅學種地,把好好的菜種踢飛了,犯了錯,祖父依舊笑呵呵的。她吃燻小豬時,沒有一點兒吃相,「滿嘴油,隨吃隨在大襟上擦著」,祖父看了也並不生氣。他的祖父有教養、有氣度。我猜想他必須是個家道中落的文人,說不定還是個秀才呢。文中提到:「祖父教我的《千家詩》,並沒有課本,全憑口頭傳誦。」我覺得他必須不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他有文化,蕭紅的文學修養也許就是祖父從小培養的結果。因此我更加欽佩他的祖父了。
蕭紅不喜愛她的祖母,我也是。她的祖母潔癖嚴重,以她屋的窗紙最白淨。而蕭紅偏偏要捅破這雪白的窗紙。而嚴厲的祖母就躲在窗外,她一捅,祖母就拿個大針在她的手指上狠狠地一紮。這樣的教育方式到此刻也算得平常,比如小孩子亂摸亂動,要挨手扳、要罰站,掉飯粒要挨罰,吃手指要挨敲。。。。。。而且她的祖母還愛罵人,她罵祖父是個「死腦瓜骨」,罵蕭紅是「小死腦瓜骨」,哎!可惜她先死了,不知道這個「小死腦瓜骨」長大以後,竟成了有名的作家。
她的祖母死時,家裡來了很多人。我也說不上那些人究竟是些什麼人。總之他們是來辦喪事的。還說「陰間有十八關,過到狗關的時候,狗就上來咬人。」但是,他們有絕招,用油鍋炸了許多的麵餅,說是什麼「打狗餑餑」,「用這餑餑打狗,狗就不敢咬人了。」哈哈,這些封建迷信可真是「神乎其神」啊!真的有「十八關嗎?」,《祝福》裡的祥林嫂不是最愛問「有沒有地獄?」「死後有沒有魂靈嗎?」,我也很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