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石帶鋸石料切片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3:46:24 2
專利名稱:金剛石帶鋸石料切片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金剛石帶鋸石料切片機跑車裝置,屬石材機械部件。
目前市場銷售的金剛石帶鋸石料切片機跑車,多為鋸切木材用的帶鋸跑車改裝而成,它有一個底盤,石料平放在上面,橫向進給靠機械手推動石料滑移,縱向進給由底盤帶動石料運動。它可鋸切1200mm高的大理石荒料,這種設備的缺點是不能鋸切高硬度石料,問題在於帶鋸條上的每塊金剛石鋸齒每轉一圈就要與石料磨削1200mm長的距離一次,高速直線運動的金剛石帶鋸齒,在石料中連續做功,局部瞬間產生1200度以上的高溫,由於鋸口窄,冷卻液進不到鋸口中間,不能及時將熱散走,使鋸條急速磨損、導致這種鋸不能切花崗巖石料。
為解決這一問題,通常方法是採用高壓水泵將水流直接打在鋸口切削部位,但這種方法並不十分有效,因為鋸條運動速度很快,鋸口又很窄小,僅4mm,水流被濺出,進不到鋸口裡面,鋸齒在連續做功過程中不能及時冷卻,因此這一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金剛石帶鋸石料切片機跑車裝置,它能有效地提高鋸條在鋸切硬石料時的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跑車的橫向進給底盤上裝有軸承支座,支座的上部有一個軸承孔,孔的兩端鑲有軸承,軸承內環貫穿一根轉動軸,轉動軸的兩端固定兩塊平行的鐵板作為轉動料架,轉動料架的底部垂直方向裝有一組平行排列的可伸縮運動的懸臂支撐杆,懸臂支撐杆的上下有滑輪支撐,石料放在懸臂支撐杆的一端,轉動料架的底邊連接一個液壓油缸,油缸的另一端與橫向進給底盤相連接。當液壓油缸伸縮運動時轉動料架帶動石料一同做半圓周往復運動,高速直線運動的金剛石帶鋸條在鋸切石料過程中始終與石料處於直線與圓弧相切狀態,這樣減少了鋸齒每次連續磨削長度,使鋸條局部連續做功量減少,從而減少了鋸條的局部切削熱,使鋸條的壽命得到提高。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轉動料架帶動石料擺動切削,使鋸齒每次做功量得到控制,間接的控制了鋸齒的切削熱量。同時還可通過調整液壓油缸的伸縮速度來控制石料擺動速度。使鋸條連續切削長度根據不同石料調整到一個最佳值。
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金剛帶鋸石料切片機跑車裝置示意圖。
下面結合
圖1詳細說明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裝置的細節情況。
主機(1)是用來驅動金剛石帶鋸條運動的,該裝置有兩個底盤,縱向進給底盤(10)和橫向進給底盤(9),縱向進給底盤(10)是用來帶動石料做縱向進給,通過它控制切削速度,橫向進給底盤是每鋸切完一片石板後,石料橫向進給一次,用來調整石板鋸切厚度,橫向進給底盤(9)上裝有軸承支座(14),它是用來支撐整個轉動料架及石料的重量。軸承支座上部有一個軸承孔,孔的兩端鑲有軸承(4),軸承的內環貫穿一根轉動軸(5),轉動軸兩端分別垂直固定一塊鐵板,作為轉動料架(3),轉動料架的底部垂直方向裝有一組平行排列的可伸縮運動的懸臂支撐杆(7),它是用來支撐石料,懸臂支撐杆的上下有滑輪(8)支撐,可使懸臂支撐杆伸縮運動。轉動料架的底邊連接一個液壓油缸(13),油缸的另一端與橫向進給底盤相連。當液壓油缸伸縮運動時轉動料架帶動石料一同做半圓周往復運動,這時直線運動的金剛石帶鋸條在鋸切石料過程中始終與石料處於直線與圓弧相切狀態,減少了金剛石鋸齒連續切削長度,降低了條局部的切削熱,這樣可提高鋸條鋸切硬石料的壽命。跑車底盤連續進給,石料被整片鋸切下來。
權利要求1.鋸切天然石料的金剛石帶鋸石料切片機跑車裝置,該裝置是由可轉動料架(3),轉動軸承(4),料架轉動軸(5),懸臂支撐杆(7),支撐滑輪組(8),橫向進給底盤(9),縱向進給底盤(10),液壓油缸(13),軸承支座(14)所組成,其特徵在於轉動料架的兩塊平行鐵板(3)中間通過轉動軸(5)連接在一起,轉動軸(5)的兩端鑲有轉動軸承(4),軸承的外環鑲在軸承支座(14)內,軸承支座固定在橫向進給底盤(9)上,轉動料架的底部安裝有一組平行排列的,可伸縮移動的懸臂支撐杆(7),懸臂支撐杆的上下有數對滑輪支撐,轉動料架的下端連接有液壓油缸,油缸的另一端與橫向進給底盤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金剛石帶鋸跑車新裝置,該裝置的特點是在橫向進給底盤上安裝一個軸承支座,支座上部貫穿一根轉動軸來支撐整個轉動料架,轉動料架的底部垂直方向裝有一組平行排列的可伸縮運動的懸臂支撐杆,石料放在懸臂支撐杆的一端,轉動料架的底邊裝有液壓油缸。當液壓油缸伸縮運動時,轉動料架帶動石料一同做半圓周往復運動,直線運動的金剛石帶鋸條在鋸切石料過程中始終與石料處於直線與圓弧相切狀態,從而減少了鋸齒連續切削長度降低了鋸條的局部切削熱,提高了鋸條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8D1/02GK2279998SQ96241878
公開日1998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1996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1996年11月8日
發明者陳家新 申請人:陳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