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端硯
2023-10-09 00:24:49 2
年間,一個中秋節的深夜,在清河縣水貝村的一座深宅大院內,忽然傳出一聲令人發寒的慘叫。慘叫聲是村裡的老學究方老發出的,他被人殺死在自己的後院內。
捕頭鐵三郎聞訊後,立即帶領手下幾名捕快趕到水貝村。方老秀才的就倒在方家後院一張石桌旁,他的額頭破裂,血已經凝固、發黑。旁邊,散落著一些染有血跡的酒壺碎瓷片。石桌上,擺放著一些和月餅,兩隻裡還有些殘酒。顯然,方老秀才並非獨自一人賞月自飲,而與方老秀才月下對飲之人,極有可能就是殺死方老秀才的兇手。
鐵三郎正要命人去查探昨晚是誰與方老秀才一同時,忽然一個人趔趔趄趄地撞進來,撲在方老秀才屍體上痛哭起來。他邊哭邊說:「,該死呀!學生一時糊塗,失手殺了您老人家,學生罪該萬死……」
此人年方十八,頭髮凌亂,面目清秀,一雙血紅的眼睛隱藏著無限的和內疚,而且還一身酒氣。此人便是方老秀才的得意門生,人稱水貝村神童的李修為。
鐵三郎有點奇怪,問:「聽說方老秀才與你情同,你為什麼要殺他?」
李修為長嘆一聲,把真相說了出來。
兇禍起於一塊端硯。方老秀才有一塊視為傳家之寶的端硯,在端州為官期滿調回京都,正當他的船準備啟航時,原本風平浪靜的江面忽然風急浪高。包公感到奇怪,找人一查問,原來是端州的因欽佩包公的為官品質,故將一塊端硯偷藏於他的行李中,想送給包公作個紀念。而江中的神靈卻不願因一塊端硯毀了包公清白的名譽,故翻江倒海令船不能行。包公笑著取出那塊端硯,拋入江中,江面立刻平靜了下來。
後來,一位水性很好的捕魚人,潛入江底撈得那塊端硯,這捕魚人就是方老秀才的祖上。方家世代本是大字都不識一個的水上人家,因為獲得了這塊端硯,沾染了靈氣,結果出了方老秀才這個學問人。而這塊端硯也確實是塊寶硯,用它磨出的墨汁,不但永遠不會風乾,而且還散發出一種能激發人才思的清香。
今年,由京城派到清河進行科舉的主考官是士馮了勝,他得知方老秀才擁有這一塊寶硯,曾三次到方家,想用重金購買,但都被方老秀才了。而方老秀才的學生李修為,十二歲便考取了秀才,但此後六年都沒有考取舉人。他為了功名,竟鬼迷心竅地寫了一封信給馮了勝,說只要馮了勝能使他中舉,他便將老師的端硯偷出來送給馮了勝。沒想到這封信還未送出,就被方老秀才截獲了,方老秀才盛怒之下不但將李修為臭罵一頓,還揚言要將這封信交給考官,取消敗類李修為的考試資格。情急之下的李修為為了取回那封信,就假借和老師共度中秋佳節之際,喪失了理智,舉起酒壺砸向老師,奪回那封信就逃了。直到剛才,他聽說方老秀才死了,才在良心的譴責下,前來自首。
鐵三郎手裡拿著那封害方老秀才慘死的信,十分沉重。他命手下的捕快進屋取來那塊端硯作證物,可是十幾個捕快把方家仔細搜查了數遍,也沒有找到那塊端硯。鐵三郎問:「李修為,端硯是不是已被你偷走了?」
李修為連連搖頭,說道:「我沒有偷走端硯,真的沒有……」鐵三郎想,一個敢於自首的人,是不會說謊的。鐵三郎略一沉思,命人將李修為帶回巡捕房,也將方老秀才的屍體抬回衙門驗屍房。
方老秀才之死,雖然在清河考場引起很大的震動,但科舉考試仍然如期進行;而且主考官馮了勝還在考場上暗示,誰能將方老秀才那塊端硯獻上,他必給那人好處,對考生而言,主考官所說的好處,是舉人的名額。
考舉結束後的第二天,主考官馮了勝正在考場看卷,忽然門差來報,說一名叫張文正的考生求見。
張文正進來後,馮了勝沉著臉說:「考場規矩,考生一律不得私自見主考官,你難道不知道?」
張文正忙將手中用布包著的一塊東西獻上,說:「馮大人,學生因為有一樣很重要的東西要送給大人,所以……」張文正說著把布包打開,露出一塊天藍色的墨硯來,「學生聽聞馮大人喜歡墨硯,所以才給大人送來一塊。」
馮了勝雙眼發亮,仔細地觀賞了那塊墨硯後,讚不絕口地說:「好硯,好端硯。」
張文正臉露喜色,試探地問:「馮大人,不知學生這次考舉,會有幾分勝算?」
馮了勝一聽忽然哈哈大笑起來,然後,高聲叫道:「鐵捕頭,你出來吧!」 鐵三郎從裡室走了出來,張文正一見,不禁面如土色。
馮了勝朗聲讚嘆道:「鐵捕頭果然神機妙算,算準了殺死方老秀才奪走端硯的人,必然會將端硯獻給本官的。」而後,他又嘆了一口氣,「唉!本官是想得到這塊端硯,沒想到卻因此而害了方老秀才的性命。方老秀才之死,本官心裡也很不安寧呀!」
張文正驚慌地說:「我……我沒有,方老秀才不是我殺的,他……他是被李修為殺死的,李修為才是兇手。」
鐵三郎問:「那麼,這塊端硯,你是怎麼得來的?」
張文正地說:「中秋節那晚,我剛好從方老秀才家的後院經過,聽到方老秀才和李修為吵架,當時我感到奇怪,因為兩個人平時親如父子。我正要爬過土牆去勸阻他們,誰知竟看到李修為舉起了酒壺,砸在了方老秀才的額頭上,方老秀才被擊得頭破血流,倒地而亡。當時我呆住了,在李修為逃走後,我本想報官的,但由於一時動了貪念,便進入方老秀才的書房裡,偷走了這塊端硯。」
鐵三郎點點頭,說:「你說的是事實,但只不過是事實的一小部分,因為其中還有重要的情節,你沒有坦白出來。」
張文正抬頭看了鐵三郎一眼,正好遇上鐵三郎嚴厲的目光,他垂下頭說:「我……我不明白鐵捕頭的意思。」
鐵三郎說:「三年前,方老秀才收留了一個討飯的小為女,她就是小紅。她正好看見你用這塊端硯將方老秀才擊斃。現在,人證物證俱全,你還不認罪?」
張文正急忙說道:「小紅?她怎麼可能……她在血口噴人,胡說八道。」
鐵三郎冷笑著說:「你剛才想說小紅怎麼可能將你殺死方老秀才的事告訴別人,對嗎?那是因為小紅也被你殺了滅口,投進方老秀才後院那口枯井裡了,而且你還用大將那口枯井填上了。你以為這樣就可以逍遙法外了?」
見張文正仍然矢口否認,鐵三郎繼續說道:「其實你承認偷走了端硯,就等於承認了自己是兇手。因為我給方老秀才驗屍時,發現他的頭和臉都染有墨跡;而且他那傳家之寶的端硯也不見了。所以我敢斷定,兇手一定是用端硯擊在方老秀才的額頭上。這塊端硯是罕見的寶物,用它盛的墨汁不會風乾,我想,它擊破方老秀才的額頭而沾上的鮮血,也應該不會幹的。」鐵三郎一邊說,一邊將手中的端硯在桌上的一張雪白的宣紙上使勁一按,宣紙上果然現出了血跡。
張文正見狀再也無法狡辯了,他終於招認了一切。原來,他知道主考官馮了勝三至方家,要用重金購買端硯而不得,便想去偷方老秀才的端硯送給馮了勝,以求馮了勝殉私讓自己中舉。中秋節那晚,他摸進方家,正好遇上李修為用酒壺將方老秀才擊倒。他趁這個機會潛入方老秀才的書房偷硯,他剛盜得端硯走出書房時,恰好被醒過來的方老秀才撞見。情急之下,他將手中的端硯擊向方老秀才。而在廚房煮茶的小紅正端著一壺茶到後院,目睹張文正殺人,嚇得昏倒在地。喪心病狂的張文正急忙把她抱起,投入了旁邊的一口枯井裡……
張文正只得交待了殺人經過,而後,仍不解地問道:「這塊端硯我偷回家後,已經用清水把它洗得乾淨了,沒想到它竟然還有血跡! 真是有點不可思議。」
鐵三郎聽了不由得大笑起來,他把右手五指張開,伸至張文正眼前,說:「這塊端硯和宣紙上的血跡,其實是我的。我暗中用大拇指的指甲掐入中指的指甲縫,弄出一滴鮮血抹在這塊端硯上,然後再把鮮血壓在宣紙上。要不是我這樣騙你,你又怎會承認自己是兇手?」
張文正呆住了,慢慢癱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