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防噴快速連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6:54:29
專利名稱:油井防噴快速連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油田採油井作業現場用的工具,特別是一種油 井防噴快速連接裝置。 二 、
背景技術:
在油田油水井作業現場,有時會發生井噴事故,在發生井噴前一 般都有顯示,只要在出現井噴顯示時快速拆卸掉井口裝置,安裝好防 噴裝置,就能避免事故發生。,但目前的防噴裝置結構複雜,體積龐大, 造成安裝緩慢,由於不能及時安裝好防噴裝置,井噴事故時有發生, 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油井防噴快速連接裝置,使其將 能快速安裝在井口,避免井噴事故發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由上開合管、上錐形襯管、懸 掛器、下錐形襯管、下開合管、密封裝置組成,上開合管下部有公 螺紋,上開合管下部銑開成多個條體,上開合管內下部有錐形面, 錐形口向外擴張,上開合管下部與懸掛器上部連接,上錐形襯管處 於上開合管內,上錐形襯管下外部有錐形面,上錐形襯管下外部的 錐形面處於上開合管內下部錐形面內,下開合管上部與懸掛器下部 連接,下開合管下部有公螺紋,下開合管下部銑開成多個條體,下 開合管內下部有錐形面,錐形口向外擴張,下錐形襯管處於下開合 管內,下錐形襯管下外部有錐形面,下錐形襯管下外部的錐形面處 於下開合管內下部錐形面內,下錐形襯管之下連接密封裝置。
上開合管外套裝上定位管。
下開合管外套裝下定位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開合管、下開合管下部銑開成多 個條體,與懸掛器和井內油管連接時不需要旋轉就能實現,安裝方 便快速,在出現井噴顯示時能及時安裝好防噴裝置,不會發生井噴事 故,可避免發生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並且體積小,安裝 方便。四、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裝配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
由上開合管1、上錐形襯管2、上定位管3、懸掛器3、下錐形 襯管5、下定位管6、下開合管7、密封裝置8組成。上開合管1下 部有公螺紋,上開合管1下部銑開成多個條體,上開合管1內下部 有錐形面,錐形口向外擴張,上開合管1下部與懸掛器3上部連接, 上錐形襯管2處於上開合管1內,上錐形襯管2下外部有錐形面, 上錐形襯管2下外部的錐形面處於上開合管1內下部錐形面內,下 開合管7上部與懸掛器4下部連接,下開合管7下部有公螺紋,下 開合管7下部銑開成多個條體,下開合管7內下部有錐形面,錐形 口向外擴張,下錐形襯管5處於下開合管7內,下錐形襯管5下外 部有錐形面,下錐形襯管5下外部的錐形面處於下開合管7內下部 錐形面內,下錐形襯管5之下連接密封裝置8,使井內液體從下錐形 襯管5內流出。上開合管1外套裝上定位管3,使上開合管1與懸掛 器連接緊密。下開合管7外套裝下定位管6,使下開合管7與井內油 管連接緊密。
權利要求1、一種油井防噴快速連接裝置,其特徵是由上開合管(1)、上錐形襯管(2)、懸掛器(4)、下錐形襯管(5)、下開合管(7)、密封裝置(8)組成,上開合管(1)下部有公螺紋,上開合管(1)下部銑開成多個條體,上開合管(1)內下部有錐形面,錐形口向外擴張,上開合管(1)下部與懸掛器(3)上部連接,上錐形襯管(2)處於上開合管(1)內,上錐形襯管(2)下外部有錐形面,上錐形襯管(2)下外部的錐形面處於上開合管(1)內下部錐形面內,下開合管(7)上部與懸掛器(4)下部連接,下開合管(7)下部有公螺紋,下開合管(7)下部銑開成多個條體,下開合管(7)內下部有錐形面,錐形口向外擴張,下錐形襯管(5)處於下開合管(7)內,下錐形襯管(5)下外部有錐形面,下錐形襯管(5)下外部的錐形面處於下開合管(7)內下部錐形面內,下錐形襯管(5)之下連接密封裝置(8)。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油井防噴快速連接裝置,其特徵是 上開合管(1)外套裝上定位管(3)。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油井防噴快速連接裝置,其特徵是 下開合管(7)外套裝下定位管(6)。
專利摘要一種油井防噴快速連接裝置,上開合管下部有公螺紋,下部銑開成多個條體,內下部有錐形面,錐形口向外擴張,下部與懸掛器上部連接,上錐形襯管處於上開合管內,上錐形襯管下外部的錐形面處於上開合管內下部錐形面內,下開合管上部與懸掛器下部連接,下部有公螺紋,銑開成多個條體,內下部有錐形面,錐形口向外擴張,下錐形襯管處於下開合管內,外部的錐形面處於下開合管內下部錐形面內,下錐形襯管之下連接密封裝置。上開合管、下開合管下部銑開成多個條體,連接時不需要旋轉就能實現,安裝方便快速,在出現井噴顯示時能及時安裝好防噴裝置,不會發生井噴事故,可避免發生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並且體積小,安裝方便。
文檔編號E21B33/03GK201162516SQ20082001920
公開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19日
發明者劉冬青, 司書明, 崔德秀, 王維東 申請人:王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