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真空箱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7:01:24 2

本發明涉及噴塗機結構的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真空箱體結構。
背景技術:
物料表面加工完成後,其表面需要經過噴塗裝置噴塗,進而形成完整漆面,然而目前現有的噴頭裝置通過噴頭直接覆蓋對應的物料表面噴塗,對於位於噴頭範圍未覆蓋的區域,其無法一次噴塗完成,需要在工件通過噴頭裝置噴塗之後,再進行補塗,其使得整個噴塗表面的效果差,且使得噴塗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真空箱體結構,其用於將通入噴頭箱體的塗料霧化,確保塗料均勻充分塗布於物料的表面,且可對多餘的塗料進行收集、並快速循環利用、確保塗料的高效使用,確保對應的噴塗機的噴塗效率高。
一種真空箱體結構,其特徵在於:其包括箱體外殼,所述箱體外殼內預設有內腔,所述內腔的下部外接有一氣動隔離泵,所述內腔的側部設置有高壓風機,所述氣動隔膜泵的輸出口用於連接至對應的噴頭箱的進料管,所述內腔設置有連通外部的回流入口,所述箱體外殼的一端設置有塗料進口結構,所述塗料進口結構連通至所述內腔,所述高壓風機將內腔內的塗料霧化、且可通過回流入口將所述噴頭箱內多餘塗料抽入內腔內。
其進一步特徵在於:
所述高壓風機的抽風口位於所述箱體外殼的上部位置,所述回流入口位於所述箱體外殼的下部位置,其確保高壓風機抽風時僅將塗料抽入內腔內、而不會將塗料抽離內腔;
所述箱體外殼設置有兩個回流入口,每個所述回流入口上設置有單向閥門結構,確保塗料只能單向進入內腔內;
所述箱體外殼上設置有外翻的檢修門,用於日常檢修及更換空氣過濾網。
採用本發明的結構後,高壓風機將內腔內的塗料霧化,之後通過氣動隔離泵將霧化後的塗料輸入至噴頭箱內,霧化後的塗料可以均勻且充分塗布於物料的表面,且由於所述內腔設置有連通外部的回流入口,回流入口用於連接噴頭箱的回流口,使得多餘的塗料直接進入到內腔內,之後被高壓風機再次霧化;綜上,其用於將通入噴頭箱體的塗料霧化,確保塗料均勻充分塗布於物料的表面,且可對多餘的塗料進行收集、並快速循環利用、確保塗料的高效使用,確保對應的噴塗機的噴塗效率高,使得原先需要經過精細設計的噴頭角度和位置可以簡化設置,降低了整個噴塗裝置的設計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圖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所對應的名稱如下:
箱體外殼1、氣動隔離泵2、高壓風機3、回流入口4、塗料進口結構5、抽風口6、單向閥門結構7、檢修門8。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真空箱體結構,見圖1、圖2:其包括箱體外殼1,箱體外殼1內預設有內腔,內腔的下部外接有一氣動隔離泵2,內腔的側部設置有高壓風機3,氣動隔膜泵2的輸出口用於連接至對應的噴頭箱的進料管,內腔設置有連通外部的回流入口4,箱體外殼1的一端設置有塗料進口結構5,塗料進口結構5連通至內腔,高壓風機3將內腔內的塗料霧化、且可通過回流入口4將噴頭箱內多餘塗料抽入內腔內。
高壓風機3的抽風口6位於箱體外殼1的上部位置,回流入口4位於箱體外殼1的下部位置,其確保高壓風機3抽風時僅將塗料抽入內腔內、而不會將塗料抽離內腔;
箱體外殼1設置有兩個回流入口4,每個回流入口4上設置有單向閥門結構7,確保塗料只能單向進入內腔內;
箱體外殼1上設置有外翻的檢修門8,用於檢修。
其工作原理如下:高壓風機3將內腔內的塗料霧化,之後通過氣動隔離泵2將霧化後的塗料輸入至噴頭箱內,霧化後的塗料可以均勻且充分塗布於物料的表面,且由於內腔設置有連通外部的回流入口4,回流入口4用於連接噴頭箱的回流口,使得多餘的塗料在高壓風機3的作用下通過單向閥結構7進入到內腔內,之後被高壓風機3再次霧化。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內容僅為本發明創造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發明創造的實施範圍。凡依本發明創造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專利涵蓋範圍之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真空箱體結構,其用於將通入噴頭箱體的塗料霧化,確保塗料均勻充分塗布於物料的表面,且可對多餘的塗料進行收集、並快速循環利用、確保塗料的高效使用,確保對應的噴塗機的噴塗效率高。其包括箱體外殼,所述箱體外殼內預設有內腔,所述內腔的下部外接有一氣動隔離泵,所述內腔的側部設置有高壓風機,所述氣動隔膜泵的輸出口用於連接至對應的噴頭箱的進料管,所述內腔設置有連通外部的回流入口,所述箱體外殼的一端設置有塗料進口結構,所述塗料進口結構連通至所述內腔,所述高壓風機將內腔內的塗料霧化、且可通過回流入口將所述噴頭箱內多餘塗料抽入內腔內。
技術研發人員:曾智偉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崑山豐巧機械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5.27
技術公布日: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