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該出名
2023-10-09 03:24:44 1
烏嶺鄉前不久命名了十大「傑出村」,有「經濟發達村」、「文明富裕村」、「多種經營村」、「土產聞名村」等等,最後就剩下一個泰嶺村仿佛與「傑出」二字不搭界,掛不上什麼名號。命名會上,村長孟夢仙有點不服氣,在下面自言自語道:「這傑出,那傑出,怎麼我們泰嶺村就沒有惹人注目的地方……」
鄉長馬大虎聽見,搖頭笑了:「你們泰嶺村地處深山老林,四十來戶人家,經濟沒啥發展,是全鄉的貧窮落後村,除了雲山霧海,有啥傑出的地方?」
孟夢仙不服氣地反駁道:「我們這雲山霧海不也是一大特色?說不定以後可以成為旅遊點呢!」
馬鄉長哈哈大笑:「旅遊點?做夢去吧!你們泰嶺村山道崎嶇,海拔近兩千米,怎麼能吸引開發商來投資?異想天開!」說到此間,又開了一句玩笑,「怪不得你爹娘給你取名叫夢仙,你還是靠仙人來幫助吧!」眾人被馬鄉長這番調侃逗引得捧腹大笑。
孟夢仙被這話激怒了,咆哮起來:「笑什麼!不就是有兩個臭錢麼!可別忘了,古話說得好,人強莫有命強,命強還要氣長。就是再有錢,命都沒了,有啥用?」
眾人被孟夢仙這幾句沒頭沒腦的話弄懵了,不知他究竟講的是啥意思。還沒等眾人理出個頭緒,孟夢仙又將胸膛一拍,扯開洪亮的嗓門,豪氣十足地說:「不錯,我們泰嶺村是貧窮落後,可我們村的優勢你們都沒有,我們泰嶺村人的壽命特長!全村兩百多人裡,百歲老人就有九個,年齡最大的一百多歲,你們哪個村比得了?」
此語一出,震驚四座,在場的人們還真沒聽說過泰嶺村有這麼多長壽老人。馬鄉長猛地拍案而起,興奮地說:「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啊!連我都疏忽了泰嶺村的這一大優勢,不可小覷,值得宣傳!」
最後,經過全體與會人員討論表決,決定增加一個命名項目,命名泰嶺村為「長壽村」。
鄉政府尤為重視這個「新大陸」。馬鄉長特邀了省報的兩位記者來採訪,並親自帶著他們沿著崎嶇的山道,花了大半天的時間,登上了藏在深山老林中的泰嶺村,見到了那九名精神煥發的百歲老人。兩名記者採訪後連聲驚呼「奇蹟、奇蹟」,回到報社連夜撰寫新聞稿。次日見報後,很快引起了轟動。數天後,周邊各地遊客紛至沓來,慕名前來參觀「長壽村」。
頗有經濟頭腦的馬鄉長抓住了這一機會,立馬在沿途設立遊客接待點,蓋起餐飲店,在泰嶺村臨時搭起一間間杉樹皮蓋頂的住宿部。考慮到遊客是城裡人,尤其是年老體弱者登山困難,馬鄉長又在全鄉各村調集強壯勞動力,組織了「抬杆隊」,提供抬杆代步的有償服務。用馬鄉長的話說,這叫「雙贏」,遊客免去了登山之苦,鄉裡人賺了遊客口袋裡的錢,豈不皆大歡喜!
村長孟夢仙這下成了個大忙人,一會兒要接待遊客,一會兒要布置安排遊客住宿,忙得暈頭轉向。最後還是馬鄉長提醒他,迅速組織村幹部成立了一個「接待組」,各自分了工。儘管這樣,孟夢仙還是忙不過來。
更深夜靜時,孟夢仙躺在床上不由感慨:「難怪老話說,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想不到村人長壽出了名,竟然也能吸引來這麼多遊客,看來這『名氣』二字確實不可低估!」
「長壽村」的名氣越來越大,就連省外不少遊客也紛紛慕名前來。不消一年時間,泰嶺村就賺了個缽滿盆滿。這些長年累月封閉在深山老林中的山裡人,似乎才意識到,原來自己村裡有這麼好的資源,就連那幾位百歲老人也意識到了自身的經濟價值,凡有遊客要求合影時,他們便伸出一個巴掌表示要點報酬。
讓孟夢仙做夢也想不到的是,更大的經濟效益還在後面。
這天傍晚,鄉長馬大虎興致勃勃地陪著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出現在泰嶺村,山前山後地轉了一圈又一圈,不時小聲嘀咕著什麼。孟夢仙記得上個月與這位中年人在山上見過面,是位香港老闆。這次他又上山來,難道……還沒等他想出個子醜寅卯來,馬鄉長就笑呵呵地招手讓他過去。
孟夢仙上前與香港老闆打了個招呼,馬鄉長隨後開門見山地說:「孟村長,這運氣來了門板都擋不住。你瞧,你們村發大財的機會來了,這位香港大老闆決定投資大開發!」
孟夢仙嘻嘻笑著回應:「我們這窮山惡水的偏僻地,有啥值得大開發的?」
香港老闆接上了話茬:「不,你們這裡不是窮山惡水,而是青山綠水,環境優美。要不怎麼會有這麼多長壽老人?」說罷,興奮地說出了自己的設想,「這可是一塊風水寶地啊,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值錢。我計劃在這裡設立一所療養院,還要開辦綠色食品加工廠,要讓更多的人在這山上活得越來越年輕,個個長命百歲!」
孟夢仙嘆了口氣:「就怕我們山裡人沒福氣啊……這麼高的山,誰願意來?」
香港老闆笑了:「若要富,先修路。首先,我會投資修一條盤山公路直達山頂,這樣遊客們上上下下全都方便了!」
孟夢仙嚇得吐出了舌頭:「這簡直就是架天梯喲,得花多少錢啊!」
馬鄉長嘿嘿笑了:「有投入必然有收入,你們山裡人不懂這裡面的門道。」
孟夢仙不吱聲了,心肚裡卻在嘀咕:「反正我是坐山吃山,既然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值錢,那我們就坐收漁利了!」
五年過去,泰嶺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條盤山公路像彩帶似的直插雲天,昔日雲霧繚繞、寧靜安詳的泰嶺村如今車水馬龍,人流如織……
泰嶺村的資源全變成了大把的鈔票裝進村民們的腰包。山上辦起了香菇廠、竹器廠、礦泉水廠、碎石廠……大大小小的廠子簡直數不清。房地產開發商也盯住了這塊「肥肉」,迅速在山上建起了一幢幢小別墅,名曰「長壽樓」。
幾年時間,這個原本只有兩百餘人的小山村,人口翻了番。昔日貧窮落後的「空殼村」如今成了轟動四方的「億元村」,成為全省的「十強村」之一。
當年,那兩位宣傳「長壽村」的省報記者不邀自來,採訪後寫了一篇《昔日長壽村,今朝更繁榮》的文章刊登在省報上,再次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鄉長馬大虎因開發有功而被提拔為副縣長,孟夢仙據說也準備破格提拔為鄉政府的幹部,可由於年齡偏大,就作罷了。孟夢仙並不為之感到遺憾,當了大半輩子的農村基層幹部,一雙赤腳走慣了,何況如今手頭有錢,財大氣粗,怎會在乎一個身份!
還有小道消息傳出,說「長壽村」現在經濟發達,人口增多,上面已在醞釀將這村子改為鎮一級行政區劃。
孟夢仙卻開始困擾了。就這幾年內,村裡的怪事屢屢發生。先是那些長壽老人先後仙逝,之後,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竟然得了癌症。
孟夢仙請來了疾控部門的專家前來查找癥結所在。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山上的水質有問題,空氣被汙染,再加上噪音幹擾等因素,都對人體健康產生了危害!
孟夢仙聽罷這來龍去脈,驚得瞪大了雙眼,半天吐不出一句話來。他把自己關在屋裡,思前想後,終歸怪自己貪心大,一心想出大名,急功近利盲目大開發,破壞了生態平衡,才造成了今天這樣的尷尬啊!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沒了,還要這財幹嗎?
孟夢仙走在街上,看著家家戶戶大門口貼著的對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不禁感慨:這「壽比南山」已成過往,「長壽村」已長壽不再啊!
想到此,孟夢仙不禁神情沮喪,不由自主地從心底發出一陣悽苦的哀嘆:「我們是作繭自縛,真不該出這個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