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車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3:09:24
玩具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玩具車,包括車身、主車輪機構和輔助車輪機構;所述主車輪機構包括平行設於車身的車頭側和車尾側的第一連杆和第二連杆,第一及第二連杆與車身之間設有可為車身提供支撐的支撐機構,第一及第二連杆的兩端均安裝有車輪;所述輔助車輪機構與第一或第二連杆固定連接,輔助車輪機構具有兩個輔助車輪,所述兩個輔助車輪處於第一或第二連杆兩端的車輪上方,且兩個輔助車輪與第一或第二連杆兩端的車輪平行,兩個輔助車輪遠離車身一側的最外側表面與第一或第二連杆兩端的車輪遠離車身一側的最外側表面在豎直方向上大致平齊。本實用新型的玩具車,不僅可在水平位行走,同時也可在豎立位行走。
【專利說明】玩具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玩具車,尤其涉及一種可在水平位和豎立位均能行走的玩具車。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面上的玩具車種類非常多,但大多玩具車的只能在水平位行走,而無法在豎立位行走,這種結構的玩具車樣式稍顯古板,缺乏新意,趣味性不足,不容易吸引兒童遊玩的注意力。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新穎的可在兒童玩玩具車的過程中增加趣味性,實現在豎立位時也可行走的玩具車。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玩具車,其不僅可在水平位行走,同時也可在豎立位行走,增加玩具車的趣味性。
[0004]本實用新型達到其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玩具車,其特徵在於,包括車身、主車輪機構和輔助車輪機構;
[0006]所述主車輪機構包括平行設於車身的車頭側和車尾側的第一連杆和第二連杆,第一及第二連杆與車身之間設有可為車身提供支撐的支撐機構,第一及第二連杆的兩端均安裝有車輪;當車身處於水平位時,第一及第二連杆兩端的車輪可帶動車身前後移動;
[0007]所述輔助車輪機構與第一或第二連杆固定連接,輔助車輪機構具有兩個輔助車輪,所述兩個輔助車輪處於第一或第二連杆兩端的車輪上方,且兩個輔助車輪與第一或第二連杆兩端的車輪平行,兩個輔助車輪遠離車身一側的最外側表面與第一或第二連杆兩端的車輪遠離車身一側的最外側表面在豎直方向上大致平齊;當車身處於豎立位時,所述兩個輔助車輪和第一或第二連杆兩端的車輪可帶動車身前後移動。
[0008]所述輔助車輪機構具有一安裝件,所述兩個輔助車輪安裝於所述安裝件一端的兩側,安裝件另一端與第一或第二連杆固定連接。
[0009]所述安裝件為安裝板或安裝支架。
[0010]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斜撐於車身與第一連杆之間、及車身與第二連杆之間的可為車身提供支撐的若干支撐柱。
[0011]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斜撐於車身與第一連杆之間、及車身與第二連杆之間的可為車身提供支撐的若干支撐柱,每個支撐柱的兩端分別與車身及第一或第二連杆鉸接,當車身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時,每個支撐柱與車身及第一或第二連杆之間的連接角發生變化以使車身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車身和第一連杆之間、及車身和第二連杆之間還設有若干彈簧套筒,當解除施於車身的向下的作用力時,所述若干彈簧套筒使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的車身復位。支撐機構和彈簧套筒相互配合,使得玩具車車身離支撐面的高度可以變化,在兒童玩耍時可達到與兒童互動的效果,增加趣味性。
[0012]一種方案中,所述彈簧套筒包括彈簧座、套筒、彈簧、固定杆,彈簧套筒整體斜撐於車身和第一連杆之間或車身和第二連杆之間;
[0013]所述彈簧座與第一或第二連杆鉸接,所述套筒與車身鉸接;所述彈簧一端固定於彈簧座,彈簧另一端套設於套筒;所述套筒沿套筒軸線方向設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杆固設於彈簧座,固定杆端部插入套筒的限位槽內;當車身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而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時,所述套筒通過其限位槽沿著固定杆表面滑動並壓縮所述彈簧,當解除施於車身的向下的作用力時,彈簧套筒中被壓縮的彈簧復位並使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的車身復位。
[0014]具體的,所述彈簧座、套筒均具有大致呈球面形狀的安裝端,車身設有與套筒的安裝端相匹配的且具有大致呈球面內表面的安裝槽,第一及第二連杆上均設有與彈簧座的安裝端相匹配的且具有大致呈球面內表面的安裝槽,當車身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時而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時,彈簧座、套筒的安裝端分別可在與之匹配的安裝槽內轉動。
[0015]另一種方案中,所述彈簧套筒包括彈簧座、套筒、彈簧、固定杆,彈簧套筒整體斜撐於車身和第一連杆之間或車身和第二連杆之間;
[0016]所述彈簧座與車身鉸接,所述套筒與第一或第二連杆鉸接;所述彈簧一端固定於彈簧座,彈簧另一端套設於套筒;所述套筒沿套筒軸線方向設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杆固設於彈簧座,固定杆端部插入套筒的限位槽內;當車身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而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時,所述固定杆沿著套筒的限位槽滑動,所述彈簧座與固定杆同步移動並壓縮所述彈簧,當解除施於車身的向下的作用力時,彈簧套筒中被壓縮的彈簧復位並使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的車身復位。
[0017]所述支撐柱具有大致呈球面形狀的兩個安裝端,車身和第一及第二連杆上分別設有與支撐柱的兩個安裝端相匹配的且具有大致呈球面內表面的安裝槽,當車身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時,支撐柱的兩個安裝端分別可在與之匹配的安裝槽內轉動。
[0018]所述玩具車為遙控玩具車。
[001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實用新型的玩具車結構新穎,在現有四輪玩具車的基礎上增設輔助車輪,輔助車輪和前車輪(設於車頭一側的車輪)或後車輪(設於車尾一側的車輪)配合,使玩具車在豎立位時,也可以正常的行走,大大提高了玩具車的趣味性。
[0021]另外,在車身和第一連杆以及車身和第二連杆之間設有的支撐機構,不僅可為車身提供支撐,通過進一步改進還可在車身受到向下的作用力的情況下,使車身可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達到降低車身離地面的高度的效果。此外,還進一步設有彈簧套筒,彈簧套筒和支撐機構配合作用,可以使受到向下作用力而向下移動的車身復位。本實用新型的玩具車大大增加了玩耍過程中的互動情節,有效地吸引了兒童的注意力,提高了玩耍的趣味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玩具車示意圖,該圖中玩具車的車身處於水平位;
[0023]圖2是玩具車示意圖,該圖中未示出裝飾外殼101,該圖中玩具車的車身處於水平位;
[0024]圖3是玩具車的俯視示意圖,該圖中未示出玩具車的裝飾外殼101和輔助車輪機構。
[0025]圖4是處於豎立位的玩具車示意圖;[0026]圖5是另一種實施方案中的玩具車示意圖;
[0027]圖6是輔助車輪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7是圖1中輔助車輪機構和第一連杆的連接示意圖;
[0029]圖8是彈簧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9是支撐柱的結構示意圖。
[0031]部分附圖標記說明:100車身;101裝飾外殼;102車頭側;103車尾側;200輔助車輪機構;201輔助車輪;202安裝件;203鉤狀部件;204銷孔;300支撐柱;301、302安裝端;400彈簧套筒;401彈簧座;402套筒;403限位槽;404彈簧;405、406安裝端;407固定柱;501第一連杆;502車輪;601第二連杆;602車輪;700支撐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3]如圖1?3所示,一種玩具車,包括車身、主車輪機構。車身100上安裝有裝飾外殼101,增加玩具車的美觀性。主車輪機構包括平行設於車身100的車頭側102和車尾側103的第一連杆501和第二連杆601,第一及第二連杆與車身之間設有可為車身提供支撐的支撐機構。支撐機構具體為斜撐於車身100與第一連杆501之間、及車身100與第二連杆601之間的若干支撐柱300,若干個支撐柱共同對車身起到支撐作用。第一連杆的兩端安裝有車輪502,第二連杆的兩端安裝有車輪602。圖1?2所示的玩具車,其車輪502、602均與支撐面700接觸,整個玩具車處於水平狀態,車身處於水平位,車身可隨著第一及第二連杆兩端的車輪的滾動或轉動而在支撐面上前後移動。
[0034]玩具車還具有輔助車輪機構。輔助車輪機構的具體結構見圖6所示,輔助車輪機構200包括兩個輔助車輪201和一個用來安裝輔助車輪201的安裝件202,安裝件具體可以是安裝板或者安裝支架。安裝件202 —端具有鉤狀部件203和銷孔204。在第一連杆和第二連杆上設有與銷孔204相匹配的凸柱5011。圖1所示的玩具車中,輔助車輪機構與第一連杆501連接。輔助車輪機構200連接於第一連杆的示意圖可參見圖7,安裝件202 —端的鉤狀部件緊緊卡住第一連杆501,同時第一連杆的凸柱插入安裝件的銷孔中,安裝件202和第一連杆501 二者固定連接在一起。結合圖1及圖7,可見,兩個輔助車輪201安裝在安裝件202的另一端的兩側,兩個輔助車輪201處於第一連杆兩端的車輪502上方,兩個輔助車輪201和第一連杆兩端的兩個車輪502大致平行,並且兩個輔助車輪201遠離車身100 —側的最外側表面2011與第二連杆兩端的兩個車輪502遠離車身100 —側的最外側表面5021在豎直方向上大致平齊,圖1中的虛線表示豎直方向。圖4所示為圖1的玩具車其車身100處於豎立位時的示意圖,由圖4可見,玩具車的車身100處於豎立位時,玩具車的兩個輔助車輪201和第一連杆兩端的兩個車輪502與支承面700接觸,通過輔助車輪201和第一連杆兩端的車輪502的滾動或轉動可帶動車身在支撐面700上前後移動。可見,本實用新型這種設有輔助車輪機構200的玩具車不僅可以在水平位時前後行走,而且在豎立位時也可以前後行走,這大大的增加了玩具車的趣味性。當然,在實際應用中,根據實際需要,輔助車輪機構也可以設置為和第二連杆601連接,具體可參見圖5。圖5中所述的玩具車中,輔助車輪機構通過其安裝件和第二連杆601固定連接。在實際應用中根據具體需要,也可以同時在第一連杆和第二連杆上均連接一個輔助車輪機構。[0035]本實用新型的玩具車可以進一步設有馬達,通過馬達來驅動車輪轉動,從而帶動車身前後移動。當馬達驅動車輪轉動並帶動處於水平位的玩具車向前移動時,若玩具車的車頭撞到牆壁,本實用新型的玩具車其輔助車輪有助於玩具車由水平位過渡到豎立位,減輕玩具車因碰撞牆壁而帶來的破壞,同時過渡到豎立位後,玩具車可以繼續行走。
[0036]本實用新型還對玩具車做了進一步的改進,進一步的提高玩耍的互動效果和趣味性。參見圖1?3及圖8?9,每個支撐柱的兩端分別和車身、連杆(具體是指第一連杆或第二連杆)鉸接,具體是支撐柱300具有大致呈球面形狀的兩個安裝端301、302,車身100與第一連杆501及第二連杆601上分別設有與支撐柱300的兩個安裝端相匹配的安裝槽,安裝槽具有大致呈球面的內表面,當車身100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時,支撐柱300的安裝端可在與支撐柱安裝端匹配的安裝槽內轉動,使得支撐柱300與車身的連接角度、以及支撐柱與第一連杆或第二連杆的連接角度發生改變,從而使被支撐柱支撐的車身在豎直方向得以向下移動,達到車身離支撐面700高度降低的效果。車身100和第一連杆501之間、及車身100和第二連杆601之間還設有若干彈簧套筒400,彈簧套筒的作用是當解除施於車身的向下的作用力時,使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的車身復位。
[0037]參見圖1?3及圖8,彈簧套筒400具體包括彈簧座401、套筒402、彈簧404、固定杆407。彈簧套筒400整體斜撐於車身100和第一連杆501之間或車身和第二連杆601之間。彈簧座401與第一或第二連杆鉸接,套筒402與車身鉸接。具體為彈簧座401、套筒402分別具有大致呈球面形狀的安裝端405、406,車身設有與套筒的安裝端相匹配的且具有大致呈球面的內表面的安裝槽,第一及第二連杆上均設有與彈簧座的安裝端相匹配的且具有大致呈球面的內表面的安裝槽。彈簧404 —端固定於彈簧座401,彈簧另一端套設於套筒402。套筒沿套筒軸線方向設有限位槽403 ;固定杆407固設於彈簧座401,固定杆407端部插入套筒的限位槽403內。當車身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而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時,套筒402通過其限位槽403沿著固定杆407表面滑動並壓縮彈簧404,同時安裝端405、406在與之匹配的安裝槽內轉動,使得整個彈簧套筒與車身的連接角度、以及與第一連杆或第二連杆的連接角度發生改變。而當解除施於車身的向下的作用力時,彈簧套筒中被壓縮的彈簧復位並使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的車身復位。
[0038]在實際應用中,彈簧套筒中的彈簧座401、套筒402與車身、連杆(具體指第一連杆或第二連杆)的連接還可進行對調,具體為:彈簧座與車身鉸接,而套筒與第一或第二連杆鉸接,固定杆固設於彈簧座,固定杆端部插入套筒的限位槽內。此種情況下,當車身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而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時,固定杆沿著套筒的限位槽滑動,同時彈簧座與固定杆同步移動並使彈簧壓縮,當解除施於車身的向下的作用力時,彈簧套筒中被壓縮的彈簧復位並使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的車身復位。
[0039]另外,本實用新型的玩具車也可以是遙控玩具車。
[0040]文中所述的方位「上方」、「向下」、「豎直方向向下」以圖1中所示的方位為準。
[0041]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凡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範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味著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玩具車,其特徵在於,包括車身、主車輪機構和輔助車輪機構; 所述主車輪機構包括平行設於車身的車頭側和車尾側的第一連杆和第二連杆,第一及第二連杆與車身之間設有可為車身提供支撐的支撐機構,第一及第二連杆的兩端均安裝有車輪;當車身處於水平位時,第一及第二連杆兩端的車輪可帶動車身前後移動; 所述輔助車輪機構與第一或第二連杆固定連接,輔助車輪機構具有兩個輔助車輪,所述兩個輔助車輪處於第一或第二連杆兩端的車輪上方,且兩個輔助車輪與第一或第二連杆兩端的車輪平行,兩個輔助車輪遠離車身一側的最外側表面與第一或第二連杆兩端的車輪遠離車身一側的最外側表面在豎直方向上大致平齊;當車身處於豎立位時,所述兩個輔助車輪和第一或第二連杆兩端的車輪可帶動車身前後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所述輔助車輪機構具有一安裝件,所述兩個輔助車輪安裝於所述安裝件一端的兩側,安裝件另一端與第一或第二連杆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件為安裝板或安裝支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斜撐於車身與第一連杆之間、及車身與第二連杆之間的可為車身提供支撐的若干支撐柱。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斜撐於車身與第一連杆之間、及車身與第二連杆之間的可為車身提供支撐的若干支撐柱,每個支撐柱的兩端分別與車身及第一或第二連杆鉸接,當車身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時,每個支撐柱與車身及第一或第二連杆之間的連接角發生變化以使車身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車身和第一連杆之間、及車身和第二連杆之間還設有若干彈簧套筒,當解除施於車身的向下的作用力時,所述若干彈簧套筒使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的車身復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套筒包括彈簧座、套筒、彈簧、固定杆,彈簧套筒整體斜撐於車身和第一連杆之間或車身和第二連杆之間; 所述彈簧座與第一或第二連杆鉸接,所述套筒與車身鉸接;所述彈簧一端固定於彈簧座,彈簧另一端套設於套筒;所述套筒沿套筒軸線方向設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杆固設於彈簧座,固定杆端部插入套筒的限位槽內;當車身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而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時,所述套筒通過其限位槽沿著固定杆表面滑動並壓縮所述彈簧,當解除施於車身的向下的作用力時,彈簧套筒中被壓縮的彈簧復位並使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的車身復位。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座、套筒均具有大致呈球面形狀的安裝端,車身設有與套筒的安裝端相匹配的且具有大致呈球面內表面的安裝槽,第一及第二連杆上均設有與彈簧座的安裝端相匹配的且具有大致呈球面內表面的安裝槽,當車身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而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時,彈簧座、套筒的安裝端分別可在與之匹配的安裝槽內轉動。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套筒包括彈簧座、套筒、彈簧、固定杆,彈簧套筒整體斜撐於車身和第一連杆之間或車身和第二連杆之間; 所述彈簧座與車身鉸接,所述套筒與第一或第二連杆鉸接;所述彈簧一端固定於彈簧座,彈簧另一端套設於套筒;所述套筒沿套筒軸線方向設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杆固設於彈簧座,固定杆端部插入套筒的限位槽內;當車身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而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時,所述固定杆沿著套筒的限位槽滑動,所述彈簧座與固定杆同步移動並壓縮所述彈簧,當解除施於車身的向下的作用力時,彈簧套筒中被壓縮的彈簧復位並使在豎直方向向下移動的車身復位。
9.根據權利要求5~8任一項所述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柱具有大致呈球面形狀的兩個安裝端,車身和第一及第二連杆上分別設有與支撐柱的兩個安裝端相匹配的且具有大致呈球面內表面的安裝槽,當車身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時,支撐柱的兩個安裝端分別可在與之匹配的安裝槽內轉動。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 述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玩具車為遙控玩具車。
【文檔編號】A63H17/267GK203507528SQ201320567873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2日
【發明者】陳發明 申請人:汕頭市俊之美玩具禮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