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鐵路電動轉轍機減速器中的鑲嵌摩擦離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22:28:09 1
專利名稱:一種鐵路電動轉轍機減速器中的鑲嵌摩擦離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路轉轍機部件,特別是涉及一種鐵路轉轍機減速器中的摩擦離合結構。
背景技術:
鐵路道岔電動轉轍機是鐵路信號道岔轉換設備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與摩擦離合結構接觸的零件為內齒輪,整機摩擦電流是通過摩擦帶與內齒輪的接觸面的摩擦來改變齒輪的轉速,從而降低轉速以換取足夠的轉距,使內齒輪反作用於外齒輪,使外齒輪作擺式旋轉,帶動輸出轉動,使道岔轉換。 如圖I所示,目前摩擦離合結構由左夾板I、右夾板3 (鑄鋼件)與摩擦帶2 (金屬或非金屬摩擦帶)用六個螺釘組裝而成,生產和使用中存在並出現如下問題I、使用中存在並出現切斷螺釘、貼合率不高,無法調節摩擦面與內齒輪貼合面的間隙等問題,影響轉轍機整機的使用性能與安全性能。2、維修、更換摩擦帶費工、費時,極不方便。時常出現螺釘鏽死斷裂,致使夾板報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鐵路電動轉轍機減速器中的鑲嵌摩擦離合結構,通過改進減速器中摩擦離合結構,避免摩擦帶與內齒輪接觸面出現損傷,影響轉轍機整機的使用性能與安全性能,同時保證摩擦離合結構總體外形結構沒有改變,不影響整機零部件的裝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鐵路電動轉轍機減速器中的鑲嵌摩擦離合結構,將所述摩擦帶外表面兩側加工成對稱凸臺,將左夾板和右夾板內表面兩側加工成對稱凹槽,將摩擦帶分別鑲入左夾板和右夾板,形成新的摩擦離合結構。上述技術方案可以進一步改進為將摩擦帶外表面兩側各加工一個對稱錐圓臺,將左夾板和右夾板內表面兩側各加工一個與摩擦帶形狀相對應的凹錐圓,將摩擦帶外側表面鑲入左夾板和右夾板內側表面,形成新的摩擦離合結構。上述技術方案可以進一步改進為將摩擦帶外表面加工成兩個對稱凸臺,將左夾板和右夾板內表面各加工兩個相對應的鍵槽,將摩擦帶鑲入左夾板和右夾板,形成新的摩擦離合結構。本實用新型技術效果在於①通過採用新型摩擦離合結構避免因螺釘鬆動或切斷螺釘影響與內齒輪之間的使用性能,從而影響整機摩擦電流;②採用鑲嵌配合,保證摩擦帶和左、右夾板在動作中不產生相對運動,貼合率高;③新型摩擦離合結構實現了不離機更換摩擦帶,簡單方便、省時;④整體外形結構沒有改變,不影響整機零部件的裝配,保證了整機工作的正常使用,有利於現場使用中的維護保養。
圖I是鐵路電動轉轍機減速器舊摩擦離合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在摩擦帶2外表面兩側加工成對稱凸臺,左夾板I與右夾板3內表面均加工成凹槽,將摩擦帶分別鑲入左、右夾板,形成新的摩擦離合結構。也可以將原摩擦帶與左、右夾板接觸的部分改成鑲嵌式。將摩擦帶2外表面加工出一個凸臺,再將摩擦帶外表面凸臺兩側各加工一個對稱錐圓臺(或其它凸起方式),將左、右夾板內表面各加工一個通槽,左、右夾板通槽兩側各加工一個與摩擦帶形狀相對應的凹錐圓(或其它凹起方式),將摩擦帶外表面鑲入左、右夾板內表面,形成摩擦離合結構。
也可以將摩擦帶外表面加工兩個相對稱的鍵槽,將摩擦帶2鑲入左、右夾板,形成摩擦離合結構。將摩擦離合結構裝到內齒輪伸出端部,用支撐墊、彈簧、墊片、螺母等緊固,按要求調整好正、反摩擦電流即可使用。摩擦離合結構總的外形尺寸與原摩擦離合結構相同。摩擦帶材質不變,金屬DQFM102G,非金屬DQFM302G,夾板材質為鑄鋼。通過下料、變形、塗膠、壓鑄、拉伸、磨園等程序,保證摩擦帶尺寸,通過鑄造、機械加工等工序保證夾板尺寸,保證摩擦帶與左、右夾板在動作過程不產生相對運動,而總的外形尺寸與原摩擦離合結構的形狀和尺寸一致。
權利要求1.一種鐵路電動轉轍機減速器中的鑲嵌摩擦離合結構,包括摩擦帶(2)、左夾板(I)和右夾板(3),其特徵在於將所述摩擦帶(2)外表面兩側加工成對稱凸臺,將左夾板(I)和右夾板(3)內表面兩側加工成對稱凹槽,將摩擦帶分別鑲入左夾板(I)和右夾板(3),形成新的摩擦離合結構。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鐵路電動轉轍機減速器中的鑲嵌摩擦離合結構,其特徵在於將摩擦帶⑵外表面兩側各加工一個對稱錐圓臺,將左夾板⑴和右夾板⑶內表面兩側各加工一個與摩擦帶形狀相對應的凹錐圓,將摩擦帶外側表面鑲入左夾板(I)和右夾板(3)內側表面,形成新的摩擦離合結構。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鐵路電動轉轍機減速器中的鑲嵌摩擦離合結構,其特徵在於將摩擦帶(2)外表面加工成兩個對稱凸臺,將左夾板(I)和右夾板(3)內表面各加工兩個相對應的鍵槽,將摩擦帶(2)鑲入左夾板(I)和右夾板(3),形成新的摩擦離合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路電動轉轍機減速器中的鑲嵌摩擦離合結構,包括摩擦帶和左、右夾板,在磨擦帶外表面對稱加工兩個凸臺,左、右夾板內表面加工成對稱凹槽,將摩擦帶分別鑲入左、右夾板,形成新的摩擦離合結構。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摩擦帶外表面與左、右夾板內表面接觸的部位改為鑲嵌方式,解決了原摩擦離合結構中螺釘鬆動或切斷螺釘、影響機器整體美觀等缺陷,同時結構簡單、成本增加不大,而且其整體外形結構沒有改變,不影響原整機零部件的裝配。
文檔編號F16D13/62GK202646451SQ20122004044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8日
發明者謝明軍, 丁召榮, 梅積剛, 寧宗夏, 周飛, 韓高平 申請人:西安鐵路信號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