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用於導向和保護光纜的管子的端部連接在一起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09:38:54 3
專利名稱:將用於導向和保護光纜的管子的端部連接在一起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將用於導向和保護電纜的管子的端部連接在一起的裝置,具體來
說,是導向和保護光纜的管子。
背景技術:
在越來越多的數據傳輸中,光纜正日益地替代著銅導線。然而,因為光纖易碎,光 纜需要小心地處理,因此,安裝光纜時間相當漫長和花費很大,從理論上說,安裝之後需要 驗證每個光纖的完整性。 現有一種氣動的方法,其大大地簡化了光纜的安裝,同時限制光纜被損壞的任何 風險。該方法在於使彼此連接的管子沿著光纜所要遵循的路徑通過。 一旦管子安裝好後, 配有略比管子貫通部分小的裙部的光纜一端,配合在管子組件的一端,並將加壓空氣注入 到裙部後面,以沿著管子推動裙部。然後,管子用來導向光纜,一旦光纜就位,則管子就被留 下用來保護光纜。 通常採用連接裝置將成對管子連接在一起。每個連接裝置必須起到確保以密封方 式將管子連接在一起,以使注入到管子內的空氣可達到一定的壓力,該壓力足以沿著管子 全長推動光纜的端部。連接裝置還包括相應的密封構件,密封構件確保光纜一旦就位後就 以密封方式夾緊光纜,以使光纜與外界大氣隔絕,並限制形成冷凝和水積聚在管子內的任 何風險。然而,密封構件在光纜就位時必須不阻止光纜通過。 這就是為何連接裝置通常做成如此方式的原因,該方式使密封構件在光纜就位時 可縮回,然後使光纜突出在兩個管子之間,一旦光纜就位之後,就與光纜的外部接觸。在目 前的連接裝置中,通過軸向地壓縮密封構件,使密封構件從其縮回狀態轉變到其突出狀態。 展開連接裝置所需的力很大,因此操縱該連接裝置不是非常實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較容易使用的上述類型的連接裝置。 為此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將用來導向和保護光纜的管子端部連接在一起的裝
置,所述裝置包括第一管形本體部分和第二管形本體部分,它們並置成沿軸向對齊,每個管
形本體部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來連接到管子的一個端部,第二端與將管形本
體部分連接在一起的連接裝置相關聯,且第二端接納柔性的管形密封構件,該密封構件沿
著軸線延伸在管形本體部分的第二端之間,該連接裝置布置成使管形本體部分相對於彼此
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第一位置,管形本體部分靠近在一起,且密封構件處
於閒置狀態,而在第二位置,連接裝置將管形本體部分保持成間距開,管形本體部分具有與
密封構件接觸並與密封構件合作的接觸表面,以使密封構件處於徑向向內變形的狀態,處
於變形狀態中的密封構件具有的內直徑不大於光纜的外直徑。 業已發現,通過移開本體部分可更加容易地獲得密封構件的徑向變形。 在本體部分的特別實施例中,入口外殼在第一端敞開,以便接納相應的管子端部,並設置有用來以密封方式將管子固定在外殼內的固定裝置,較佳地,該密封式固定裝置包 括可徑向壓縮的環形密封環,其被接納在外殼內,並在閒置時具有的內直徑小於管子端部 的外直徑。 然後,簡單地和用相當小的力就可將管子連接到連接裝置。 在如此情況下,有利的是,處於閒置中的密封構件具有的內直徑基本上等於管子
的內直徑。 然後,連接裝置具有基本上連續的內表面,在管子端部之間沒有任何凹口 ,這些凹 口會在光纜正通過連接裝置時造成卡住光纜端部的危險。 在接觸表面和密封構件的特別實施例中,第一本體部分的接觸表面是與密封構件 的第一端的外套環合作的臺肩,以使第一本體部分與密封構件軸向地固定,第二本體部分 的接觸表面呈現朝向第一本體部分為錐形的形狀,密封構件具有帶有展開形狀的外表面的 第二端,當本體部分從其第一位置朝向其第二位置時,外表面可滑動地與第二本體部分的 接觸表面合作。 密封構件第二端的展開的外表面在第二本體部分的接觸表面上的滑動,致使由密
封構件的第二端形成的貫通部分變窄。第二本體部分的接觸表面的形狀用來對密封構件施
加一力,該力具有橫向分量,並由用來移開本體部分的純軸向力造成。第二本體部分的接觸
表面形狀還用來在本體部分彼此移開時限制密封構件和第二本體部分之間的摩擦力。 在如此情形中,較佳地,密封構件第二端的展開的外表面由外套環來延伸,有利地
是,密封構件第二端的外套環形成號角形的內表面。 該形狀用來在密封構件和光纜之間實現緊密接觸。 在連接裝置的第一實施例中,本體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在形成所述連接裝置的套筒 的相反兩個端部內,套筒通過螺杆_螺母連接與至少一個本體部分的第二端合作,較佳地, 套筒通過樞軸連接與另一本體部分的第二端合作。 通過限制移開本體部分所需的力,套筒能使本體部分逐漸地移開。 在連接裝置的第二實施例中,第二本體部分的第二端和第一本體部分的第二端在
外部設置有呈互補形狀的凹凸部分,這些部分軸向地偏離,以便能在兩個軸向位置上進行
卡配緊固。 這能使連接裝置與一個本體部分和/或另一個本體部分形成一體。 閱讀以下關於本發明特殊的非限制性實施例的描述,可顯現出本發明其它的特徵
和優點。
參照附圖,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連接裝置的縱向截面圖;以及
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連接裝置的縱向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圖1和2,這裡描述的本發明是其將管子101的兩端100連接在一起的應用, 所述管子101用來導向和保護光纜102。
連接裝置10包括第一本體部分1和第二本體部分2,它們具有對應第一端1. 1、 2. 1以及相反的對應第二端1. 2、2. 2。 各個本體部分1、2呈管形並形成通道3、4,通道通過入口段3. 1、4. 1通向第一端 1. 1、2. 1,以便接納管子101的端部100,以及通過段3. 2、4. 2通向第二端1. 2、2. 2,以便通 過光纜102。每段3. 1、4. 1通過相應的徑向臺肩3. 3、4. 6連接到對應段3. 2、4. 2。
每段3. 1、4. I接納固定裝置,固定裝置以密封方式固定管子IOI的端部100。密封 式固定裝置本身是公知的,在該實例中,密封式固定裝置包括延伸在插入件6內的夾具5, 插入件6將夾具固定在段3. 1、4. 1內,還連同設置在夾具5和終端導向軸襯8之間的環形密 封環7,所述終端導向軸襯8用來導向管子101的端部100。密封環7具有稍小於管子101 外直徑的內直徑。軸襯8具有內臺肩9,其形成抵靠在配合於本體部分1、2內的管子101的 端部100上的支座。插入件6和軸襯8用力配合在段3. 1、4. 1內,或卡配固定(夾緊)在 段3. 1、4. 1內。 段3. 2具有由圓柱形表面3. 4形成的貫通部分。 段4. 2具有鄰近於段4. 1的部分4. 3和鄰近於本體1的第一部分的部分4. 4,該部 分4. 3由直徑小於段4. 1直徑的圓柱形表面來限定,該部分4. 4由具有圓拱形輪廓的表面 來限定,該具有圓拱形輪廓的表面的凸出側面向部分4. 3並朝向第一本體部分1呈錐形。
柔性管形密封構件11同軸地延伸在本體部分1、2的第二端1. 2、2. 2之間。密封構 件11具有通過分別延伸在段3. 2、4. 2內而被接納在本體部分1內的端部11. 1和被接納在 本體部分2內的端部11.2,端部11. 1突入到段3. 1內。端部11. l外部設置有套環12,其 被夾緊在軸襯8和徑向臺肩3.3之間,該徑向臺肩3. 3因此形成第一本體部分1的用來接 觸密封構件11的接觸表面。端部11. 2被容納在段4. 2內並具有呈張開形狀的外表面13, 外表面13由內部形成號角形狀的套環14來延伸。該外表面13與具有圓拱形輪廓的表面 滑動地合作,該具有圓拱形輪廓的表面形成第二本體部分2的與密封構件11形成接觸的接 觸表面4. 5。 參照圖l,兩個本體部分1、2通過具有端部15. 1、15.2的套筒15聯合起來,本體 部分1、2的第二端1. 2、2. 2配合在套筒內。端部15. 1與第二端1. 2形成樞軸連接,而端部 15. 2與第二端2. 2形成螺杆-螺母連接。 參照圖2,第二本體部分2的第二端2. 2由護套16來延伸,所述護套可滑動地配合 在第一本體部分1的第二端1. 2的圓柱形槽17內。第一本體部分1的第一端1. 2由兩個 可彈性變形的葉片18來軸向地延伸,所述葉片關於連接裝置的縱向軸線對稱地設置,每個 葉片具有設置有突耳19的自由端,第二本體部分2的第二端2. 2外部設置有凹口 20、21,它 們沿軸向偏離,以允許突耳19卡配緊固在兩個軸向不同位置內。
下面描述連接裝置的操作。
管子端部用傳統方式連接在一起。 使本體部分1、2處於靠近在一起的位置內(顯示第二實施例的圖2中可看見,密 封構件的位置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密封構件11處於閒置狀態中,其中,其內表面基本上 呈圓柱形,內直徑大致等於管子的內直徑。套環14被接納在段4. 2的部分4. 3內。
將光纜102吹入管內,使密封構件11的內表面將光纜102的端部從一個管導向到
另一管。
—旦光纜102在管子101內就位,通過旋出套筒15(在第一實施例中),或通過將 突耳19卡配緊固入凹口 21(第二實施例)內,本體部分1、2就進入其間距開的位置內(顯 示第一實施例的圖1中可看見,密封構件的位置與第二實施例中相同)。外表面13在接觸 表面4. 5上滑動,由此,使密封構件11進入徑向向內變形的狀態,處於變形狀態中的密封構 件11的內直徑不大於光纜102的外直徑。當本體部分處於其間距開的位置中時,套環14 在接觸表面4.5的最小直徑部分上,於是,號角形的內表面被強力地壓靠在光纜102上。
自然地,本發明不局限於所述實施例,但涵蓋落入由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本發明 範圍內的任何變體。 連接裝置可以是不同於所述的結構,例如,連接裝置可包括套筒,套筒的端部攻有 相反方向的螺紋,以便接納本體部分的螺紋的第二端,或者一個本體部分的第二端上形成 的掣子配合在另一本體部分第二端內。 密封構件的端部和本體部分的接觸表面與上述的端部11. 2和接觸表面4. 5相同。
密封式固定裝置可包括可彈性變形的有齒的緊固墊圈。
權利要求
一種將用來導向和保護光纜(102)的管子(101)的端部(100)連接在一起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第一管形本體部分和第二管形本體部分(1、2),所述第一管形本體部分和所述第二管形本體部分並置成沿軸向對齊,每個管形本體部分具有第一端(1.1、2.1)和第二端(1.2、2.2),所述第一端用來連接到所述管子的一個端部,所述第二端與將所述管形本體部分連接在一起的連接裝置(15;18、19、20、21)相關聯,且所述第二端接納柔性的管形密封構件(11),所述密封構件沿著軸線延伸在所述管形本體部分的所述第二端之間,所述連接裝置布置成使所述管形本體部分相對於彼此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管形本體部分靠近在一起,且所述密封構件處於閒置狀態,而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連接裝置將所述管形本體部分保持成間距開,所述管形本體部分具有與所述密封構件接觸並與所述密封構件合作的接觸表面(3.3、4.5),以使所述密封構件處於沿徑向向內變形的狀態,處於變形狀態中的所述密封構件具有的內直徑不大於所述光纜的外直徑。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每個本體部分(1、2)包括入口外殼(3、4), 所述入口外殼對所述第一端(1. 1、2. 1)敞開以便接納相應的管子端部,並設置有將所述管 子端部固定在所述外殼內的密封式固定裝置(5、6、7、8)。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式固定裝置包括可徑向壓縮的環 形密封環(7),所述密封環被接納在所述外殼(3、4)內,且在閒置時具有的內直徑小於所述 管子端部的外直徑。
4.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處於閒置位置的所述密封構件(11)具有的 內直徑基本上等於所述管子的內直徑。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本體部分(1)的所述接觸表面 (3.3)是與所述密封構件(11)的第一端(11. 1)的外套環(12)合作的臺肩,以使所述第一 本體部分與所述密封構件軸向地固定,而所述第二本體部分(2)的所述接觸表面(4.5)呈 現朝向所述第一本體部分為錐形的形狀,所述密封構件具有帶有展開形狀的外表面(13) 的第二端(11.2),當所述本體部分從其第一位置朝向其第二位置時,所述外表面(13)可滑 動地與所述第二本體部分的所述接觸表面合作。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構件(11)的所述第一端(11. 1)的 所述外套環(12)被夾緊在所述臺肩(3. 3)和配裝在所述外殼(3、4)內的軸襯(8)之間,以 便構成抵靠在正被推入所述第一本體部分內的所述管子上的支座。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構件(11)的所述第二端(11.2)的 所述展開的外表面(13)由外套環(14)來延伸。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構件(11)的所述第二端(11.2)的 所述外套環(14)形成內號角形。
9.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部分(1、2)的所述第二端(1.2、 2.2)配合在形成所述連接裝置的套筒(18)的相反兩個端部內,所述套筒通過螺杆一螺母 連接與至少一個所述本體部分(1)的所述第二端(1.2)合作。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套筒(15)通過樞軸連接與另一本體部 分(2)的所述第二端(2.2)合作。
11.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本體部分(2)的所述第二端 (2.2)和所述第一本體部分(1)的所述第二端(1.2)在外部設置有呈互補形狀的凹凸部分(19、20、21),這些部分軸向地偏離以便能在兩個軸向位置上進行卡配緊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將用來導向和保護光纜(102)的管子(101)的端部(100)連接在一起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第一管形本體部分和第二管形本體部分(1、2),它們並置成沿軸向對齊,每個管形本體部分具有第一端(1.1、2.1)和第二端(1.2、2.2),第一端用來連接到所述管子的一個端部,第二端與將所述管形本體部分連接在一起的連接裝置(15;18、19、20、21)相關聯,且第二端接納柔性的管形密封構件(11),該密封構件沿著軸線延伸在所述管形本體部分的所述第二端之間,所述連接裝置布置成使所述管形本體部分相對於彼此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第一位置,所述管形本體部分靠近在一起,且所述密封構件處於閒置狀態,而在第二位置,所述連接裝置將所述管形本體部分保持成間距開,所述管形本體部分具有與所述密封構件接觸並與所述密封構件合作的接觸表面(3.3、4.5),以使密封構件處於沿徑向向內變形的狀態,處於變形狀態中的密封構件具有的內直徑不大於所述光纜的外直徑。
文檔編號G02B6/44GK101796445SQ200880106076
公開日2010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7日
發明者P·勒奎克 申請人:勒格裡聯合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