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溼除痛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5:08:39 2
專利名稱:祛溼除痛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祛除肌肉、經絡、筋骨間的風溼,解除疼痛的藥物,尤其涉及ー種祛溼除痛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現代醫學中的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肌肉風溼痛是北方地區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我國此類病年發病率約為0. 3%,每年大概有300萬患者。患有此類病痛的患者常表現在肌肉、肌腱及關節的腫痛,會因病變部位的疼痛及功能的失調,造成關節的強直,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上述病症都屬於祖國醫學痺證的範疇,中醫理論,其病因是營衛氣血,腠理不固,復受風寒溼邪,致經脈氣血痺阻所致。該病症發生主要處素體虧虛之外,更重要的是後天脾胃之虛,而易感受風寒溼熱之邪,痺阻於肌肉骨節、經絡之間,氣血 運行失暢所致。祖國醫學對類風溼辯證理論及論治,總屬邪實正虛,活動期多以邪實為主,治療以祛邪為主;緩解中期或晩期,多屬正虛邪實或虛實夾雜,其中正虛治療應扶正祛邪;理論上有「由諸內者,必形諸外之說」。目前,市面上雖有治療此類病症的西藥;西藥中多含有抗生素,長期服用會產生傷肝、傷腎的副作用;而且存在易引發併發症、停藥後易復發、無法根除病因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祛除肌肉、經絡、筋骨間的風溼,以解除疼痛的祛溼除痛中藥組合物。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祛溼除痛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藥材原料組成川芎8-10份、沒藥8-10份、飛龍掌血15-20份、幹月季花4-6份、徐長卿8-12份、青風藤9_15份、獨活6_10份、海桐皮9-15份、木瓜6-10份、附子6-9份、桂枝8-12份、當歸8-12份、烏雞骨10-14份。川彎性溫,味辛,歸肝、膽、心包經;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於風溼痺痛。禁忌月經過多,孕婦及出血性疾病慎服;陰虛火旺者禁服。沒藥性平,味苦、辛,歸心、肝、脾經;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用於瘀血阻滯諸痛證。禁忌脾胃虛弱、孕婦及虛證無瘀者慎服。飛龍掌血性微溫,味辛、苦;散瘀止血,祛風除溼,消腫解毒;用於跌打損傷,風溼性關節炎。月季花性溫,味甘,歸肝經;用於活血。徐長卿性涼,味微辛、氣香;祛風化溼,止痛止癢。用於風溼痺,腰痛。青風藤性平,味苦、辛;歸肝、脾經;祛風溼,通經絡;用於風溼痺痛,關節腫脹,麻痺瘙癢。獨活性微溫;味辛、苦;歸腎、膀胱經;祛風除溼,通痺止痛;用於風寒溼痺,腰膝疼痛。
海桐皮性平,味苦、辛;歸肝、脾經;祛風溼,通絡止痛;用於風溼痺痛,腰膝酸痛。木瓜性溫,味酸;歸肝、脾經;平肝舒筋,和胃化溼;用於溼痺拘攣,腰膝關節酸重疼痛。附子性大熱;味辛、甘;歸心、腎、脾經;逐風寒溼邪;用於肢冷脈微,寒溼痺痛。桂枝性溫;味辛、甘;歸心、肺、膀胱經;發汗解肌,溫通經脈;用於關節痺痛,水腫。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用於血虛萎黃,風溼痺痛瘍。烏骨雞性平;味甘;歸肝、腎、脾、肺經;補肝腎,益氣血。人體肌表經絡遭受風寒溼邪侵襲後,使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筋骨肌肉關節等處的疼痛、酸痛、麻木和關節腫大、屈伸不利等症,統稱為痺證。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主要應用祛除肌肉、經絡、筋骨間的風溼,以解除痺痛。方中,徐長卿、青風藤、獨活、海桐皮、木瓜均為祛風 溼藥;其中青風藤和海桐皮還具有通經活絡的作用,而徐長卿、獨活和木瓜由止痛的功效;因此徐長卿、青風藤、獨活、海桐皮、木瓜配伍能夠起到祛溼止痛、通經活絡的的作用;再加桂枝以溫通經脈。川芎、沒藥、飛龍掌血、月季花均為活血化瘀藥,其中川芎還能祛風止痛,飛龍掌血祛風除溼;因此川芎、沒藥、飛龍掌血、月季花配伍能夠祛風除溼、活血化瘀;再加附子以逐風寒。而當歸是補血活血的良藥,烏雞骨用於補肝腎,益氣血。藥方中各藥配伍,一方面能祛風除溼、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另ー方面補血理氣、滋腎養肝以調理身體、增強體質,以防風寒溼熱繼續侵體;最終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本發明祛溼除痛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按照比例取各味中藥原料,加8-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1. 5h ;然後合併煎液,過濾、濃縮至0. 08-0. 2倍水的量可得藥液。或減壓濃縮至相對濃度為I. 2-1. 23 (62°C)得浸膏,浸膏可以製成蜜丸;浸膏風乾後,製成顆粒狀衝劑、研至粉末狀、裝入膠囊、或加輔料製成片劑。使用方法按照比例稱取上述藥材原料120_150g煎服或採用120_150g上述藥材原料製成的藥劑。本發明的優選方案為由下述重量份的藥材原料組成川芎9份、沒藥10份、飛龍掌血18份、幹月季花6份、徐長卿12份、青風藤15份、獨活8份、海桐皮14份、木瓜9份、附子8份、桂枝10份、當歸12份、烏雞骨12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祛除肌肉、經絡、筋骨間的風溼,能夠祛除疼痛,對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肌肉風溼痛具有明顯療效。本發明是能快速緩解病痛,祛除體內風溼,標本兼治的良藥。臨床試驗
從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間到某中醫院就診的,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肌肉風溼痛患者中,選取同意使用本發明藥粉的患者150例,平均分成三組。治療組I男26例,女24例,年齡27-68歲;使用實施例I製備的藥液I。治療組2男27例,女23例,年齡25-67歲;使用實施例2製備的藥囊2。治療組3男25例,女25例,年齡25-67歲;使用實施例3製備的衝劑3。三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及病程方面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意義,具有可比性;藥液I、藥囊2、衝劑3均分三次服用。療效判斷標準治癒症狀全部消失,功能活動恢復正常,主要西醫理化指標檢查正常;
顯效全部症狀消除或主要症狀消除,關節功能基本恢復,能參加正常工作和勞動,主要西醫理化指標基本正常;
有效主要症狀基本消除,主要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或有明顯進步,主要西醫理化指標有所改善;
無效與治療前比較,各方面均無進歩。試驗結果如下表
權利要求
1.一種祛溼除痛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下述重量份的藥材原料組成川芎8-10份、沒藥8-10份、飛龍掌血15-20份、幹月季花4-6份、徐長卿8-12份、青風藤9_15份、獨活6-10份、海桐皮9-15份、木瓜6-10份、附子6-9份、桂枝8_12份、當歸8_12份、烏雞骨10-14 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祛溼除痛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下述重量份的藥材原料組成川芎9份、沒藥10份、飛龍掌血18份、幹月季花6份、徐長卿12份、青風藤15份、獨活8份、海桐皮14份、木瓜9份、附子8份、桂枝10份、當歸12份、烏雞骨12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祛除肌肉、經絡、筋骨間的風溼,以解除疼痛的祛溼除痛中藥組合物。為了解決市面上治療此類病症的西藥中多含有抗生素,副作用大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祛溼除痛中藥組合物;由下述藥材原料組成川芎、沒藥、飛龍掌血、幹月季花、徐長卿、青風藤、獨活、海桐皮、木瓜、附子、桂枝、當歸、烏雞骨。本發明祛除肌肉、經絡、筋骨間的風溼,對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肌肉風溼痛具有明顯療效。能快速緩解病痛,祛除體內風溼,標本兼治。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2764325SQ20121025651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4日
發明者孫淑銀 申請人:孫淑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