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限位的釜體外筒面拋光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10:30:07 1

本發明屬於化工生產製備製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釜體外筒面拋光機。
背景技術:
釜體是化工生產領域必不可少的設備,既可以作為儲存容器也何以作為反應容器,釜體在加工過程中,內外筒壁均需要進行拋光處理,然而,隨著技術水平的進步和產能需求的提升,釜體的體積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是其加工難度也越來越大,為了保證筒體表面的加工質量,必須採用人工打磨,然而,由於筒體體積太大,很難對筒體的姿態進行控制,給人工操作帶來諸多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於人工操作的具有限位的釜體外筒面拋光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限位的釜體外筒面拋光機,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轉動設置的砂輪,所述底座沿待加工筒體的軸線方向滑動設置,所述底座上鉸接有一擺杆且該擺杆的鉸接軸與待加工筒體的軸線方向平行,所述砂輪以及用於驅動砂輪的電機安裝在擺杆上,所述底座上還設有用於限制擺杆擺動角度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為一個u型鉸支座,u型鉸支座的開口朝向筒體所在的一側,擺杆下端鉸接在該u型鉸支座的槽內,當擺杆向遠離筒體的一側擺動時,u型鉸支座能夠將擺杆的重心限制在底座的支撐區域內;
所述擺杆上還設有護板,所述護板位於砂輪遠離筒體的一側;
所述擺杆上端還設有一手柄;
所述砂輪的軸線方向與筒體的軸線方向平行;
所述底座下方設有滾輪,所述滾輪的軸線方向與待加工筒體的軸線方向垂直;
所述底座下方設有滑塊,所述筒體旁側設有平行於待加工筒體軸線方向的滑軌,所述滑塊與滑軌構成滑動配合。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於:由於有底座對砂輪進行支撐,因此操作人員只需控制砂輪的進給量和進給速度即可,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提高了加工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圖3是本發明的剖視圖,圖2中的拋光機處於退刀狀態,圖3中的拋光機處於進刀狀態;
圖4是本發明的拋光機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一種具有限位的釜體外筒面拋光機,包括筒體支架和拋光機,所述筒體支架包括一水平設置的橫梁23,所述橫梁23轉動設置並由電機27驅動,橫梁23穿過待加工筒體20,筒體20靠自身重力搭在橫梁23上,當橫梁23轉動時,橫梁23與筒體20內壁之間的摩擦力能夠使筒體20隨之轉動;所述拋光機位於筒體支架旁側,拋光機包括底座10以及底座10上轉動設置的砂輪12,所述底座10沿橫梁23軸線方向滑動設置,所述砂輪12與底座10活動連接,使砂輪12能夠靠近或遠離待加工筒體20的表面。本發明利用筒體支架對筒體20進行支撐,同時旋轉筒體20,而操作人員側控制拋光機進行打磨操作,由於有底座10對砂輪12進行支撐,因此操作人員只需控制砂輪12的進給量和進給速度即可,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提高了加工質量。所述拋光機的底座10上還設有用於限制擺杆11擺動角度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為一個u型鉸支座15,u型鉸支座15的開口朝向筒體20所在的一側,擺杆11下端鉸接在該u型鉸支座15的槽內,當擺杆11向遠離筒體20的一側擺動時,u型鉸支座15能夠將擺杆11的重心限制在底座10的支撐區域內。操作人員暫時離開時,限位部能夠使擺杆保持直立姿態,不會向後傾倒,便於拋光機的擺放。
優選的,所述筒體支架還包括第一基座21和第二基座22,所述電機安27裝在第一基座21上,所述第一基座21上還設有轉軸24和減速器28,所述轉軸24通過鏈輪機構26與減速器28的輸出抽構成傳動配合,所述減速器28的輸入軸與所述電機27的主軸相連,所述轉軸24上設有三爪卡盤25,所述橫梁23的一端與三爪卡盤25相連,橫梁23的另一端搭在第二基座22上。
優選的,所述第二基座22上轉動設置有兩個託輥29,兩託輥29平行間隔設置,所述橫梁23搭在兩託輥29之間的輥面上。
優選的,如圖4所示,所述拋光機的底座10上鉸接有一擺杆11且該擺杆11的鉸接軸與所述橫梁23平行,所述砂輪12以及用於驅動砂輪12的電機17安裝在擺杆11上。本發明通過擺杆11的擺動來實現砂輪12與筒體20的靠近或遠離動作。
進一步的,所述擺杆11上還設有護板13,所述護板13位於砂輪12遠離筒體20的一側。護板13能夠防止廢屑向操作人員所在側飛濺,為操作人員提供保護。
進一步的,所述擺杆11上端還設有一手柄14,以便於操作人員握持。
優選的,所述砂輪12的軸線方向與筒體20的軸線方向平行,本發明優選採用橫向拋光,實際生產中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砂輪姿態,進行縱向拋光。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所述底座10下方設有滾輪16,所述滾輪16的軸線方向與橫梁23的軸線方向垂直。
本發明還可以在底座10下方設置滑塊,筒體20支架旁側的底面上設置平行於橫梁23的滑軌,所述滑塊與滑軌構成滑動配合。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屬於化工生產製備製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釜體外筒面拋光機,包括筒體支架和拋光機,所述筒體支架包括一水平設置的橫梁,橫梁穿過待加工筒體,當橫梁轉動時,橫梁與筒體內壁之間的摩擦力能夠使筒體隨之轉動;所述拋光機位於筒體支架旁側,拋光機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轉動設置的砂輪,所述底座沿橫梁軸線方向滑動設置,所述砂輪與底座活動連接,使砂輪能夠靠近或遠離待加工筒體的表面。本發明利用筒體支架對筒體進行支撐,同時旋轉筒體,而操作人員側控制拋光機進行打磨操作,由於有底座對砂輪進行支撐,因此操作人員只需控制砂輪的進給量和進給速度即可,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提高了加工質量。
技術研發人員:任曉東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任曉東
技術研發日:2017.06.29
技術公布日:20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