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貼膏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04:41:12 4
專利名稱:雷公藤貼膏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一種外用藥物新製劑,確切地說是一種專治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雷公藤貼膏。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表現為局部關節病變的全身性疾病,病情嚴重的患者將失去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目前國內外的各種療法均是延緩或停止關節畸形,並不能根治。
雷公藤屬衛茅科雷公藤屬植物,俗名斷腸草,有劇毒。據《中藥大辭典》記載,雷公藤根搗爛外敷可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據此,相繼有人研究出雷公藤搽劑、橡皮膏等外用劑,後來有人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加工內服浸膏片。以上患者外用對皮膚有強刺激,並引起過敏反應,內服有噁心、嘔吐、腹痛等不良副反應。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通過劑型的改變,一方面充分發揮雷公藤對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療效,另一方面降低其毒性避免對人體引起的傷害。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取雷公藤根經萃所得的提取物,用無水乙醇溶解,加入滲透劑,然後同基質一起混合攪拌均勻得膠漿塗料,用此膠漿塗料再加工成敷貼用的貼膏。
所述的滲透劑是二甲基亞碸、或氮酮,兩者可單獨使用,也可混合使用。
所述的基質即是橡皮膏常用的粘性物質,由橡膠、氧化鋅、松香、凡士林、羊毛脂、液體石臘按比例調製而成。
本發明所用配方的重量百分比如下雷公藤提取物1~6%無水乙醇5~10%滲透劑2~4%基質80~90%所述的基質配方重量百分比為
橡膠20~30%松香20~30%氧化鋅30~40%羊毛脂3~6%凡士林1~3%液體石臘1~2%本發明經藥理試驗證明。在消炎鎮痛方面對佐劑性關節炎有防治作用,對非特異性急慢性炎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在影響免疫功能方面,對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和特異性細胞免疫、體液免疫有明顯抑制作用。上述作用均呈劑量依賴性,劑量大一些,療效好一些。本發明對皮膚無刺激作用、亦無過敏反應,並經40℃、室溫、-40℃儲藏三個月取出後,其性狀、拉力、含膏量、療效均無影響,也不刺激皮膚。
實施例一、雷公藤有效成分的提取取雷公藤根1千克,加乙醇3~4千克浸泡8小時以上,然後加熱回流4小時,過濾,濾渣再回流兩次,每次加乙醇2~3千克,回流4小時。合併三次濾液得到萃取液,蒸餾該液,脫去並回收乙醇,得第一次萃取物。
所得第一次萃取物再進行萃取,加乙酸乙酯1~2千克,加熱回流4小時,重複操作兩次,合併三次濾液得到乙酸乙酯萃取液,蒸餾該液,脫去並回收乙酸乙酯,得到約20~25克第二次萃取物,棕褐色流浸膏狀,用液態的醚如乙醚、石油醚等洗滌兩次,即得雷公藤提取物(A)。
萃取的方法,除回流外,還可在抽提器內抽提萃取。
二、基質的配製。
取橡膠270克,松香260克,氧化鋅370克,羊毛脂50克,凡士林30克,液體石臘20克。將橡膠切片煉製然後加汽油浸泡,然後將其他成分加入攪拌均勻即得1000克基質。(汽油在以後的加工過程中揮發殆盡)三、貼膏的製備1、取A10克,用50克無水乙醇溶解,再加入二甲基亞碸10克,氮酮10克,攪拌均勻,然後同920克基質一起混合攪拌均勻,得1000克膠漿塗料。按每100釐米,塗1.5~2克膠漿塗料的比例塗膏,即塗在織物上。最後切段、蓋襯、切成小條即得雷公藤貼膏,其有效成分為1%。
2、取A20克,無水乙醇60克,二甲基亞碸10克,氮酮15克,基質895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
3、取A30克,無水乙醇70克,二甲基亞碸15克,氮酮15克,基質870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
4、取A40克,無水乙醇80克,二甲基亞碸15克,氮酮20克,基質845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
5、取A50克,無水乙醇90克,氮酮30克,基質830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
6、取A60克,無水乙醇100克,氮酮30克,基質810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
權利要求
1.一種雷公藤貼膏,是雷公藤根經兩次萃取脫溶後所得提取物用醚洗滌,洗滌後的提取物同無水乙醇、滲透劑、基質一起製成膠漿塗料後加工成貼膏,其特徵在於貼膏的配比如下雷公藤提取物1~6%無水乙醇5~10%滲透劑2~4%基質80~90%
全文摘要
一種雷公藤貼膏,是取雷公藤根,先用乙醇萃取,所得萃取物再用乙酸乙酯萃取,脫溶後用醚洗滌,洗滌後的雷公藤提取物用乙醇溶解,然後同滲透劑一起加到基質中攪拌均勻得膠漿塗料,塗抹在織物上加工成貼膏。本發明有消炎鎮痛作用,對類風溼性關節炎有顯著療效,而且對皮膚無刺激作用、亦無過敏反應。
文檔編號A61K9/06GK1095278SQ93105368
公開日1994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1993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1993年5月14日
發明者趙春, 陳鳴皋, 潘忠平, 潮龍根, 田湘玲, 王昌發, 劉青雲, 彭代銀, 戴敏, 訾曉梅, 張霄翔 申請人:安慶市餘良卿製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