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官名士崔烈簡介 崔烈是怎麼死的?
2023-12-12 01:11:22 2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吏治黑暗,貪官汙吏、地主豪強那拉出來是一波一波的。而最讓人無語的是,皇帝竟然帶頭賣官鬻爵,明碼標價,概不退換。
當時有一位大臣,花五百萬錢買來三公之一司徒一職。但是三公職位最初標價一千萬,而大臣之所以少花一倍錢,是因為走了後門。皇帝知道此事後,心疼極了,畢竟少賺了五百萬呢!
故事的兩位主人公,分別是東漢靈帝劉宏以及東漢名士崔烈。
崔烈,字威考,籍貫幽州涿郡安平縣,他是幽州當地有名的名士,深受時人敬重,歷任太守、九卿等職位。
公元185年,漢靈帝公然賣官鬻爵。當時擔任九卿的崔烈,通過劉宏的傅媽程夫人,花五百萬錢買來司徒一職。
司徒屬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之一,位高權重,價格被劉宏定為一千萬錢。因為有程夫人這個門路,崔烈少花了一倍。
拜官之日,劉宏親自參加百官聚會。看到站在位首的崔烈時,不僅遺憾的對身邊的寵臣說:「我當初應該多堅持一下,現在十足後悔。本來應該賣一千萬錢的,如今卻只賣了五百萬。」
挨著的程夫人聽見了,就對劉宏說:「崔烈是冀州名士,他開始並不肯花錢買官的。還得多虧我,否則陛下哪裡能得如此賢才?陛下掙的可不止五百萬錢。」
花錢買官,不管放到哪兒都不是正大光明的事兒。崔烈原本受人敬重,買官成為三公之後,名望卻漸漸衰退。
他自己也感覺得到,有次就詢問自己的兒子:「外面現在是怎麼議論我的?」
他的兒子崔鈞說:「雖然您現在位列三公,但是天下人卻對您失望。」
崔烈追問:「這是為何?」
崔鈞說:「他們嫌棄您一身銅臭味!」
插句題外話,崔烈買官的故事和與兒子的這段對話,正是銅臭一詞的來源。
雖然崔烈是買官,但好歹不是毫無品德和辦事能力的貪官汙吏。
公元189年,爆發十常侍之亂。十常侍殺死大將軍何進,挾持漢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出逃。當時從涼州而來的董卓,先一步找到漢少帝。公卿恭迎少帝之時,董卓率軍行於前,見此崔烈呵斥。
後來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持朝政大權,袁紹、袁術領軍討伐董卓,崔鈞時任并州西河郡太守,也積極參與其中。崔烈因為受到兒子牽連而被打入大牢,一直等董卓被誅,才被放出來。
出獄後,崔烈擔任城門校尉一職。後來李傕與郭汜率領的涼州軍攻破長安城,崔烈戰死。
也許花錢買官並不好,但是崔烈能為國戰死,自始至終忠於君王,至少還是全了氣節的。本來憑藉他的才能,是完全足以勝任三公之職的。但那個時期黑暗腐朽,崔烈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