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磁斥式自流茶具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8:51:5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具,尤其是一種磁斥式自流茶具。
背景技術:
茶具作為泡茶的必備用具已被廣泛使用,傳統的茶具通常包括茶壺和茶杯,使用時,將開水和茶葉放置在茶壺中浸泡,再通過手工將泡好的茶倒入茶杯中,對於手藝不嫻熟的泡茶者,在倒茶過程中容易被茶水燙傷,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201520600042.9公開了一種環保自動茶具,包括茶座、茶壺和茶杯,所述茶座的上方設有用於放置茶壺的託盤,所述託盤通過銷軸分別與放置口的內壁活動連接,從而實現翻動的目的;所述銷軸上固定套有線盤,且線盤上連接有連接線,所述連接線的一端固定在線盤上,另一端連接擺動杆的一端;所述擺動杆設於茶座的內側底部。該自動茶具通過磁力驅動擺動杆來實現茶壺的轉動,進而使得茶壺實現自動倒茶動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泡茶者在倒茶的過程中被茶水燙傷,但是該自動茶具的茶壺上的出水水嘴的位置會隨著茶壺擺動幅度的不同而改變,可能存在出水水嘴不能準確對準茶杯的狀況,進而使得泡茶者被茶水燙傷,同時由於擺動杆內設置有磁鐵,當有金屬物品放置在茶座用於放置茶杯的位置時,可能觸發擺動杆轉動而使得茶壺執行倒茶動作,也存在被茶水燙傷的可能。
有鑑於此,本申請人對茶具的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易被茶水燙傷的磁斥式自流茶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磁斥式自流茶具,包括茶座、茶壺和茶杯,所述茶座的上端設置有用於放置所述茶壺的茶壺配合部,所述茶座在所述茶壺放置部的下方具有用於放置所述茶杯的容置空間,所述茶壺底部設置有豎直布置的自流通道,所述自流通道將所述茶壺的內腔和外部連通,且所述自流通道遠離所述茶壺的內腔一端的口部密封連接有閥片,所述閥片上開設有閥孔,所述自流通道內放置有第一磁片,所述第一磁片的直徑大於所述閥孔的直徑,所述閥片和所述第一磁片相向一側的側面分別為光滑平面,所述茶杯的口部位置設置有與所述第一磁片配合的第二磁片,所述第二磁片的上端面的磁極和所述第一磁片的下端面的磁極相同。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自流通道靠近所述茶壺的內腔一端的口部設置有濾網,所述濾網和所述閥片之間的間距小於所述第一磁片的直徑。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茶壺的下部呈半球形,所述自流通道位於該半球形的中間位置,所述茶壺配合部具有與所述茶壺的下部匹配的球形曲面板,所述球形曲面板的中間位置開設有通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茶杯的杯體上設置有懸臂架,所述第二磁片固定連接在所述懸臂架上。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在自流通道內放置第一磁片,並在茶杯上設置第二磁片,將茶壺放置在茶座上,並將茶杯放置在容置空間內後,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同極相斥,使得第一磁片脫離閥片,茶壺內的茶水可通過閥孔流入茶杯,不存在茶水無法準確倒入茶杯或者自流通道被誤開啟的情況,使用者不易被茶水燙傷。
2、通過設置濾網,防止茶葉堵塞自流通道,同時防止多次使用後第一磁片翻轉導致自流通道無法開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磁斥式自流茶具的結構示意圖。
各圖中標示對應如下:
10-茶座; 11-茶壺配合部;
12-容置空間; 13-球形曲面板;
14-通孔; 20-茶壺;
21-自流通道; 22-閥片;
23-閥孔; 24-第一磁片;
25-濾網; 30-茶杯;
31-第二磁片; 32-懸臂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磁斥式自流茶具,包括茶座10、茶壺20和茶杯30,茶座10的上端設置有用於放置茶壺20的茶壺配合部11,茶座10在茶壺放置部11的下方具有用於放置茶杯30的容置空間12,當然,茶壺放置部11需要具有鏤空的位置或者開設有通孔以便茶壺20中的茶水能夠流入茶杯30中。
茶壺20底部設置有豎直布置的自流通道21,自流通道21將茶壺20的內腔和外部連通,且自流通道21遠離茶壺20的內腔一端的口部密封連接有閥片22,閥片22為非金屬閥片,不會與磁鐵或磁片產生磁吸作用,且閥片22上開設有閥孔23;自流通道21內放置有第一磁片24,第一磁片24的直徑大於閥孔23的直徑,但是略小於自流通道21的直徑,這樣第一磁片24可在自流通道21內上下移動;自流通道21靠近茶壺20的內腔一端的口部設置有濾網25,濾網25可防止茶壺20內腔中的茶葉堵塞自流通道21,此外,濾網25和閥片22之間的間距小於第一磁片24的直徑,這樣可以防止第一磁片24在自流通道21移動的過程中產生翻轉。
閥片22和第一磁片24相向一側的側面分別為光滑平面,這樣當第一磁片24在重力作用下貼合在閥片22上時,第一磁片24可將閥孔23阻擋住,同時閥片22和第一磁片24之間可以在茶水所形成的水膜的作用下相互粘合在一起,使得茶壺20內腔中的茶水不能通過自流通道21流出。
茶杯30的杯體可以為常規的杯體,其口部位置設置有與第一磁片24配合的第二磁片31,具體的,茶杯30的杯體上設置有懸臂架32,第二磁片31固定連接在懸臂架32上。此外,第二磁片31的上端面的磁極和第一磁片24的下端面的磁極相同。
在初始狀態下,茶壺20的閥片22和第一磁片24相互粘合在一起,使用時,將茶壺20放置在茶壺配合部11上,然後將茶杯30從側邊放入容置空間12,此時由於第一磁片24和第二磁片31同極相斥,第一磁片24在磁力的作用下和閥片22分離,閥孔23重新開通,茶壺20內腔中的茶水可以通過閥孔23流入茶杯30中;當茶杯30裝滿茶水後,將茶杯30取走,使得第一磁片24在重力作用下復位,重新將閥孔23堵住。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茶壺20的下部呈半球形,自流通道21位於該半球形的中間位置,這樣便於完全將茶壺20中的茶水排乾。茶壺配合部11具有與茶壺20的下部匹配的球形曲面板13,球形曲面板13的中間位置開設有通孔14,通孔14最好與閥孔23同軸,且通孔14的孔徑最好大於閥孔23的孔徑。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僅限於上述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現有技術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形,如將上述實施例中的茶座10直接固定連接在茶壺20的底部等,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