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土基坑帶錨固牆的錨杆支護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15:06:32 2
專利名稱:軟土基坑帶錨固牆的錨杆支護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基坑支護技術領域,特指一種軟土基坑帶錨固牆的錨杆支護結構。
技術背景基坑工程是保護地下空間明挖 施工順利進行和周邊環境不受損害而採取的臨時支護和土體加固工程。隨著工程建設的發展,基坑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在基礎施工期間,在保證基坑周邊建(構)築物和基坑安全的前提下儘量減少基坑支護造價、縮短工期,成為工程技術人員的不懈追求。由於軟土物理力學性質差,導致設於其內的錨杆抗拔承載力較低、變形較大,用傳統錨杆或土釘支護的各種噴錨土釘牆和複合土釘牆通常僅能用於深度6m以內的較淺軟土基坑,深度超過6m的較深軟土基坑只能採用排樁等其他基坑支護結構,工程費用高,施工周期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承載力高、變形小、造價低廉、工期短的軟土基坑帶錨固牆的錨杆支護結構。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軟土基坑帶錨固牆的錨杆支護結構,包括有軟土基坑及設置在軟土基坑邊坡內的錨固牆及若干根傾斜地錨固在錨固牆內的錨杆,所述的錨固牆為水泥土樁牆,所述的錨杆為前端部為尖狀、側壁帶出漿孔的空心管,所述的空心管灌注有水泥漿。上述的錨杆的前部錨固在錨固牆內,或是錨杆的前部和中部均錨固在錨固牆內,或是錨杆的中部錨固在錨固牆內。上述的錨固牆的厚度> O. 5m,錨固牆的底平面位於最下方的錨杆的前端部的下方,錨固牆的頂面與地面平齊或錨固牆的頂面位於地面與最上側的一根錨杆之間。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帶錨固牆的錨杆用於各種噴錨土釘牆和複合土釘牆,彌補現有技術在土釘注漿體與軟土之間粘結強度低、錨杆抗拔承載力較低、變形較大等方面的缺陷,可用於支護各種開挖深度為4米-10米的軟土基坑,具有造價低廉、工期較短、經濟等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錨固牆與地面平齊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多根錨杆的前部與中部錨固在錨固牆內且錨固牆與地面平齊的不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多根錨杆的前部錨固在錨固牆內且錨固牆的頂面介於地面與最上側一根錨杆之間的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多根錨杆的中部錨固在錨固牆內且頂面介於地面與最上側一根錨杆之間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4 軟土基坑帶錨固牆的錨杆支護結構,包括有軟土基坑及設置在軟土基坑邊坡10內的錨固牆20及若干根傾斜地錨固在錨固牆20內的錨杆30,所述的錨固牆20的結構是土內混合有5% -25%重量的水泥製成的水泥土樁牆,所述的錨杆30為前端部為尖狀、側壁帶出漿孔301的空心管。上述的錨杆30的前部錨固在錨固牆20內,或是錨杆30的前部和中部均錨固在錨固牆20內,或是錨杆30的中部錨固在錨固牆20內。 上述的錨固牆20的厚度> O. 5m,錨固牆20的底平面201位於最下方的錨杆30的前端部的下方,錨固牆20的頂面與地面40平齊或錨固牆20的頂面位於地面40與最上側的一根錨杆30之間。本實用新型可單獨用於基坑支護,也可與水泥攪拌樁、木樁、微型樁等自由組合成各種複合結構,適用於開挖深度為4米-10米的軟土基坑。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之一,並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形狀、結構、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軟土基坑帶錨固牆的錨杆支護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軟土基坑及設置在軟土基坑邊坡內的錨固牆及若干根傾斜地錨固在錨固牆內的錨杆,所述的錨固牆為水泥土樁牆,所述的錨杆為前端部為尖狀、側壁帶出漿孔的空心管,所述的空心管灌注有水泥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軟土基坑帶錨固牆的錨杆支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錨杆的前部錨固在錨固牆內,或是錨杆的前部和中部均錨固在錨固牆內,或是錨杆的中部錨固在錨固牆內。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軟土基坑帶錨固牆的錨杆支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錨固牆的厚度> 0. 5m,錨固牆的底平面位於最下方的錨杆的前端部的下方,錨固牆的頂面與地面平齊或錨固牆的頂面位於地面與最上側的ー根錨杆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基坑支護技術領域,特指一種軟土基坑帶錨固牆的錨杆支護結構,包括有軟土基坑及設置在軟土基坑邊坡內的錨固牆及若干根傾斜地錨固在錨固牆內的錨杆,所述的錨固牆為水泥土樁牆,所述的錨杆為前端部為尖狀、側壁帶出漿孔的空心管,所述的空心管灌注有水泥漿,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帶錨固牆的錨杆用於各種噴錨土釘牆和複合土釘牆,彌補現有技術在土釘注漿體與軟土之間粘結強度低、錨杆抗拔承載力較低、變形較大等方面的缺陷,可用於支護各種開挖深度為4米-10米的軟土基坑,具有造價低廉、工期較短、經濟等優點。
文檔編號E02D17/02GK202519676SQ20122013869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日
發明者胡忠志, 陳宇新 申請人:台州學院, 台州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胡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