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縮式箱體組件及除溼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07:01:52 1
本發明涉及除溼機
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一種伸縮式箱體組件及除溼機。
背景技術:
: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除溼機包括設有出風口的機箱及設於所述機箱內的除溼裝置。常規的機箱其整體高度較小,且該機箱的高度是不可調節的,故機箱上的出風口高度被局限在機箱的較低位置上。這將導致除溼機進行除溼時,由除溼機驅動的氣流僅在房間的中下層空間進行循環除溼,而位於較上層的溼空氣僅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往下流動才能到達除溼區域,使得除溼區域較為局限,且除溼效率較慢。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伸縮式箱體組件,旨在能夠調節除溼機的除溼區域,以改善除溼效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伸縮式箱體組件及包括有所述伸縮式箱體組件的除溼機,所述伸縮式箱體組件包括機箱,所述機箱包括機箱本體及活動箱蓋;其中;所述機箱本體的上端敞口;所述活動箱蓋上的頂壁或側壁設有第一出風口,所述活動箱蓋可上下活動地蓋合於所述機箱本體的敞口端。優選地,所述機箱本體的敞口端設有朝上延伸的環形連接部,所述活動箱蓋罩設於所述環形連接部的外側。優選地,所述環形連接部的側壁開設有沿上下向延伸的條形孔,所述活動箱蓋的側壁開設有與所述條形孔位置對應的第一通孔,所述活動箱蓋通過螺釘穿過所述條形孔和所述第一通孔而固定於所述環形連接部。優選地,所述第一出風口設在所述活動箱蓋的側壁上,且所述環形連接部設有與所述第一出風口對接的第二出風口。優選地,所述第一出風口設在所述活動箱蓋的頂壁上,且所述第一出風口上設有活動風門。優選地,所述活動風門與所述活動箱蓋滑動連接或轉動連接。優選地,所述伸縮式箱體組件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上端敞口,且所述水箱的敞口端與所述機箱本體的下端可拆卸連接。優選地,所述水箱包括水箱本體和活動箱環,所述活動箱環可上下活動地安裝於所述水箱本體的敞口端。優選地,所述水箱本體的側壁開設有沿上下向間隔排布的多個第二通孔,所述活動箱環的側壁開設有第三通孔,所述活動箱環採用螺釘穿過所述第三通孔和其中一所述第二通孔而固定於所述水箱本體上。優選地,所述活動箱環包括第一箱環及密封環套於所述第一箱環上端外壁面的第二箱環;其中,所述第一箱環部分伸入至所述水箱本體內側而與所述水箱本體的內側壁抵接,所述第一箱環與所述水箱本體活動連接,所述第二箱環與所述機箱本體連接。優選地,所述水箱呈長方狀設置,且所述水箱的長度大於所述機箱的長度,所述水箱的寬度大於所述機箱的寬度;或者,所述水箱呈圓柱狀設置,且所述水箱的內徑大於所述機箱的外徑設置。優選地,所述機箱本體下端的外壁面向其外側凸設有凸緣,所述凸緣用以與所述水箱的開口端抵接。優選地,所述水箱的高度大於所述機箱的高度。優選地,所述水箱的側壁設有用以查看水位的透視區域。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除溼機,所述除溼機包括如伸縮式箱體組件、除溼裝置及水位檢測裝置;其中,所述伸縮式箱體組件包括機箱,所述機箱包括機箱本體及活動箱蓋,所述機箱本體的上端敞口;所述活動箱蓋上的頂壁或側壁設有第一出風口,所述活動箱蓋可上下活動地蓋合於所述機箱本體的敞口端;所述除溼裝置安裝於所述伸縮式箱體組件的機箱內,所述水位檢測裝置包括控制器及水位傳感器,所述水位傳感器設於所述機箱的底壁,用以檢測所述水箱的實際水位,所述控制器將所述實際水位與預設水位比對,並在所述實際水位等於或大於所述預設水位時,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除溼裝置停止工作。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通過將所述第一出風口設於所述活動箱蓋上,並將所述活動箱蓋可上下活動地蓋合於所述機箱本體的敞口端,從而通過調節所述活動箱蓋向上下向位移的高度,即可調節所述第一出風口的出風高度,實現對所述除溼機的除溼區域的調節。例如,增大所述活動箱蓋向上的位移量時,則相應地增大了所述第一出風口的高度,由除溼機驅動的氣流在房間的上中下層空間循環流動,中下層的溼空氣受上層乾燥空氣的擠壓作用而快速流入機箱內進行除溼。由此可見,相對於常規的機箱而言,本發明的伸縮式箱體組件,能夠調節所述除溼機的除溼區域,使得除溼區域更廣,且除溼效率更快。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常規的除溼機驅動氣流循環除溼的原理圖;圖2為本發明的除溼機驅動氣流循環除溼的原理圖;圖3為本發明伸縮式箱體組件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機箱拉伸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3中水箱倒扣在機箱上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3中水箱拉伸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伸縮式箱體組件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中機箱及水箱均拉伸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7中機箱拉伸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9中機箱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發明除溼機的除溼裝置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號說明標號名稱標號名稱100機箱310壓縮機110機箱本體320冷凝器111支撐柱330蒸發器112環形連接部340風道組件113凸緣400第一通孔120活動箱蓋500第二通孔122活動風門600水位檢測裝置200水箱1出風口210水箱本體11第一出風口220活動箱環12第二出風口221第一箱環13第三出風口222第二箱環2進風口300除溼裝置3排水口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需要說明,若本發明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後……),則該方向性指示僅用於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另外,若本發明實施例中有涉及「室外側」、「室內側」等的描述,則該「室外側」、「室內側」等的描述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室外側」、「室內側」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徵。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本發明提供一種伸縮式箱體組件及除溼機,所述除溼機包括所述伸縮式箱體組件及安裝於所述伸縮式箱體組件上的除溼裝置,所述伸縮式箱體組件能夠調節所述除溼機的除溼區域。請參閱圖3,在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所述伸縮式箱體組件包括供除溼裝置300安裝的機箱100,機箱100包括機箱本體110及活動箱蓋120;其中,機箱本體110的上端敞口;活動箱蓋120的頂壁或側壁設有第一出風口11,活動箱蓋120可上下活動地蓋合於機箱本體110的敞口端。具體地,機箱本體110的底壁設有多個用以支撐所述箱體的支撐腳111,機箱本體110的上端敞口;活動箱蓋120呈盒蓋狀設置,活動箱蓋120可上下活動地蓋合於機箱本體110的敞口端,以使得活動箱蓋120可以相對於機箱本體110的敞口端向上或向下位移,實現機箱100活動伸縮。第一出風口11設於活動箱蓋120的側壁上,從而通過調節活動箱蓋120向上下向位移的位移量,即可調節第一出風口11的出風高度;至於機箱100的進風口(未圖示),因考慮到溼空氣易沉積於房間的下層空間,所述除溼機的進風口不宜設置太高,故所述進風口應至少部分形成於機箱本體110上。活動箱蓋120與機箱本體110的敞口端活動連接方式有多種,例如該活動連接方式可以是:活動箱蓋120蓋合於機箱本體110的敞口端的外側,活動箱蓋120的內壁面凸設有卡鉤,機箱本體110的敞口端設有多個沿上下向間隔排布的卡孔,所述卡鉤可以與其中任意一所述卡孔配合,而將所述活動蓋固定於機箱本體110上。或者,該活動連接方式還可以是:活動箱蓋120蓋合於機箱本體110的敞口端的外側,活動箱蓋120的側壁開設有通孔,機箱本體110的敞口端設有多個沿上下向間隔排布的對位孔,採用螺釘穿過該通孔和其中任意一所述對位孔,而將活動箱蓋120固定於機箱本體110上。當然,此兩者除了上述兩種活動連接方式,還可以有其他活動連接方式,具體在後文中有詳細介紹。請結合圖3和圖11參閱,除溼裝置300安裝於機箱本體110內,除溼裝置300包括通過冷媒管依次連接的壓縮機310、冷凝器320及蒸發器330,除溼裝置300還包括風道組件340及設於蒸發器330下方的接水盤,風道組件340包括風機,當所述除溼機工作時,所述風機驅動房間的溼空氣自所述進風口進入到機箱100內,溼空氣首先經過蒸發器330,溼空氣中的水分遇冷凝結成水珠,而形成乾燥空氣,水珠滴落到接水盤上並排出;進而該乾燥空氣流向冷凝器320,由冷凝器320加熱後,經第一出風口11排至房間內。請參閱圖2和圖3,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通過將第一出風口11設於活動箱蓋120上,並將活動箱蓋120可上下活動地蓋合於機箱本體110的敞口端,從而通過調節活動箱蓋120向上下向位移的位移量,即可調節第一出風口11的出風高度,實現對所述除溼機的除溼區域的調節。例如,增大活動箱蓋120向上的位移量時,則相應地增大了第一出風口11的高度,由除溼機驅動的氣流在房間的上中下層空間循環流動,中下層的溼空氣受上層乾燥空氣的擠壓作用而快速流入機箱100內進行除溼。由此可見,相對於常規的機箱100而言,本發明的伸縮式箱體組件,能夠調節所述除溼機的除溼區域,使得除溼區域更廣,且除溼效率更快。請參閱圖4,基於上述實施例,為使活動箱蓋120較為緊密地蓋合於機箱本體110的敞口端,機箱本體110的敞口端設有朝上延伸的環形連接部112,活動箱蓋120罩設於環形連接部112的外側。具體地,環形連接部112自機箱本體110的敞口端內壁面朝上延伸,將活動箱蓋120罩設於環形連接部112的外側時,活動箱蓋120的內壁面與環形連接部112的外壁面貼合,使得活動箱蓋120可順沿環形連接部112向上下向位移;再者,機箱本體110的敞口端上端面形成一限位支撐面,用以限定出活動箱蓋120向下位移的最大位移量,當活動箱蓋120向下位移至與限位支撐面抵接時,實現活動箱蓋120與機箱本體110無縫連接。請再次參閱圖4,活動箱蓋120與環形連接部112可以是卡扣連接或者螺釘連接均可,在本實施例中,環形連接部112的側壁開設有沿上下向延伸的條形孔(未圖示),活動箱蓋120的側壁開設有與所述條形孔位置對應的第一通孔400,活動箱蓋120通過螺釘穿過所述條形孔和第一通孔400而固定於環形連接部112。具體地,環形連接部112的每一側壁的兩端均設有一所述條形孔,活動箱蓋120的每一側壁均開設有與所述條形孔位置對應的第一通孔400,通過將螺釘穿過第一通孔400和所述條形孔,以將活動箱蓋120固定於環形連接部112上。還請再次參閱圖4,當活動箱蓋120向下位移時,第一出風口11受環形連接部112的遮擋,第一出風口11的出風面積減小;當活動箱蓋120向上位移時,第一出風口11顯露於環形連接部112的上方,第一出風口11的出風面積增大,即實現了第一出風口11出風面積可調。但是考慮到第一出風口11的出風面積不宜過小,否則會減小除溼區域,因此,基於上述實施例,在實現第一出風口11出風高度可調的基礎上,儘量減弱環形連接部112對第一出風口11出風面積的影響,環形連接部112設有與第一出風口11對接的第二出風口12。在活動箱蓋120向上或向下位移過程中,第一出風口11與第二出風口12或部分重疊。假定第一出風口11的出風面積為a1,第二出風口12的出風面積為a2,第一出風口11與第二出風口12重疊部分的出風面積為ar,顯然0≤ar≤a2,則機箱100總出風面積a=a1+a2-ar,故而有a1≤a≤(a1+a2),當所述ar接近於0時,所述a較大;當所述ar接近a2時,所述a較小。由此可見,通過在環形連接部112上設置第二出風口12,在實現第一出風口11出風面積可調的基礎上,可確保機箱100總出風面積不至於過於小。優選地,為增大機箱100總出風面積,還可以在機箱本體110上設置第三出風口13,第三出風口13與第二出風口12及第一出風口11位於同一豎直方向依次對接,形成機箱100的出風口1,假定第三出風口13的出風面積為a0,則機箱100總出風面積a=a0+a1+a2-ar。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實現所述進風口亦可調,所述進風口與出風口1相對設置,且所述進風口自機箱本體110經環形連接部112延伸至活動箱蓋120,所述進風口進風面積的調節原理與上述出風口1調節原理一致,在此不再贅述。為使所述進風口均勻進風及出風口1均勻送風,所述進風口設有進風格柵,出風口1設有出風格柵。請參閱圖3,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將所述除溼機產生的凝結水排出,所述伸縮式箱體組件包括水箱200,水箱200的上端敞口,且水箱200的敞口端與機箱本體110的下端可拆卸連接。具體地,機箱本體110的底壁設有排水口3,所述接水盤上的水通過排水口3排到水箱200內。通過將水箱200的敞口端與機箱本體110的下端可拆卸連接,即相當於利用水箱200抬升機箱本體110的高度,當搬運或不使用除溼機時,則可將水箱200自機箱本體110上拆卸下來,減小所述除溼機佔用的空間,至於此兩者的可拆卸連接方式,可以是螺接、卡扣連接,或者利用機箱本體110的重力作用直接搭接。在本實施例中,機箱本體110下端的外壁面向其外側凸設有凸緣113,凸緣113用以與水箱200的開口端抵接。具體地,凸緣113自機箱本體110下端的外壁面向其外側凸設,凸緣113與機箱本體110的外壁面之間形成有敞口向下的限位槽,水箱200的敞口端卡入所述限位槽內,使得水箱200不易自機箱本體110的下端脫離,實現水箱200與機箱本體110可拆卸連接。請參閱圖3和圖5,考慮到在運輸過程中,水箱200和機箱100分別獨立包裝運輸,所耗用的包裝材料較多,且佔用空間較大,故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可將水箱200拆卸後,倒扣在機箱100上,以對水箱200和機箱100整體進行打包運輸。故在本實施例中,為便於將水箱200倒扣在機箱100上,水箱200呈長方狀設置,且水箱200的長度大於機箱100的長度,水箱200的寬度大於機箱100的寬度;或者水箱200呈圓柱狀設置,且水箱200的內徑大於機箱100的外徑設置。依次設置,可確保水箱200可倒扣在機箱100上。請參閱圖5,為避免水箱200倒扣在機箱100上時,水箱200的底壁與活動箱蓋120的頂壁接觸發生摩擦損傷,故在本實施例中,水箱200的高度h2大於機箱100的高度h1。當將水箱200倒扣在機箱100上時,水箱200的敞口端與凸緣113的上側面抵接,如此一方面,水箱200的底壁與活動箱蓋120的頂壁之間形成有間隙,避免了水箱200的底壁與活動箱蓋120的頂壁接觸,減少摩擦損傷;另一方面,水箱200將機箱100上的出風口1遮擋,避免出風口1顯露在環境中而積塵。請參閱圖6,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增大所述除溼機的除溼區域的可調範圍,水箱200包括水箱本體210和活動箱環220,活動箱環220可上下活動地安裝於水箱本體210的敞口端。將活動箱環220可上下活動地安裝於水箱本體210的敞口端,使得活動箱環220可以沿水箱本體210的敞口端向上或向下位移,從而通過調節活動箱環220向上下向位移的位移量,實現水箱200活動伸縮,即可調節水箱200的高度,進而增大了機箱100的高度可調範圍,即增大所述除溼機出風口1高度的可調範圍。顯然,除此之外,通過調節活動箱環220向上下向位移的位移量,還實現了水箱200的容量可調。請再次參閱圖6,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實現活動箱環220活動安裝於水箱本體210的敞口端,水箱本體210的側壁開設有沿上下向間隔排布的多個第二通孔500,活動箱環220的側壁開設有第三通孔,活動箱環220採用螺釘穿過第二通孔500和其中一所述第三通孔而固定於水箱本體210上。值得說明的是,其餘未連接的第二通孔500,則可用密封塞密封,或打上膨脹螺釘密封,以防止滲漏。優選地,水箱本體210與活動箱環220之間設置有密封圈,該密封圈用以密封水箱本體210與活動箱環220之間的間隙,以防止滲漏。由於所述多個第二通孔500沿上下向間隔排布,即所述多個第二通孔50分別位於不同的高度上,利用活動箱環220採用螺釘通過所述第三通孔與不同高度位置處的第二通孔500而固定於水箱本體210上,即可實現活動箱環220在水箱本體210的敞口端沿上下向活動安裝,進而實現水箱200的高度可調。顯然,活動箱環220活動安裝於水箱本體210的方式並不局限於上述一種,還可以有其他活動安裝方式,例如,活動箱環220與水箱本體210卡合連接,即在水箱本體210的側壁設有沿上下向間隔排布的多個卡槽,活動箱環220的側壁設有朝向所述卡槽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可與其中任意一所述卡槽插接,如此通過利用活動箱環220的凸起與不同高度位置處的卡槽插接,亦可實現活動箱環220在水箱本體210的敞口端沿上下向活動安裝,進而實現水箱200的高度可調。還請再次參閱圖6,在本實施例中,為提高活動箱環220與水箱本體210連接的穩定性,活動箱環220包括第一箱環221及密封環套於第一箱環221上端外壁面的第二箱環222;其中,第一箱環221部分伸入至水箱本體210內側而與水箱本體210的內側壁抵接,第一箱環221與水箱本體210活動連接,第二箱環222與機箱本體110連接。具體地,所述第三通孔設於第一箱環221上,將活動箱環220安裝到水箱本體210上時,第一箱環221的下端伸入至水箱本體210的內側,第一箱環221採用螺釘穿過所述第三通孔和其中任意一第二通孔500而固定於水箱本體210上。由於第二箱環222密封環套於第一箱環221上端的外壁面,使得所述第二箱環的下端面凸出於第一箱環的外壁面,如此設置,一方面當螺釘穿過第三通孔和位於最下方的第二通孔500時,第一箱環221整體伸入至水箱本體210內側,此時,水箱200的高度最小,第二箱環222的下端面與水箱本體210的敞口端面搭接,一方面加強了活動箱環220與水箱本體210連接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可確保水箱本體210與活動箱環220之間平滑過渡,使得水箱200具有較佳的整體外觀;另一方面第二箱環222的尺寸大於第一箱環221尺寸,第二箱環222增大了活動箱環220的整體容積,進而增大水箱200的容量。為擴大水箱200高度的可調範圍,優選地,可增設多個活動箱環220,多個活動箱環220呈上下向依次活動連接,位於最下方的活動箱環220與水箱本體210連接,位於最上方的活動箱環220用以與機箱100連接。請參閱圖7至圖9,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於,第一出風口11設於活動箱蓋120的頂壁,第一出風口11形成所述除溼機的出風口1,進風口2自機箱本體110的側壁經環形連接部112延伸至活動箱蓋120的側壁上,從而通過調節第一出風口11的高度及進風口2的出風面積,可調節所述除溼機的除溼區域。請參閱圖10,在本實施例中,為增大所述除溼機的除溼區域的可調範圍,第一出風口11設有活動風門122,通過調節所述活動門的開度,以調節第一出風口11的出風面積,進而調節所述除溼機的除溼區域。活動風門122與出風口1的周緣滑動連接或轉動連接,例如在活動風門122的兩端設置轉軸,在第一出風口11的兩側設置供所述轉軸插接的軸孔,以使得活動風門122轉動安裝於出風口1;或者在第一出風口11的兩側設置滑槽,活動風門122的兩端滑動安裝於所述滑槽內,以使得活動風門122滑動安裝於出風口1。為使得第一出風口11出風較為均勻,活動風門122包括多個風門葉片,多個所述風門葉片並行設於所訴第一出風口11,通過調節多個風門葉片處於不同的開度狀態,從而可使得第一出風口11出風較為均勻。為了使用戶能夠查看水箱200內的實際水位,水箱200的側壁設有用以查看水位的透視區域(未圖示)。例如,在水箱200的側壁開設多個沿上下向間隔排布的透孔,每一所述透孔均密封安裝有玻璃屏,通過查看水位所在透孔的高度,可獲知水箱200內水位的大致高度;或者在水箱200的側壁開設沿沿上下向延伸的條形孔,並在所述條形孔內密封安裝有玻璃屏,在所述條形孔的邊緣設置水位刻度線,通過查看水位所在條形孔的水位刻度線,可獲知水箱200內水位的實際高度。請參閱圖5,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除溼機,所述除溼機包括伸縮式箱體組件、除溼裝置300及水位檢測裝置600;其中,所述伸縮式箱體組件的具體結構參照上述實施例,除溼裝置300安裝於所述伸縮式箱體組件的機箱100內,水位檢測裝置600包括控制器及水位傳感器,所述水位傳感器設於機箱100的底壁,所述水位傳感器用以在檢測水箱200的水位,並將檢測獲得的實際水位發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將所述實際水位與預設水位比對,在所述實際水位等於或大於所述預設水位時,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壓縮機310停止工作。由於本除溼機採用了上述所有實施例的全部技術方案,因此同樣具有上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贅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除溼機還包括報警裝置,所述報警裝置與所述控制電性連接,在所述實際水位等於或大於所述預設水位時,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報警裝置發出報警信息。所述報警裝置可以是蜂鳴器,或者警示燈。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在本發明的發明構思下,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技術領域:
均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