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樹袋鼠:數量極少的樹袋鼠(僅分布於託裡切利山脈)
2023-12-12 08:13:15
全球大部分的樹袋鼠都生活在紐幾內亞,它們都擁有著澳洲袋鼠一樣的面容和體態,但是卻有90%的時間都在樹上度過,而史氏樹袋鼠就是其中一員,目前已經是瀕危物種,僅存在於紐幾內亞的託裡切利山脈之中,下面就跟著探秘志一起來看看吧!
史氏樹袋鼠長什麼樣子
史氏樹袋鼠和古氏樹袋鼠有著非常近的親緣關係,所以它的長相也和袋鼠非常類似,只是史氏樹袋鼠的全身毛髮都呈現黑色,唯有四肢和尾巴上的大部分泛有巧克力色,最為典型的一個特徵就是史氏樹袋鼠的鼻子非常長,並且相比普通袋鼠來說,史氏樹袋鼠是唯一能將前爪舉過頭頂的物種。
史氏樹袋鼠的生活習性
史氏樹袋鼠常年生活在中山雨林之中,因此平時大部分時候都是以蕨類植物、堅果等為食,相比其他的樹袋鼠來說,史氏樹袋鼠更喜歡藤蔓植物和蕨類植物,所以它們基本上一生都沒有下過樹。當然最為典型的一個有袋類特徵就是史氏樹袋鼠會將後代置於育兒袋中哺乳。
史氏樹袋鼠的種群現狀
史氏樹袋鼠目前的數量已經非常稀少,只在紐幾內亞的託裡切利山脈中的一小部分地區發現過它們,可以說總的棲息地面積甚至還不足125平方公裡,這主要也是因為當地的人類活動導致它們的棲息地減少,並且也有很多盜獵者偷偷的獵殺這些樹袋鼠,以此來獲得珍貴的皮毛,還有人類為了工業化而砍伐了雨林中大量的樹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樹袋鼠的消亡。
史氏樹袋鼠的繁殖方式
科學家對於史氏樹袋鼠的研究並不多,所以目前只知道它們是不存在繁殖期的,並且繁殖過程非常漫長,單單是在育兒袋中哺乳後代就需要幾百天,而且需要等到幼崽一到兩歲後才能完全的離開母親生活,而這樣漫長的生育特徵也就更加劇了史氏樹袋鼠種群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