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注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6:10:57 3
專利名稱:澆注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澆注系統。
背景技術:
在鑄造技術中,將金屬液注入型腔內需要一個通道,通常稱之為澆注系統。澆注系統一般包括直澆道、橫澆道、內澆道。直澆道的通道與外接相連通,用於倒入金屬液;所述的橫澆道的通道與直澆道的通道相連通,用於輸送金屬液;所述的內澆道的通道與橫澆道的通道和型腔相連通,將金屬液輸送入型腔內。目前的澆注系統一般都是從型腔的側部注入金屬液,即內澆道貫通型腔側壁與型腔相連通。鑄造時,金屬液從內澆道直接注入到型腔內,容易將澆注系統內的渣帶入型腔中,這樣成型後的鑄件中會夾雜渣,降低鑄件的質量;而且高溫金屬液注入型腔時流速較大,會對型腔內壁進行衝砂,這樣型腔內壁會出現掉砂的現象,掉落的砂會與金屬液發生反應而產生氣體,使得成型後的鑄件的成分發生變化, 且鑄件內還會產生氣孔,同樣也會影響鑄件的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濾去渣、可避免引起衝砂現象的澆注系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澆注系統,包括直澆道、 橫澆道及內澆道,所述的內澆道有多個;所述的直澆道與橫澆道連接且直澆道的通道與橫澆道的通道相連通,所述的橫澆道與每個內澆道連接且橫澆道的通道與每個內澆道的通道相連通,每個內澆道與鑄型連接且每個內澆道的通道與鑄型型腔相連通;每個內澆道與鑄型連接的出口均與鑄型的底端連接;所述的橫澆道與每個內澆道相連接的出口處均設有過
1 ' O採用以上結構後,本實用新型澆注系統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由於本實用新型的澆注系統的每個內澆道與鑄型型連接的出口均與鑄型的底端連接,橫澆道與每個內澆道相連接的出口處均設有過濾器,高溫金屬液從橫澆道流向內澆道時會經過過濾器,過濾器可以起到濾渣和緩衝的作用,這樣可以淨化金屬液,也可以減緩金屬液的流速;此外,金屬液從鑄型型腔底端注入,有利於氣的上浮,同時也可以避免引起衝砂現象,從而可以提高鑄件品質。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的橫澆道包括管體及與各個內澆道連接的出口,所述的管體的位置高於所述的出口的位置,所述的出口的位置低於所述的內澆道的位置,所述的過濾器連接在所述的管體與出口之間。採用此種結構後,對金屬液的流速的緩衝效果更佳。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改進,所述的內澆道均勻分布在所述的鑄型周圍。採用此種結構後,所述的金屬液可均勻地流入鑄型型腔內。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種改進,所述的過濾器為陶瓷過濾磚。陶瓷過濾磚過濾效果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種改進,所述的直澆道採用陶瓷管。陶瓷管不會掉渣。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澆注系統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澆注系統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1、直澆道,2、橫澆道,2. 1、管體,2. 2、出口,3、內澆道,4、鑄型,5、過濾
ο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澆注系統包括直澆道1、橫澆道2及內澆道 3。所述的內澆道3有多個。所述的直澆道1與橫澆道2連接且直澆道1的通道與橫澆道2 的通道相連通;所述的橫澆道2與每個內澆道3連接且橫澆道2的通道與每個內澆道3的通道相連通;每個內澆道3與鑄型4連接且每個內澆道3的通道與鑄型4型腔相連通。所述的內澆道3均勻地分布在所述的鑄型4周圍。每個內澆道3與鑄型4連接的出口 2. 2均與鑄型4的底端連接。所述的橫澆道2 與每個內澆道3相連接的出口處均設有過濾器5。所述的橫澆道2包括管體2. 1及與各個內澆道3連接的出口 2. 2,所述的管體2. 1的位置高於所述的出口 2. 2的位置,所述的出口 2. 2的位置低於所述的內澆道3的位置,所述的過濾器5連接在所述的管體2. 1與出口 2. 2 之間。所述的過濾器5為陶瓷過濾磚。所述的直澆道1採用陶瓷管。
權利要求1.一種澆注系統,包括直澆道(1)、橫澆道(2)及內澆道(3),所述的內澆道(3)有多個; 所述的直澆道(1)與橫澆道(2 )連接且直澆道(1)的通道與橫澆道(2 )的通道相連通,所述的橫澆道(2 )與每個內澆道(3 )連接且橫澆道(2 )的通道與每個內澆道(3 )的通道相連通, 每個內澆道(3)與鑄型(4)連接且每個內澆道(3)的通道與鑄型(4)型腔相連通;其特徵在於每個內澆道(3)與鑄型(4)連接的出口(2. 2)均與鑄型(4)的底端連接;所述的橫澆道 (2)與每個內澆道(3)相連接的出口處均設有過濾器(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澆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橫澆道(2)包括管體(2.1)及與各個內澆道(3)連接的出口(2. 2),所述的管體(2. 1)的位置高於所述的出口(2. 2)的位置,所述的出口(2. 2)的位置低於所述的內澆道(3)的位置,所述的過濾器(5)連接在所述的管體(2. 1)與出口(2. 2)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澆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澆道(3)均勻分布在所述的鑄型(4)周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澆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過濾器(5)為陶瓷過濾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澆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直澆道(1)採用陶瓷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澆注系統,包括直澆道(1)、橫澆道(2)及內澆道(3),所述的內澆道(3)有多個;所述的直澆道(1)與橫澆道(2)連接且直澆道(1)的通道與橫澆道(2)的通道相連通,所述的橫澆道(2)與每個內澆道(3)連接且橫澆道(2)的通道與每個內澆道(3)的通道相連通,每個內澆道(3)與鑄型(4)連接且每個內澆道(3)的通道與鑄型(4)型腔相連通;每個內澆道(3)與鑄型(4)連接的出口(2.2)均與鑄型(4)的底端連接;所述的橫澆道(2)與每個內澆道(3)相連接的出口處均設有過濾器(5)。該澆注系統可濾去渣、可避免引起衝砂現象。
文檔編號B22C9/08GK202129409SQ201120179519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31日
發明者傅明康, 宋賢發, 馬超 申請人: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