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碳素結構鋼的熱軋生產方法與流程
2023-12-12 20:43:12 3
本發明屬於熱軋鋼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碳素結構鋼的熱軋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鋼鐵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在保證高強度的同時要具有良好的塑韌性,鋼中加入微合金元素成為生產高性能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研究表明,鋼種加入微量的V、Ti、Nb等合金元素,析出細小彌散的碳、氮化物對晶粒細化、析出強化、控制再結晶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不僅可有效提高鋼的強度而且能改善塑韌性,滿足高性能鋼綜合性能的要求。為充分發揮鋼中的微合金作用,必須配合採用控軋控冷工藝,才能充分發揮其細化晶粒和沉澱強化作用,獲得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控制軋制和控制冷卻工藝是生產高性能鋼的技術保證,研究控軋控冷過程中的各個工藝參數對產品微觀組織結構、微合金元素的納米析出以及綜合力學性能的影響,對鋼材的生產開發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提供一種碳素結構鋼的熱軋生產方法,能夠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又能保持碳素結構鋼良好的力學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碳素結構鋼的熱軋生產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澆鑄鋼坯→加熱→粗軋→熱卷箱卷取→精軋→冷卻→卷取,其特徵在於,所述鋼坯的化學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計為:C0.13~0.20%、Si0.10~0.15%、Mn0.10~0.15%、P0~0.035%、S0~0.035%、V0.005~0.015%、Ti0.003~0.008%、Cr0.01~0.03%、Ni0.02~0.04%,其餘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其中,上述碳素結構鋼的熱軋生產方法中,所述加熱步驟,將澆鑄所得的鋼坯加熱到1160~1180℃,加熱1~3h。其中,上述碳素結構鋼的熱軋生產方法中,所述精軋步驟,入口溫度為960~980℃,終軋溫度為820~840℃。其中,上述碳素結構鋼的熱軋生產方法中,所述精軋步驟,軋制道次為6,每道次軋制使得中間坯的厚度依次為40~30mm、30~22mm、22~16mm、16~11mm、11~7mm和7~5mm。其中,上述碳素結構鋼的熱軋生產方法中,所述冷卻步驟,採用前段層流水冷卻方式,冷卻速度為10~30℃/s。其中,上述碳素結構鋼的熱軋生產方法中,所述捲曲步驟,捲曲溫度為600~62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方法通過控制鋼坯成分、出爐溫度、加熱時間、精軋溫度、冷卻方式、捲曲溫度等,可以減少碳素結構鋼生產過程中邊裂現象的發生,同時,該工藝控制難度小、可操作性強、方法簡單、成本低;生產的碳素結構鋼成品屈服強度≥250MPa,抗拉強度≥400MPa,延伸率≥35%,具有強韌性、匹配性良好和成型性能優異的特點,特別適於用作低壓管網用鋼。具體實施方式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碳素結構鋼的熱軋生產方法,此熱軋方法針對V、Ti、Cr、Ni碳素結構鋼,由於微合金的引入,可使鋼坯加熱溫度降低,在爐時間縮短,減少碳素結構鋼生產過程中邊裂現象的發生,從而提高成材率,獲得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的碳素結構鋼。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澆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