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6:31:02 2
專利名稱: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
背景技術:
曳引輪是牽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適用於高空垂直起吊作業,也適用於高空載人。曳引輪上設有多個通孔,包括中間通孔及中間通孔周圍的多個通孔。在鑄造過程中, 這些通孔都是通過砂芯來形成,而芯頭在鑄造模具中起到固定或定位砂芯的作用,若砂芯定位不準確,會造成鑄造出來的鑄件的尺寸有偏差,最終導致鑄件報廢。請參閱圖1所示,現有技術的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的本體1』為環狀,中間設有通孔1. 1』,所述的本體1』壁高為50毫米,這使得芯頭與砂芯的接觸面較少,芯頭與砂膜的間隙面(芯頭與砂膜的接觸面會存在一定的間隙,因而接觸面也可稱之為間隙面)較多,而且受芯頭橫截面積和壁高尺寸的限制,預埋在芯頭內的預埋鉤2』的尺寸也會受到限制,現有技術的芯頭內的預埋鉤2』的尺寸較小,與預埋鉤2』相連的鋼絲3』也很細,因此強度小, 承受力也小,懸吊芯頭的穩定性就差,對砂芯的定位也就不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對砂芯定位較好的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包括本體,所述的本體為圓臺狀。採用以上結構後,本實用新型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由於本實用新型的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的本體為圓臺狀,加大了芯頭橫截面的尺寸,因此就可以加大芯頭內的預埋鉤的尺寸,加大尺寸之後的預埋鉤可與鋼筋相連接,加大強度和承受力,提高懸吊芯頭的穩定性,因此對芯頭的定位就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的本體的高度為70毫米 100毫米。加高了芯頭壁高的尺寸,使得預埋在芯頭內的預埋鉤的尺寸可以更大。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改進,所述的本體的高度為90毫米。為最佳實施方案。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種改進,所述的本體的上表面設有多個落砂槽。採用此種結構後,在鑄造時,芯頭上表面與砂膜接觸,這樣,芯頭和砂膜之間的碎砂會落入落砂槽內,可防止芯頭放置不平。
圖1是現有技術的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0014]現有技術1』、本體,1. 1』、通孔,2』、預埋鉤,3』、鋼絲。本實用新型1、本體,1. 1、落砂槽,2、預埋鉤,3、鋼筋,4、鑄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請參閱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包括本體1。所述的本體1 為圓臺狀,所述的本體ι的高度為70毫米 100毫米,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本體1的高度為90毫米。所述的本體1的上表面設有多個落砂槽1. 1,多個落砂槽1. 1均勻排列成環狀。所述的本體1內預埋有預埋鉤2,所述的預埋鉤2與鋼筋3相連接,圖2中示出鑄件4,便於理解。
權利要求1.一種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包括本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本體(1)為圓臺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本體(1)的高度為70毫米 100毫米。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本體(1)的高度為90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本體 (1)的上表面設有多個落砂槽(1. 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包括本體(1),所述的本體(1)為圓臺狀。該曳引輪鑄造模具用芯頭對砂芯定位較好。
文檔編號B22C9/10GK202129410SQ20112017952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31日
發明者傅明康, 宋賢發, 馬超 申請人: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