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3:41:37 1
專利名稱: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內射出成型方法及其製品,特別是指一種 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以及利用所述模內射出成 型方法所得的製品。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才莫內裝飾射出成型(In-mold decoration,簡稱 IMD)是將油墨顏料塗布或印刷於一可透光的塑膠薄膜上,再將 塑膠薄膜定型並置入模具內進行模內射出成型,以使塑料與塑膠 薄膜結合,且塑料凝固為成品後,成品表面由於塑膠薄膜的油墨 顏料而顯現出既定的圖形或色彩,藉此達到對塑料成品外觀"裝 飾"的效果,此類的模內射出成型成品現今最常被應用於電子裝 置如行動電話或筆記型計算機的外殼。但由於塑膠薄膜的表面通常較為光滑,使得塑膠薄膜在印刷 或顏料轉印、塗布的過程中,較易產生移位或印刷誤差,導致射 出成型所得的塑料成品外表面經常可明顯地看見印刷瑕疵或走樣 的圖案,因而增加產品外觀的不良率,降低產品外觀質感,另夕卜, 若欲產生較多樣化的圖形,則勢必要通過使用大量油墨顏料以達 成,在此同時,製作出的成品又有上述外觀瑕瘋良率不高的問題, 故不僅造成生產成本的增加,且油墨顏料的大量使用也對環境造 成汙染。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種以紡織物與塑料結合的模內射出 成型方法,而所得的射出成型成品,紡織物是固接於所述成品的外表面。本發明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是將 一 紡織物 與 一 板材膠合,並使所述紡織物與板材的結合體形成 一 預定形狀 後,再將所述結合體置入射出成形的模具內以進行模內射出成形。 而所得的成品則包含一塑料本體及一膠合於所述塑料本體表面的 紡織物。本發明提供 一 種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所述模內射出成型方法包含步驟一膠合一紡織物與一板材而構 成一結合體;步驟二使所述結合體形成一預定形狀;步驟三 將所述結合體置於一模具內,且所述紡織物靠抵於所述模具的內 壁;以及步驟四將液態的塑料注入所述模具使所述塑料與所述 結合體的板材結合成型。本發明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所述 步驟一是通過在所述紡織物與所述板材間塗布 一 粘膠層,以使所 述紡織物與所述板材膠合。本發明是在所述紡織物與所述板材間塗布所述粘膠層膠合所 述紡織物與所述板材後,還對塗布有所述粘膠層的紡織物與板材 的結合體進行加熱壓合,以加強所述紡織物與所述板材膠合的牢 固性。本發明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於所 述步驟二中,是通過裁切所述結合體,以使所述結合體的輪廓形 成所述預定形狀。所述紡織物與板材的結合體是通過真空成形、高壓成形以及 熱壓成形其中一方式以使所述結合體形成所述預定形狀。本發明是對所述結合體進行熱壓後,再裁切所述結合體,以 使所述結合體的輪廓形成所述預定形狀。述步驟二中,是通過沖床及雷射切割其中之一對所述結合體進行 裁切。本發明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所述 板材材質與所述塑料材質相同。本發明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所述 板材的材質為金屬。所述板材的材質是選自由銅、鋁及鐵所構成的群組中的至少 其中之一。所述紡織物是選自由經緯交織物、編織帶、針織物、 鉤針織物及刺綉織物所構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板材 的材質是選自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聚碳酸酯所構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粘膠層的材 質是選自由混合液加架橋劑、硬化劑、熱熔膠、熱熔膠膜所構成 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表面為紡織物的射出成型成品,包含一塑料本體,所述射出成型成品還包含 一紡織物,膠合於所述塑料 本體的表面。本發明所述的表面為紡織物的射出成型成品,所述射出成型 成品還包含一塗布於所述塑料本體與所述紡織物間,而使所述紡 織物膠合於所述塑料本體的粘膠層。本發明所述的表面為紡織物的射出成型成品,所述粘膠層的 材質是選自由混合液加架橋劑、硬化劑、熱熔膠、熱熔膠膜所構 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本發明所述的表面為紡織物的射出成型成品,所述紡織物是 選自由經綽交織物、編織帶、針織物、鉤針織物及刺綉織物所構 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所述紡織物本身具有的色彩或 圖樣而可取代傳統以塗布油墨顏料或印刷的方式於射出成型成品的外表面形成圖樣或色彩,不僅可減少油墨顏料的使用,更可提 升產品外觀、質感及良率。
圖1是 一 步驟方塊圖,說明本發明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的較佳實施例包含的各步驟;圖2是所述較佳實施例中,膠合板材與紡織物步驟的示意圖; 圖3是所述較佳實施例中,熱壓步驟的示意圖; 圖4是所述較佳實施例中,高壓成形步驟的示意圖;圖5是所述較佳實施例中, 一 結合體被加壓成 一預定形狀的示意圖;圖6是所述較佳實施例中,裁切步驟的示意圖; 圖7是所述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結合體被裁切後的示意圖; 圖8是所述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結合體被置入一射出成形模具 內的示意圖;圖9是所述較佳實施例中,射出成型步驟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是將 紡織物通過模內射出成型的製程而結合貼附於射出成型的成品外 表面,使所述成品的外表面為所述紡織物所披覆,而所述成品則 可作為行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或筆記型計算機等電子裝置的外殼, 一來可增加所述電子 裝置外殼的質感,二來也可取代舊有直接以塗布顏料或印刷方式 於外殼形成圖案或色彩的方式,減少顏料的浪費以及避免顏料對 環境造成的汙染。參閱圖1 ,依據本發明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的較佳實施例包含以下各步驟膠合板材與紡織物ll、熱壓12、 高壓成形13、裁切14以及才莫內射出成形15等步驟。參閱圖l、圖2,膠合板材與紡織物的步驟11是在一板材22及 一紡織物21間塗布 一 粘膠層2 3 ,以使板材2 2與紡織物21可相粘貼 膠合而構成一結合體2。在材質方面,本實施例的板材22所^使用的材質為丙烯腈-丁 二烯 - 苯乙烯 (Acrylonitrile - butadience styrene plastic, ABS),但並不以此為限,板材22也可以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 PET )、 聚碳酸酯(Poly Carbonate, PC )等,或採用與即將進行射出成形的塑料相同的 材質,或者是採用如銅、鋁、鐵、白鐵等金屬材質、合金。紡織 物21可為經綿交織物、編織帶、針織物、鉤針織物或刺綉織物, 具體來說,如麻、紗、綢、緞、棉布、毛線布料、尼龍布料、具 有刺繡圖樣的布料等都可以在此被應用。而粘膠層23的材質則是 採用混合液加架橋劑,但同樣不以此為限,也可使用如硬化劑、 熱熔膠、熱熔膠膜等或上述的組合。參閱圖l、圖3,熱壓的步驟12是在板材22與紡織物21塗布粘 膠層23以膠合板材22與紡織物21成為結合體2後,再以加熱的滾 輪3對結合體2進行熱滾壓,其目的在於熱融粘膠層23,使紡織物 21與板材2 2的粘貼膠合達到連結固化,加強板材2 2與紡織物21貼 合的牢固性,防止紡織物21輕易脫落。參閱圖l、圖4、圖5,在高壓成形的步驟13中,是以一高壓成 形設備4對所述結合體2進行塑形作業而形成 一 預定形狀,例如, 若所述高壓成形設備4採用沖床,所述步驟13則是對所述結合體2 進行沖壓或引伸,使所述結合體2產生形變。其目的在於如圖8及 圖9所示,使所述結合體2被放入模具5內時,結合體2的外型可與模具5內壁相貼合,也就是當射出成型的塑料6凝固為成品時,紡 織物21是可完全依照成品的外表面起伏而貼合於成品的外表面, 而所述高壓成形步驟13也可以如真空成形或熱壓成形的方式進行。參閱圖l、圖6、圖7,在所述裁切的步驟14中,是對塑形後的 結合體2進行多餘毛邊的裁切,使所述結合體2的外型輪廓被裁切 成 一 預定的形狀,以配合即將覆蓋的射出成型成品的外表面輪廓 形狀(如圖9所示),所述裁切步驟14可以衝床4進行衝壓下料或激 光切割的加工方式進行,但加工方式不在此限,其他如線切割或 其他用以裁切板材、布料的方式也可,當然,如果紡織物21與板 材22在粘合前便已經先裁切成預定的形狀,此裁切步驟14也可省 略。參閱圖l、圖8、圖9,完成結合體2的外型裁切後,便可將結 合體2放置入射出成型的模具5內,以進行模內射出成型的步驟15, 且結合體2在置入模具5時,是以紡織物21的一側靠抵於模具5的內 壁,而板材22則是面向模具5的腔室51,以便液態塑料6注入模具 5內進行射出成型時,塑料6與板材22相結合。而等到塑料6冷卻凝 固後,便可取出成 品o依據上述的方法所製得的成品,便包含一由射出的塑料6凝固 形成的塑料本體及一覆蓋於塑料本體外表面的紡織物21,而塑料 本體與紡織物21間則為粘膠層2 3,而若板材2 2與塑料6使用相同 的材質,此刻板材22便可視為塑料6的一部分。所述成品便可直接 被用於如行動電話外殼、筆記型計算機外殼或其他須具備射出成 型的塑膠外殼的器具或用品上,達到以紡織物21本身所具有的圖樣或色彩發揮"裝飾"塑料成品的效果。綜上所述,本發明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及 其成品先將紡織物21與板材22結合,再施以模內射出成型的加工,使得紡織物21可作為射出成型成品的表面覆蓋, 一來,由於紡織 物21本身於編織時即可有圖案或顏色的構成,所以在模內射出成 型的製程中,便不需要多一道塗布或轉印圖形或顏料的步驟,而 可節省顏料的使用及其成本,當然,也不會有如已知所述,因為 印刷或轉印過程中的誤差而導致成品外觀圖樣變形的問題,而可 提升成品的外觀良率,再者,採用紡織物21的覆蓋也可通過變換 不同花樣的紡織物21,而輕易的增加射出成型的成品外表面的裝 飾多樣化。
權利要求
1. 一種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內射出成型方法包含步驟一膠合一紡織物與一板材而構成一結合體;步驟二使所述結合體形成一預定形狀;步驟三將所述結合體置於一模具內,且所述紡織物靠抵於所述模具的內壁;以及步驟四將液態的塑料注入所述模具使所述塑料與所述結合體的板材結合成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 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一是通過在所述紡織物與所述板材間塗布 一 粘膠層,以使所述紡織物與所述板材膠合。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 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一中,在所述紡織物與所述板材 間塗布所述粘膠層膠合所述紡織物與所述板材後,還對塗布有所 述粘膠層的紡織物與板材的結合體進行加熱壓合,以加強所述紡 織物與所述板材膠合的牢固性。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 方法,其特徵在於,於所述步驟二中,是通過裁切所述結合體, 以使所述結合體的輪廓形成所述預定形狀。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 方法,其特徵在於,於所述步驟二中,所述紡織物與板材的結合 體是通過真空成形、高壓成形以及熱壓成形其中 一方式以使所述 結合體形成所述預定形狀。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 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二包括步驟五對所述結合體進行熱壓;以及步驟六裁切所述結合體,以使所述結合體的輪廓形成所述預定形狀。
7. 根據權利要求4或6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 型方法,其特徵在於,於所述步驟二中,是通過衝床及雷射切割 其中之一對所述結合體進行裁切。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 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板材材質與所述塑料材質相同。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 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板材的材質為金屬。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 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板材的材質是選自由銅、鋁及鐵所構成 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
11.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 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紡織物是選自由經緯交織物、編織帶、 針織物、鉤針織物及刺繡織物所構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
1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 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板材的材質是選自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所構成的群組中的至 少其中之一。
13. 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 成型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粘膠層的材質是選自由混合液加架 橋劑、硬化劑、熱熔膠、熱熔膠膜所構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中之
14. 一種表面為紡織物的射出成型成品,包含一塑料本體, 其特徵在於,所述射出成型成品還包含一紡織物,膠合於所述塑料本體的表面。
15.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表面為紡織物的射出成型成品, 其特徵在於,所述射出成型成品還包含一塗布於所述塑料本體與所述紡織物間,而使所述紡織物膠合於所述塑料本體的粘膠層。
16.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表面為紡織物的射出成型成品, 其特徵在於,所述粘膠層的材質是選自由混合液加架橋劑、硬化 劑、熱熔膠、熱熔膠膜所構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17.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表面為紡織物的射出成型成品, 其特徵在於,所述紡織物是選自由經煒交織物、編織帶、針織物、 鉤針織物及刺繡織物所構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所述模內射出成型的方法是將一紡織物與一板材以粘膠膠合後,再對所述紡織物與板材膠合的結合體施以高溫壓合及壓力成型的加工,使所述結合體形成一預定形狀而可供放置於模具內進行模內射出成型,而所得的射出成型成品外表面為紡織物。本發明所提供的成品表面為紡織物的模內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成品,是以模內射出成型的技術為基礎,而延伸出不同材質結合如紡織物與塑料結合的射出成型製程,在取代以往塗布油墨顏料或印刷製法的同時,也提升產品外觀質感。
文檔編號B32B33/00GK101254639SQ2007100799
公開日2008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1日
發明者廖日興, 廖永得, 高誼恬 申請人:金利佑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