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餐廚垃圾處理零排放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09:25:07 4

本發明涉及固廢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餐廚垃圾處理零排放工藝。
背景技術:
餐廚垃圾處理在中國是一個新興的環保命題,國內外餐廚垃圾處理工藝主要有厭氧消化、好氧堆肥、直接烘乾作飼料、微生物處理技術等幾種。
餐廚垃圾具有含水率高、含油率高、有機成分高等特點,無論哪一種工藝都要面臨餐廚垃圾滲濾液處理問題,現有的工藝如果要做到直接排放標準,必然採用反滲透等膜設備,帶來了濃縮液的問題,如果餐廚垃圾處理廠靠近焚燒廠濃縮液可以回噴焚燒爐,如果靠近填埋場可以回灌填埋場,但是獨立的餐廚垃圾處理廠濃縮液將面臨無處可去的尷尬。
另外,餐廚垃圾經過預處理分選出來的漿料目前主要是厭氧消化、好氧堆肥、烘乾做飼料等工藝。烘乾作飼料工藝因為人們擔心的同源性問題在國內已基本不採用,好氧堆肥工藝因為肥料出路需要與下遊很好對接問題使用範圍也很小,使用最多的厭氧消化工藝因為沼氣產品的出路問題在資源化利用上國內也沒有很好的案例,同時厭氧消化工藝中產生大量沼渣,目前大部分是進入填埋場填埋處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餐廚垃圾處理零排放工藝,實現餐廚垃圾處理的資源化,使餐廚垃圾中的有機質得到最大化利用。
基於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餐廚垃圾處理零排放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對餐廚垃圾通過旋轉細格柵進行固液分離,固液分離出的有機質進入黑水虻養殖系統,養殖黑水虻得到黑水虻活體飼料和蟲糞廢料;
(2)固液分離得到的液相進入油水分離裝置進行油水分離,分離出的毛油作為原料再利用;
(3)油水分離裝置分離出的液相進入厭氧消化系統進行厭氧處理,厭氧消化系統將液相中的有機物轉化成沼氣進行再利用;
(4)厭氧消化系統出水進入汙水處理系統進行生化處理,去除有機物並進行生物脫氮;
(5)汙水處理系統出水進入超濾系統進一步處理;
(6)超濾系統出水依次進入納濾系統、反滲透系統進行深度處理,去除難降解的有機物後排放。
在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步驟(3)中厭氧消化系統出水部分回流至旋轉細格柵對餐廚垃圾漿料進行衝洗。
在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步驟(5)中超濾系統的部分出水回流至汙水處理系統。
在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步驟(6)中納濾系統、反滲透系統產生的濃縮液進入黑水虻養殖系統中作為補充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
(1)採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提供固液分離分離出有機漿料,降低進入厭氧消化系統有機物含量,便於厭氧消化系統對廢水的厭氧處理;
(2)採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固液分離出的有機質進入黑水虻養殖系統中養殖黑水虻,一方面可以降低餐廚垃圾滲濾液水處理設施的規模,另一方面可用於養殖黑水虻,得到黑水虻活體飼料和蟲糞廢料;
(3)採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通過厭氧消化系統對油水分離出的液相處理,厭氧出水COD降至8000mg/L以下;
(4)採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通過汙水生物處理+超濾系統+納濾系統+反滲透系統對厭氧消化系統出水進行處理,使得最終出水COD降至60mg/L以下,完全達到直接排放環境的標準;
(5)採用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固液分離中通過厭氧出水的回流衝洗,使得分離出的固相更乾淨,油脂更多地進入到了液相中;
(6)採用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將納濾系統和反滲透系統的濃縮液作為黑水虻養殖系統的補充水,解決了濃縮液的出路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一種餐廚垃圾處理零排放工藝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上述方案做進一步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是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限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實施例中採用的實施條件可以根據具體廠家的條件做進一步調整,未註明的實施條件通常為常規實驗中的條件。
參見圖1,本發明的餐廚垃圾處理零排放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對餐廚垃圾通過旋轉細格柵進行固液分離,固液分離出的有機質進入黑水虻養殖系統,養殖黑水虻得到黑水虻活體飼料和蟲糞廢料;
(2)固液分離得到的液相進入油水分離裝置進行油水分離,油水分離裝置包括重力除油罐和三相離心機,具體實施工藝參見專利申請CN201610555304.3,可分離出含油率98%以上的毛油,分離出的毛油作工業生產的原料再利用;
(3)油水分離裝置分離出的液相進入厭氧消化系統進行厭氧處理,優選的,厭氧消化系統採用高效厭氧反應器,具體參見專利申請CN201320353376.1,厭氧消化系統將液相中的有機物轉化成沼氣用來發電或提純制天然氣,厭氧消化系統出水部分回流至旋轉細格柵對餐廚垃圾漿料進行衝洗,使固液分離出的固相更乾淨,油脂更多進入液相中;
(4)厭氧消化系統出水進入汙水處理系統進行生化處理,去除有機物並進行生物脫氮;
(5)汙水處理系統出水進入超濾系統進一步處理,超濾系統的部分出水回流至汙水處理系統;
(6)為了進一步去除超濾系統無法去除的難降解有機物和色度,超濾系統出水依次進入納濾系統、反滲透系統進行深度處理,去除難降解的有機物後排放,最終反滲透出水COD在60mg/L以下,納濾系統、反滲透系統產生的濃縮液進入黑水虻養殖系統中作為補充水,解決了濃縮液的出路問題。
上述實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是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