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
2023-12-12 21:33:37 1
專利名稱:一種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蛭養殖領域,具體涉及針對吸血類水蛭,改善其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具體表現是提高並穩定水蛭素含量。
背景技術:
水蛭為環節動物門(Annelida)蛭綱(Hirrdinea)的統稱,俗稱螞蟥。世界上已知約有500餘種,分4目。在我國共有2目、8科、33屬,有近100種。我國藥典(2010年版) 收載水蛭藥材來源僅三種分別為螞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或柳葉螞蟥Whitmania acranulata Whitman,其中螞蟥和柳葉螞蟥屬於非吸血類水蛭,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 (又稱日本醫蛭)屬於吸血類水蛭。近年來,國內外許多的學者對水蛭的藥理應用及活性成分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但這些研究多集中於吸血類的水蛭,例如醫蛭類以及菲牛蛭類等,因為大多數的活性成分基本上都是從吸血的水蛭中獲得。水蛭素(hirudin)是水蛭中的一種活性成分,是蛭類動物唾液腺分泌的一種酸性多肽,由65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單鏈多肽,具有很強的抗凝和抗栓活性,是目前已知的最強的凝血酶抑制劑,主要存在於吸血類水蛭中,而非吸血的水蛭如螞蟥和柳葉螞蟥目前尚未見有抗凝物質的報導。水蛭是一味重要的傳統中藥材,史載於《神農本草經》,歷代本草均有記述,中醫認為它有破血、逐瘀通經的功能,歷來用於治療症瘕、痞塊、血瘀閉經、跌打損傷;現代除了傳統應用外,主要用於製備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成藥。近年來,隨著醫藥學對水蛭研究的不斷深入,其藥用價值得以逐步體現,使其成為世界性的緊俏中藥材之一。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增大,以及環境汙染、人類的掠奪性捕捉導致的野生資源枯竭使水蛭的人工飼養勢在必行。 水蛭適應性強,耐飢能力強,具有極強的抗病力,且人工飼養水蛭具有不受地區條件限制、 飼料成本低、投資少、見效快等特點使水蛭的人工飼養基地逐漸出現。吸血類水蛭體內抗凝活性物質含量高,但吸血類水蛭在飼養過程中,發明人發現同批飼養的水蛭因捕撈時間而導致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不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調整水蛭的攝食時間,用以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發明人在飼餵吸血類水蛭時,一般每周飼餵2次,隨時捕撈,但是發明人發現這種飼餵及捕撈方式獲得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不穩定,影響水蛭藥材質量,也難以在市場上獲得肯定。後來發明人在研製過程中發現在正常飼餵的基礎上,在捕撈前的12 54小時, 補餵至少一次動物血液,或者是在飼餵後的第12-54小時捕撈;上述操作方法可穩定捕撈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並顯著提高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本發明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是,向水蛭正常飼餵飼料,其特徵在於在捕撈前的12 54小時,補餵至少一次飼料;或者是在正常飼餵飼料後的12-54小時捕撈;
3其中,正常飼餵和補餵採用的飼料為動物血液;優選脊椎動物的血液。正常飼餵是每周飼餵至少1次,一般為2次;所採用的餌料通常為經冷藏並加入抗凝血劑的動物血液;若不計成本,也可以使用新鮮的動物血液,「新鮮的動物血液」係指當天採集並且尚未凝固的血液。補餵採用的飼料,既可以是經冷藏並加入抗凝血劑的動物血液,也可以是新鮮的動物血液,或其混合。若採用經冷藏並加入抗凝血劑的動物血液補餵時,在捕撈前的12 42小時補喂, 或者是在正常飼餵後的12 42小時捕撈;優選在捕撈前24 42小時補喂,或者是優選在飼餵後的24 42小時捕撈。若採用新鮮的動物血液補餵時,則在捕撈前的12 54小時補喂,或者是在飼餵新鮮的動物血液後的12 54小時捕撈;優選在捕撈前的24 48小時補喂,或者是優選在飼餵新鮮的動物血液後的24 48小時捕撈。從補餵後的水蛭素含量測定可見,採用新鮮血液可顯著提高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故本發明優選新鮮的動物血液補喂。而且採用新鮮血液還有助於水蛭分解吸收,並避免因血液變質而導致水蛭產生疾病,甚至死亡。本發明方法可採用的動物血液為脊椎動物的新鮮血液,如豬血、牛血、羊血、鴨血、 雞血。以往捕撈水蛭並無特殊時間要求,隨時可能捕撈,但是按照該方式捕撈得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不穩定。採用本發明方法後可明顯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的含量,水蛭體內水蛭素相對穩定,並且含量明顯提高。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發明方法打破了自然條件的限制,採用了人工飼餵的方法控制吸血類水蛭的採食周期,從而有效地控制水蛭將餌料轉換為水蛭素的最佳時機,提高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2、選擇動物血液,尤其是新鮮的動物血液補餵水蛭,可提高水蛭的餌料品質,使水蛭能夠更好地分解吸收餌料營養,順利地將其轉化成水蛭素。
具體實施例方式吸血類水蛭的正常飼餵時間為每周2次,以往捕撈並無特殊時間要求,隨時可能捕撈,該方式捕撈得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不穩定。發明人發現採用本發明飼餵方法後,可穩定並提高水蛭素的含量。本發明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是向水蛭正常飼餵飼料,改進之處在於 在捕撈前的12 54小時,補餵至少一次飼料;或者是在正常飼餵飼料後的12-54小時捕撈。其中,正常飼餵和補餵採用的飼料為動物血液;優選脊椎動物的血液。動物血液為新鮮的動物血液,具體是指當天採集並且尚未凝固的動物血液。採用新鮮血液有助於水蛭分解吸收,而且可以避免因血液變質而導致水蛭產生疾病,甚至死亡。 可採用的動物血液為脊椎動物的血液,如豬血、牛血、羊血、鴨血、雞血。本發明飼餵方法篩選試驗1、實驗材料
選取同一批成年水蛭分別放於A、B、C、D、E、F六塊試驗田中飼養,每塊試驗田中各飼養日本醫蛭(即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 IOOkgo其中A、B試驗田為對照組,C、 D試驗田為試驗組1,E、F試驗田為試驗組2,六塊田中水蛭正常(每周2次,即每隔72小時飼餵一次)飼餵1個月後開始測試實驗。2、水蛭素含量測定方法將捕撈的水蛭樣品勻漿、乾燥後按照2010版藥典一部水蛭項下含量測定方法進行測定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lg,精密稱定,精密加入0.9%氯化鈉溶液5ml,充分攪拌,浸提30分鐘。並時時振搖,離心,精密量取上清液100μ 1,置試管(8mmX38mm)中, 加入含0. 5% (牛)纖維蛋白原(以凝固物計)的三羥甲基氨基甲烷鹽酸緩衝液(臨用配製)200 μ 1,搖勻,置水浴中(37°C 士0. 50C )溫浸5分鐘,滴加每Iml中含40單位的凝血酶溶液[注2](每1分鐘滴加1次,每次5 μ 1,邊滴加邊輕輕搖勻)至凝固,記錄消耗凝血酶溶液的體積,按下式計算
權利要求
1.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向水蛭正常飼餵飼料,其特徵在於在捕撈前的12 54小時,補餵至少一次飼料;或者是在正常飼餵飼料後的12-54小時捕撈;其中,正常飼餵和補餵採用的飼料為動物血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正常飼餵和補餵採用的動物血液為脊椎動物的血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正常飼餵採用的飼料為經冷藏並加入抗凝血劑的動物血液。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補餵採用的飼料為經冷藏並加入抗凝血劑的動物血液、新鮮的動物血液中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補餵採用的飼料為經冷藏並加入抗凝血劑的動物血液時,在捕撈前的12 42小時補餵;優選在捕撈前24 42小時補餵;或者是在正常飼餵後的12 42小時捕撈;優選在飼餵後的24 42小時捕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補餵採用的飼料為新鮮的動物血液時在捕撈前的12 54小時補餵;優選在捕撈前的24 48小時補餵;或者是在飼餵新鮮的動物血液後的12 54小時捕撈;優選在飼餵新鮮的動物血液後的24 48小時捕撈。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正常飼餵是每周飼餵至少1次。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正常飼餵是每周飼餵至少2次。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水蛭養殖領域,具體涉及針對吸血類水蛭,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具體表現是穩定並提高水蛭素含量。本發明改善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的方法,向水蛭正常飼餵飼料,其特徵在於在捕撈前的12~54小時,補餵至少一次飼料;或者是在正常飼餵飼料後的12-54小時捕撈;其中,正常飼餵和補餵採用的飼料為動物血液。利用本發明方法可穩定捕撈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並顯著提高水蛭體內水蛭素含量。
文檔編號A01K67/033GK102342263SQ201110228649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0日
發明者楊鵬 申請人:重慶多普泰製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