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礦流程所需礦石粒度的確定方法
2023-12-12 22:58:22
專利名稱:磨礦流程所需礦石粒度的確定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磨礦流程所需礦石粒度的確定方法,具體涉及碎礦流程所得礦石的粒度正好為磨礦流程所需礦石的粒度,屬於選礦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碎礦與磨礦流程,是大多數選礦廠必不可少的作業,其根本目的就是減少礦石的粒度尺寸,為選別準備好解離充分的物料。根據礦石物料的走向,原礦石首先進入碎礦流程,經碎礦流程中的碎礦設備破碎後,碎礦流程的產品再進入磨礦流程中用磨礦設備進行磨礦。由於碎礦設備和磨礦設備的性能、工作原理、作用均不相同,因而他們所處理的礦石粒度對大小的要求也不一樣。同時, 碎礦與磨礦設備都是耗能巨大的設備,磨礦設備能耗相對更大。為了有效地降低碎礦與磨礦流程的能量消耗,人們常常採用「多碎少磨」的工藝。但是,過多地破碎雖然降低了入磨物料的粒度,使磨礦流程的能耗降低,它也必然帶來碎礦流程能耗的增大,甚至由於礦石性質與破碎設備的性能不匹配導致碎礦流程能耗明顯的增大,從而使碎礦與磨礦流程的總能耗有可能更大。因此,為使碎礦與磨礦的總能耗減小,提高碎礦與磨礦流程的工作效率,必須確定礦石物料破碎流程產品是否為磨礦流程所需礦石最適宜粒度尺寸,再進入磨機磨礦。
發明內容
為減小碎礦與磨礦的總能耗,提高碎礦與磨礦流程的工作效率,本發明提供一種磨礦流程所需礦石粒度的確定方法,以實現礦石物料在碎礦流程後的粒度正好為磨礦流程所需礦石最適宜的粒度。本發明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磨礦流程所需礦石粒度的確定方法,經過下列各步驟取一種礦石,將其製成粒度不同的自然礦塊,分別對這些礦塊進行強度測定,然後對粒度與對應的強度進行分析,找出強度突變處對應的粒度範圍,即為該礦石在磨礦流程所需礦石粒度。所述對粒度與對應的強度進行分析,是將粒度與對應的強度列表或繪製強度-粒度關係曲線圖,找到強度突變處對應的粒度範圍。所述測定的強度為抗壓強度、抗拉強度、抗剪強度或抗彎曲強度。所述自然礦塊是指直接按自然形態製成粒度不同的用於強度測定的標準礦塊。所述粒度不同的自然礦塊是粒度為1 600毫米的自然礦塊。一般而言,磨礦機械的施力方式是以磨剝和衝擊為主,而破碎機械的施力方式則是以彎曲、折斷為主。只有當被破碎礦石的強度性質與破碎機械的施力方式相一致時,碎磨效率最高,碎磨流程的總能耗最低。根據固體物理學的觀點,所有被破碎礦石的強度性質直接與礦石的粒度大小有關,即尺寸效應礦石的強度隨礦石粒度的減小而增加。這種增加,是一個由量變到突變的
3過程,這主要是因為單位體積礦石所包含的裂紋數量的突變造成。所以在突變點的前後,就代表了礦石的兩種不同強度性質。所以強度突變點前後對應的兩種粒度的礦石,應用不同的施力方式破碎,即碎礦與磨礦。強度的突變處對應的粒度範圍就是磨礦流程所需的粒度。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通過對粒度與對應的強度進行分析,能夠確定適宜的碎礦粒度範圍。該粒度範圍的確定,使碎礦與磨礦流程以礦石性質調整所得和所需粒度, 從而使碎礦和磨礦流程的總能耗降低,甚至達到最低,提高碎礦與磨礦流程的工作效率。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強度-粒度關係曲線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粒度在1 100毫米的強度-粒度關係曲線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強度-粒度關係曲線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粒度在1 100毫米的強度-粒度關係曲線圖; 圖中,a為拐點,d為該拐點對應的粒度。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的內容,但這些實例並不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實施例1
取攀枝花蘭尖釩鈦磁鐵礦,將其直接製成粒度為1 600毫米的若干不同自然礦塊,分別對這些礦塊進行抗壓強度測定,然後以橫坐標表示礦塊的粒度,縱坐標表示強度,繪製強度-粒度關係曲線圖,見圖1,從圖2中可讀出,該曲線上的拐點a所對應的粒度d為8 12毫米,即為該礦石在磨礦流程所需礦石粒度。實施例2
取雲南香格裡拉華西斑巖銅礦礦石,將其直接製成粒度為1 600毫米的若干不同自然礦塊,分別對這些礦塊在陽度的剪切角度下進行抗剪強度測定,然後以橫坐標表示礦塊的粒度,縱坐標表示強度,繪製強度-粒度關係曲線圖,見圖3,從圖4中可讀出,該曲線上的拐點a所對應的粒度d為12 16毫米,即為該礦石在磨礦流程所需礦石粒度。實施例3
取雲南大紅山磁鐵礦礦石,將其直接製成粒度為1 600毫米的若干不同自然礦塊,分別對這些礦塊進行抗拉強度測定,然後將粒度與對應的強度列表,見表1,找到強度突變處對應的粒度範圍(組號10 11)為6 10毫米,即為該礦石在磨礦流程所需礦石粒度。表1雲南大紅山磁鐵礦礦石的粒度與抗拉強度對應表
組號粒度(mm)強度(Iffa)160015250017340018. 3430020. 1520022610023. 875025. 283030. 1
權利要求
1.一種磨礦流程所需礦石粒度的確定方法,其特徵在於經過下列各步驟取一種礦石,將其製成粒度不同的自然礦塊,分別對這些礦塊進行強度測定,然後對粒度與對應的強度進行分析,找出強度突變處對應的粒度範圍,即為該礦石在磨礦流程所需礦石粒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確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對粒度與對應的強度進行分析, 是將粒度與對應的強度列表或繪製強度-粒度關係曲線圖,找到強度突變處對應的粒度範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確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測定的強度為抗壓強度、抗拉強度、抗剪強度或抗彎曲強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確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自然礦塊是指直接按自然形態製成粒度不同的用於強度測定的標準礦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確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粒度不同的自然礦塊是粒度為1 600毫米的自然礦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磨礦流程所需礦石粒度的確定方法,取一種礦石,將其製成粒度不同的自然礦塊,分別對這些礦塊進行強度測定,然後對粒度與對應的強度進行分析,找出強度突變處對應的粒度範圍,即為該礦石在磨礦流程所需礦石粒度。該粒度的確定,使碎礦與磨礦流程以礦石性質調整所得和所需粒度,從而使碎礦和磨礦流程的總能耗降低,甚至達到最低,提高碎礦與磨礦流程的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02C23/00GK102430461SQ20111032264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1日
發明者劉全軍 申請人: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