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裝置的室內面板及空調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4:55:57 2
專利名稱:空調裝置的室內面板及空調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調裝置的室內面板以及包括了該室內面板的空調 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並列設置有空氣吸入口和空氣噴出口型的室內面 板以及空調裝置。
10
背景技術:
迄今為止,例如在天花板嵌入型的空調裝置中存在下述類型的空調 裝置,即在長方形室內面板的長邊側的兩側邊緣部分別並列設置有空 氣吸入口和空氣噴出口(例如、參照專利文獻l)。該空調裝置的室內面板 被構成為長方形的框體和平坦的中央板(plate)位於同一面上。在框體和中 15央板之間,以位於室內面板長邊側的兩側邊緣部的形態,分別各設置有 兩個細長的開口。並且,在上述這些開口中,位於面板的中央側的兩個 開口成為空氣吸入口,位於面板的外側的兩個開口成為空氣噴出口。
專利文獻l:日本專利第2988329號公報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20 上述以往的空調裝置由於在室內面板長邊側的兩側邊緣部各設置了
兩個開口(空氣吸入口和空氣噴出口),所以即使將框體和中間板的室內側 的面調整成為同一個平面來保持一體感,上述開口仍然破壞了設計的簡 潔性。
還有,雖然也考慮到可以設定成為下記結構,即在構成中設置有在
25空調裝置運轉停止時覆蓋各空氣吸入口和各空氣噴出口的開口蓋,不過 此時為了開放/封閉開口而有可能需要複雜的機構、或需要複雜的動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鑑於上述問題點的發明,其目的在於使並列設置有空氣吸入口和空氣噴出口型的空調裝置的室內面板實現簡潔的外觀設計,並 且省去用以實現這一設計的複雜的機構和動作。 (解決課題的方法)
第一發明以在面板面並列設置有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的 5空調裝置1的室內面板10作為前提。
並且,其特徵在於該室內面板10包括開口蓋15和開關機構30,
該開口蓋15跨越且覆蓋上述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該開關機 構30通過在設置有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的範圍內使上述開口 蓋15進行動作,來開放/封閉該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
m 在該第一發明中,當空調裝置1的運轉停止時成為下記狀態,即開
口蓋15同時覆蓋在室內面板10的面板面上並列設置的空氣吸入口 11和 空氣噴出口 12。此時,室內面板10的面板面成為平面。還有,在該發明 中,僅使開口蓋15在設置了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的範圍內進 行動作,就能夠開放/封閉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
15 第二發明是在第一發明的基礎上的發明,其特徵在於開關機構30
是使開口蓋15以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之間的位置作為中心軸 O進行旋轉的機構。
在該第二發明中,通過使在空調裝置1的運轉停止時覆蓋住空氣吸 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的開口蓋15在運轉時以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
20噴出口 12之間的位置作為中心軸0進行旋轉,從而能夠使上述空氣吸入 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開放。
第三發明是在第二發明的基礎上的發明,其特徵在於該空調裝置 1的室內面板包括設置在面板面內側的固定部件18,幵關機構30包括 固定在上述固定部件18上的驅動馬達31、固定在驅動馬達31上的驅動 25齒輪32、以及設置在開口蓋15上且與驅動齒輪32咬合的被驅動齒輪34。 在該第三發明中,通過啟動驅動馬達31,從而驅動齒輪32的轉動 傳遞到被驅動齒輪34。並且,由於該被驅動齒輪34的轉動,使得開口蓋 15進行旋轉。此時,當用正轉/逆轉來控制驅動馬達31的轉動方向時, 能夠進行打開開口蓋15的動作和使該開口蓋15閉合的動作。第四發明是在第三發明的基礎上的發明,其特徵在於在面板面的 多處位置並列設置有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並且在這些位置的 每一處分別設置了開口蓋15,開關機構30包括將一臺驅動馬達31的動
力傳遞給多個開口蓋15的動力傳遞機構35。此外,這裡所說的"多個開 5 口蓋15"可以是空調裝置所有的開口蓋15,也可以是其中的一部分。例 如、可以是由一臺驅動馬達31來驅動空調裝置的所有開口蓋15,也可以 是當在空調裝置中設置了四個開口蓋15並具有兩臺驅動馬達31時,用 兩臺驅動馬達31分別各驅動兩個開口蓋15。也就是,在該發明中並沒有 將設置在空調裝置中的驅動馬達31的數量僅限定為一臺,即使該驅動馬 10達31的數量在兩臺以上時只要這些馬達可以分別驅動多個開口蓋15即 可。
在該第四發明中,當啟動一臺驅動馬達31時,與該驅動馬達31對 應的多個開口蓋15同時進行開關動作,從而能夠將上述開口蓋15設定 成運轉時的開放狀態、或運轉停止時的閉合狀態。 15 第五發明是在第二發明的基礎上的發明,其特徵在於開口蓋15被
構成為在打開該開口蓋15的狀態下該開口蓋15成為上述空氣吸入口 11 和空氣噴出口 12之間的分隔部件。
在該第五發明中,通過打開開口蓋15,從而使得該開口蓋15作為 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之間的分隔部件發揮作用。也就是,由 20於打開開口蓋15才使得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被分隔開。
第六發明是在第二發明的基礎上的發明,其特徵在於該空調裝置 1的室內面板包括滑動機構27,該滑動機構27在打開開口蓋15的狀態 下使該開口蓋15朝著與該面板面垂直的方向滑動,使得該開口蓋15的 前端與上述面板面大致成為同一個面。 25 在該第六發明中,通過在打開開口蓋15的狀態下使開口蓋15朝著
與面板面垂直的方向滑動,從而在空調裝置1運轉時沒有使該開口蓋15 從面板面突出,能夠將該開口蓋15收納在機殼20內。
第七發明是在第二發明的基礎上的發明,其特徵在於開關機構30 被構成為相對於上述開口蓋15的閉合狀態而言能夠使該開口蓋15在規定的角度範圍進行旋轉。
在該第七發明中,可以不使開口蓋15打開到與室內面板10的面板
面垂直的角度,只要使開口蓋15的開放角度e可旋轉例如30度以上即 可。還有,也可以將上述角度e設定為最大達到45度或者60度左右。 5 第八發明是在第一至第七發明中的任一項發明的基礎上的發明,其
特徵在於在近似四方形的面板面的一對相對邊緣部,分別並列設置有
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
在該第八發明中,通過打開開口蓋15,從而使得分別在近似四方形 的面板面的一對相對邊緣部並列設置的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 io露出。因此,在雙向噴出型空調裝置1中,可以簡單地實現能夠進行空 氣吸入和噴出的狀態。
第九發明是在第一至第七發明中的任一項發明的基礎上的發明,其 特徵在於在近似四方形的面板面的兩對相對邊緣部,分別並列設置有 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 15 在該第九發明中,通過打開開口蓋15,從而使得分別在近似四方形
的面板面的兩對相對邊緣部並列設置的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 露出。因此,在四向噴出型空調裝置1中,可以簡單地實現能夠進行空 氣吸入和噴出的狀態。
第十發明是在第一至第九發明中的任一項發明的基礎上的發明,其 20特徵在於在空氣噴出口 12設置有風向調整葉片(flag)40,風向調整葉片 40調整空氣相對於面板面的噴出角度,該風向調整葉片40沿著空氣噴出 口 12的長度方向被分割為多個。
在該第十發明中,由於在打開開口蓋15的狀態下,逐一調整設置在 空氣噴出口 12的多個風向調整葉片40的方向,因而能夠對空氣的噴出 25方向進行細微的控制。
第十一發明以在機殼20的開口部安裝有室內面板10的空調裝置1 為前提,其特徵在於上述室內面板IO由第一至第十發明中的任一項發 明所述的室內面板IO構成。
在該第十一發明中,在具有室內面板10的空調裝置1中,當運轉停止時成為下記狀態,即開口蓋15同時覆蓋在室內面板10的面板面上並 列設置的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此時,室內面板10的面板面 成為平面。還有,僅使開口蓋15在設置了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的範圍內進行動作,就能夠開放/封閉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 5特別是,如果將開關機構30設定為使開口蓋15以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 噴出口 12之間的位置作為中心軸0進行旋轉的機構的話,則由於使在空 調裝置1運轉停止時覆蓋住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的開口蓋15 在運轉時以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之間的位置作為中心軸O進
行旋轉,從而能夠簡單地使上述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開放。 io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僅使開口蓋15在設置有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的範圍內進行動作,就能夠開放/封閉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 因此,能夠防止出現下記問題,即為了實現開口(空氣吸入口 11以及空氣 噴出口 12)的開放/封閉而需要複雜的機構或者複雜的動作。還有,當空 15調裝置1的運轉停止時,開口蓋15覆蓋住在室內面板10的面板面上並 列設置的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並且室內面板10的面板面成 為平面,所以能夠使室內面板10實現簡潔的外觀設計。
根據上述第二發明,通過使在空調裝置1運轉停止時覆蓋住空氣吸 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的開口蓋15在運轉時以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 20噴出口 12之間的位置作為中心軸O進行旋轉,從而能夠使上述這些空氣 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開放,所以可以用特別簡單的機構和動作來 開放/封閉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還有,在該第二發明中,由 於開口蓋15作為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之間的隔板發揮作用, 所以當例如用天花板嵌入型空調裝置1或天花板吊掛型空調裝置1來進 25行供暖運轉時,如果事先將開口蓋15設置成與天花板面近似成為直角的 話,則也能夠防止由空氣噴出口 12噴出的熱空氣直接被空氣吸入口 11 吸入的短路(shortcircuit)現象出現。還有,在本發明中,因為在開放/封閉 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時僅使開口蓋15旋轉即可,不僅可動部 件減少而且動作量也減少,所以即使在運轉時也具有設計上的不協調感少的優點。
根據上述第三發明,通過用正轉/逆轉來啟動驅動馬達31,從而驅
動齒輪32的轉動從被驅動齒輪34傳遞到開口蓋15,由此能夠對開口蓋 15進行開關。這樣一來,根據本發明能夠用極為簡單的構造和簡單的動 5作來對開口蓋15進行開關。
根據上述第四發明,因為構成為在面板面的多處位置設置了開口蓋
15,並且能夠利用開關機構30的動力傳遞機構35將一臺驅動馬達31的 動力傳遞給多個開口蓋15,所以通過啟動一臺驅動馬達31就能夠同時對 設置在多個位置的開口蓋15進行開關。在本發明中,由於能夠將馬達的
io數量設定為一臺(或者能夠使驅動馬達31的臺數少於開口蓋15的個數), 所以可以進一步實現機構的簡單化。還有,當使用兩臺驅動馬達31時, 與使用一臺馬達的情況相比能夠分別使上述兩臺馬達實現小型化。
根據上述第五發明,由於打開開口蓋15才使得空氣吸入口 11和空 氣噴出口 12之間被分隔開,因此能夠使機殼20的構造實現簡單化。還
15有,由於沒有必要設置用來分隔開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的專 用部件,所以與設置了上述專用部件的情況相比能夠降低成本還能夠實 現輕量化。
根據上述第六發明,通過設置滑動機構27,且該滑動機構27在打 開開口蓋15的狀態下使該開口蓋15朝著與該面板面垂直的方向滑動,
20使得該開口蓋15的前端與上述面板面大致成為同一個面,從而在運轉時 沒有使開口蓋15從面板面突出,能夠將開口蓋15收納在機殼20內。因 此,不僅在運轉停止時即使在運轉時也能夠使空調裝置1實現簡潔的設 計。還有,即使為了防止露水附著而在開口蓋15的內面施以人工栽毛時 等,也因為開口蓋15沒從面板面突出,所以仍具有未破壞設計性的優點。
25 根據上述第七發明,可以不使開口蓋15打開至與室內面板10的面
板面垂直的角度,開口蓋15的開放角度0隻要旋轉例如30度以上即可。 這樣一來,能夠防止天花板被弄髒的問題出現。還有,也可以將上述角 度e最大設定在45度或60度左右。這樣一來,當將開關機構30構成為 能夠使開口蓋15相對於該開口蓋15的閉合狀態而言在規定的角度範圍進行旋轉時,則能夠設定任意的噴出角度。
根據上述第八發明,由於通過打開開口蓋15,使得分別在近似四方 形的面板面的一對相對邊緣部並列設置的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 露出,所以在雙向噴出型空調裝置1中,可以簡單地實現能夠進行空氣 5吸入和噴出的狀態。因此,即使在該發明中,也能夠防止構成和動作的 複雜化。
根據上述第九發明,由於通過打開開口蓋15,使得分別在近似四方 形的面板面的兩對相對邊緣部並列設置的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 露出,所以在四向噴出型空調裝置1中,可以簡單地實現能夠進行空氣 10吸入和噴出的狀態。因此,即使在該發明中,也能夠防止構成和動作的
複雜化。
根據上述第十發明,由於將設置在空氣噴出口 12的風向調整葉片 40沿著空氣噴出口 12的長度方向分割為多個,所以當在打開開口蓋15 的狀態下,通過逐一地調整設置在空氣噴出口 12中的多個風向調整葉片
15 40的方向,從而能夠對空氣的噴出方向進行細微控制。
根據上述第十一發明,與上述第一至第十發明相同,僅使開口蓋15 在設置了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的範圍內進行動作,就能夠開 放/封閉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因此,能夠防止下記問題,即 為了實現開口(空氣吸入口 11以及空氣噴出口 12)的開放/封閉而需要複雜
20的機構或複雜的動作。還有,當空調裝置1的運轉停止時,因為開口蓋 15覆蓋住並列設置在室內面板10的面板面上的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 出口 12,並且室內面板10的面板面成為平面,所以能夠使空調裝置1的 室內面板10實現簡潔的外觀設計。
還有,當構成為使在空調裝置1運轉停止時對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
25噴出口 12進行覆蓋的幵口蓋15在運轉時以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之間的位置作為中心軸0進行旋轉時,則能夠用特別簡單的機構和動 作來開放/封閉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
圖1是在運轉狀態下從下方所看到的實施例一所涉及的空調裝置的 立體圖。
圖2是在運轉停止狀態下從下方所看到的圖1的空調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在拆掉開口蓋的狀態下的室內面板的底面圖。
5 圖4是圖3的iv-rv線的空調裝置的剖面圖。
圖5是圖3的V-V線的空調裝置的剖面圖。
圖6是在運轉狀態下從下方所看到的實施例一的變形例一所涉及的 空調裝置的立體圖。
圖7是實施例一的變形例二所涉及的空調裝置的剖面圖。 io 圖8是從下方所看到的實施例一的變形例二所涉及的空調裝置的立體圖。
圖9是實施例一的變形例三所涉及的空調裝置的剖面圖。 圖10是實施例一的變形例四所涉及的空調裝置的剖面圖。 圖11是在運轉狀態下從下方所看到的實施例二所涉及的空調裝置的 15立體圖。
圖12是在運轉停止狀態下從下方所看到的圖11的空調裝置的立體圖。
圖13是在運轉狀態下從正面所看到的實施例二的變形例一所涉及 的空調裝置的立體圖。 20 圖14是在運轉停止狀態下從正面所看到的圖13的空調裝置的立體圖。
圖15是在運轉狀態下從正面所看到的實施例二的變形例二所涉及 的空調裝置的立體圖。
圖16是在運轉停止狀態下從正面所看到的圖15的空調裝置的立體
25圖。
(符號說明)
I 空調裝置 10 室內面板
II 空氣吸入口12空氣噴出口
15開口蓋
18固定部件
20機殼
530開關機構
31驅動馬達
32驅動齒輪
34被驅動齒輪
35動力傳遞機構
1040風向調整葉片(flap)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發明的實施例一》
15 關於本發明的實施例一進行說明。
圖1是在運轉狀態下從下方所看到的具有本發明所涉及的室內面板
10的空調裝置1的立體圖,圖2是在運轉停止狀態下從下方所看到的圖 1的空調裝置1的立體圖。如圖所示,該空調裝置1包括機殼20、和被 安裝在該機殼20下端部的室內面板10。
20 室內面板10整體形成為長方形,如圖1所示在長邊側的兩側邊緣部
的每一邊緣部並列設置了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上述室內面板 10包括長方形的框體13和平坦的中央板14a,該室內面板10被構成為 框體13和中央板14a的室內側的面位於同一平面上。在框體13和中央 板14a之間,以位於室內面板10兩側邊緣部的形態,分別各設置有作為
25空間的兩個細長開口 11、 12。並且,在這些開口 11、 12中,位於室內面 板10中央側的兩個開口成為空氣吸入口 11,位於室內面板IO外側的兩 個開口成為空氣噴出口 12。
在上述室內面板10的兩側邊緣部設置了開口蓋15,該開口蓋15跨 越且覆蓋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該開口蓋15被構成為能夠在設置有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的範圍內在圖1所示的開放狀態 和圖2所示的閉合狀態之間進行動作,由此能夠開放/封閉空氣吸入口和 空氣噴出口。
圖3是在拆掉開口蓋15的狀態下的室內面板10的底面圖(一部分被
5省略的底面圖),圖4是圖3的IV-IV線的空調裝置1的剖面圖,圖5是圖 3的V-V線的空調裝置1的剖面圖。在圖4及圖5中只表示了空調裝置1 縱剖面的中心靠左側的一半。
上述機殼20是設置在天花板面(無圖示)上側的矩形箱狀部件,該機 殼20的下端開口。上述室內面板10構成為被從室內一側安裝在該機殼
io 20的下端開口部。
上述開口蓋15被構成為以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之間的位 置作為中心軸O進行旋轉。如圖3所示,中心軸O被設置在空氣噴出口 12內的三個位置(圖中省略了其中的一個位置)上。具體來說,如圖4所 示在機殼20側的三個位置上設置了支撐部件21,並且在開口蓋15側的
15三個位置上設置了連結部16,支撐部件21和連結部16被連結銷17連結 起來。開口蓋15成為在圖4實線所示的閉合狀態下該開口蓋15的室內 側的面與框體13及中央板14a位於同一平面上,並且在圖4虛線所示的 打開狀態下在框體13和中央板14a之間該開口蓋15成為與該框體13及 中央板14a大致垂直的狀態。在該狀態下,開口蓋15成為空氣吸入口 11
20和空氣噴出口 12之間的分隔部件。也就是,通過打開開口蓋15從而使 得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之間被分隔開。
在上述機殼20設置有開關機構30,該開關機構30通過以上述連結 銷17作為中心軸0使上述開口蓋15進行旋轉,從而來開放/封閉空氣吸 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開關機構30包括固定在室內面板10側的固定
25部件18(參照圖5)上的驅動馬達31、固定在驅動馬達31上的驅動齒輪32、 以及被設置在銷(pin)33上並與驅動齒輪32咬合的被驅動齒輪34,該銷 33被固定在開口蓋15上。並且,為了用一臺驅動馬達31來開關設置在 面板面的兩側邊緣部的開口蓋15而設置了動力傳遞機構35,該動力傳遞 機構35將一臺驅動馬達31的動力傳遞到兩個開口蓋15。動力傳遞機構35由使用傘形齒輪36和中間軸37的齒輪機構構成。
在空氣噴出口 12中設置有風向調整葉片40(水平葉片),該風向調整 葉片40調整空氣相對於面板面的噴出角度。該風向調整葉片40被設置 成相對於旋轉軸41而言能夠進行角度調整。在該風向調整葉片40上連
5結了風向調整用馬達42。並且,通過控制該風向調整用馬達42,從而能 夠利用風向調整葉片40對空氣的噴出方向進行調整。
在機殼20內設置了離心式風扇22,該離心式風扇22位於室內面板 10的中央板14a的上方。在上述離心式風扇22的兩側(空氣噴出口 12側) 設置了室內熱交換器23。該室內熱交換器23通過製冷劑管道被連接在設
io置於室外單元中的壓縮機或室外熱交換器上,該室外單元並沒有在圖中 加以表示,製冷劑流經該室內熱交換器23的內部。並且,當在製冷時制 冷劑從通過室內熱交換器23的空氣中吸熱而使得空氣被冷卻,另一方面 當在供暖時製冷劑向通過室內熱交換器23的空氣放熱而使得空氣被加 熱,被冷卻或加熱了的空氣從空氣噴出口 12噴出。還有,在室內熱交換
15 器23的下方設置了滴水盤(drainpan)24,在離心式風扇22和空氣吸入口 11之間設置了喇叭口 (bell mouth)25 。 一運轉動作一
當該空調裝置1處於運轉停止狀態時,室外單元和離心式風扇22停 止,並且開口蓋15如圖2所示成為閉合狀態。此時,在室內面板10中, 20框體13、中央板14a以及開口蓋15的室內側的面位於同一平面上,實現 了室內面板10的整體平面化。
另一方面,在空調裝置1的運轉狀態下,室外單元和離心式風扇22 啟動,同時開關機構30的驅動馬達31轉動,開口蓋15如圖1所示成為 打開狀態。此時,在室內面板10上,以夾持著開口蓋15的形態在內側 25 露出了空氣吸入口 11,在外側露出了空氣噴出口 12。還有,風向調整葉 片40的角度被風向調整用馬達42加以調整。
因此,在空調裝置1的機殼20內,室內空氣從空氣吸入口 11通過 喇叭口 25被吸入到離心式風扇22中,該空氣從離心式風扇22被噴向外 側後通過室內熱交換器23從而被冷卻或加熱。並且,已經被冷卻或加熱了的空氣在由空氣噴出口 12的風向調整葉片40調整了噴出方向後被供 向室內。
一實施例一的效果一
在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1中,設置在室內面板IO長邊側的兩側邊緣 5部的各兩個開口(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在運轉停止狀態下分別 被一個開口蓋15覆蓋,該室內面板10的框體13、中央板14a以及開口 蓋15在同一面上從而實現了平面化。因此,在室內面板10的兩側邊緣 部設置的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沒有破壞室內面板10的簡潔性, 能夠通過整體平面化來實現效果理想的設計。還有,在使用時也減少了 io設計上的不協調感。
進而,當空調裝置1運轉時僅通過以連結銷17作為中心軸O使開口 蓋15旋轉的這一簡單動作(一個動作(one action))就可以使空氣吸入口 11 和空氣噴出口 12露出,而且用來開關開口蓋15的開關機構30的構造也 很簡單,從而不需要設置複雜的機構。 15 並且,例如在供暖運轉狀態下使空氣向正下方噴出時等,由於開口
蓋15發揮了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之間隔離壁的作用,所以也 能夠防止將所噴出的空氣直接吸入的短路(short circuit)現象產生。 一實施例一的變形例一 (變形例一)
20 圖6是表示實施例一的變形例一的立體圖,所表示的是將風向調整
葉片40沿著空氣噴出口 12的長度方向分割為多個(兩個)的示例。在該變 形例中,雖然沒有在圖中加以表示,不過在各風向調整葉片40上連結有 風向調整用馬達42。因此,在各空氣噴出口 12中,能夠逐一地對風向調 整葉片40的方向進行調整。 25 其他的構成與圖1 圖5的示例相同。
該圖6所示的示例也是在空調裝置1的運轉停止時能夠實現室內面 板10的整體平面化,並且能夠防止構成和動作的複雜化。 (變形例二)
如圖7及圖8所示的變形例二是在支撐部件21上安裝了棒(rail)狀的分隔部件19以此來取代開口蓋15的示例。此時,雖然通常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露出因而無法實現室內面板10的整體平面化,不過 可以無需設置開口蓋15和開關機構30。因此,能夠被用作要求實現低成 本化的空調裝置1的室內面板10。也就是,圖1 圖5所示的實施例一 5的室內面板10能夠與不具有整體平面化功能的低成本型室內面板10共 用相同的基本構成。 (變形例三)
圖9所示的變形例三是在圖4所示示例的基礎上變更了開口蓋15的 支撐構造的示例。具體來說,支撐部件21a與開口蓋15的連結部16相 io對應地被設置在機殼20的開口 11、 12兩端(圖3的上下兩端)的兩個位置 上,該支撐部件21a和連結部16由連結銷17連結起來。
喇叭口 25的外側端部(圖的左側端部)向下方延伸,並且沒有連接在 支撐部件21a上。該外側端部25a被構成使開口蓋15的旋轉停止的制動 器(stopper)。
15 在該構成中,開口蓋15在打開該開口蓋15的虛線狀態下也成為空
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之間的分隔部件。也就是,通過打開開口 蓋15從而使得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之間被分隔開。 (變形例四)
與圖4所示的示例不同,圖10所示的變形例四包括滑動機構27, 20該滑動機構27通過在打開開口蓋15的狀態下使該開口蓋15朝著與面板 面垂直的方向滑動,從而使該開口蓋15的前端(下端)與上述面板面大致 成為同一個面。滑動機構27可以適當地選用任意的驅動方式,如皮帶驅 動方式、或使用了齒條齒輪(rackandpinion)的驅動方式等。
在該構成中,當在打開開口蓋15的狀態下該開口蓋15沒從面板面 25向下方突出,而是被收納在機殼20內。因此,不僅在運轉停止時,即使 在運轉時也能夠使空調裝置1實現更加簡潔的設計。還有,即使為了防 止附著露水而在開口蓋15的內面施以人工栽毛等時,也因為開口蓋15 沒從面板面突出,所以仍然具有未破壞設計性的優點。
(變形例五)在上述各實施例中,關於開口蓋15打開至與室內面板10的面板面 垂直的角度為止的示例進行了說明,不過如圖4中的虛線所示,開口蓋
15的開放角度e只要旋轉例如30度以上即可。還有,上述角度e最大可
以在45度或者60度左右,還可以在打開開口蓋15的狀態下對該開口蓋 5 15的角度進行階段式或連續式調整。
這樣一來,當將開關機構30構成為能夠使開口蓋15相對於該開口 蓋15的閉合狀態而言在規定的角度範圍進行旋轉時,則能夠設定出任意 的噴出角度。
《發明的實施例二》 io 關於本發明的實施例二進行說明。
圖11及圖12是將本發明應用於四向噴出型天花板懸掛式空調裝置1 中的示例。在圖1至圖6的示例中,關於在長方形面板面的一對相對邊 緣部(長邊側的相對邊緣部)的每個邊緣部並列設置了空氣吸入口 11和空 氣噴出口 12的室內面板10的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不過在該圖11及圖12 15的示例中,在面板面的兩對相對邊緣部(長邊側的相對邊緣部和短邊側的 相對邊緣部)的每個邊緣部都並列設置了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 此時,雖然在圖中沒有加以表示,不過可以用一臺驅動馬達來驅動四個 位置上的開口蓋15,也可以用兩臺驅動馬達各驅動兩個開口蓋15。
還有,在室內面板10上沒有設置框體13,而設置了中央板14a和四 20個角板(comerplate)14b,該四個角板14b在使開口蓋15閉合的狀態下與 中央板14a及開口蓋15 —起構成長方形的平面。在打開長邊側的開口蓋 15的狀態下露出的空氣噴出口 12中分別設置了兩個風向調整葉片40, 在打開短邊側的開口蓋15的狀態下露出的空氣噴出口 12中分別設置了 一個風向調整葉片40。 25 即使在該實施例二中,也能夠在空調裝置1的運轉停止時實現整體
平面化,並且能夠防止構成和動作的複雜化。 一實施例二的變形例一 (變形例一)
在圖13及圖14中所表示的是將本發明的室內面板10應用於壁掛型空調裝置1的室內機中的示例。在該示例中,在長方形面板面的一對相 對邊緣部(位於上下方的長邊側相對邊緣部)上分別並列設置了空氣吸入 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並且在該長邊側的相對邊緣部設置了開口蓋15。 在打開該開口蓋15的狀態下露出的空氣噴出口 12中分別設置了三個風
5向調整葉片40。還有,沒有設置在圖11及圖12示例中的短邊側的空氣 吸入口 11及空氣噴出口 12以及與它們相對應的開口蓋15,而是設置了 曰語片假名""'字形的側板14c。
另外,雖然在一般的壁掛型空調裝置1中在機殼20內設置了橫流風 扇,不過在本實施例中,與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同樣地設置了離心式風 10扇22,並能夠使空氣從機殼20的上下邊緣部噴出。 (變形例二)
在圖15及圖16中表示的是將本發明的室內面板10應用於落地式空 調裝置1的室內機中的示例。該示例是將圖13及圖14所示的壁掛式空 調裝置l設定成縱長型後,在機殼20的下部設置底座26而構成的,壁 15掛式空調裝置1的一側側板14c成為頂板14d,另一側成為底板14e。其 他的構成均與圖13及圖14的示例相同。 《其他的實施例》 也可以將上述實施例設定成下記結構。
在上述各實施例中,雖然在室內面板10中的至少一對邊緣部或者兩 20對邊緣部並列設置了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不過設置有空氣吸 入口 11及空氣噴出口 12的位置不一定要成對,例如可以僅在一個位置 上進行設置,或者也可以在三個位置上進行設置。
還有,室內面板10並不僅局限於例如長方形那樣的四邊形,也可以 是其他形狀,此時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隻要是並列設置而成 25的即可,可以設置在任意的位置上。
進而,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作為開關結構釆用了使開口蓋15圍繞空 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口 12之間的中心軸0進行旋轉的結構,不過只 要是開口蓋15在設置了空氣吸入口 ll和空氣噴出口 12的範圍內進行動 作的結構即可,因而也可以採用其他的開關結構。另外,上述實施例是本質上理想的示例,但沒有意圖對本發明、本 發明的適用物或者它的用途的範圍加以限制。 .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以上說明所示,本發明作為並列設置有空氣吸入口 11和空氣噴出 5 口 12型的空調裝置1的室內面板10以及空調裝置1是有用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空調裝置(1)的室內面板,在面板面並列設置有空氣吸入口(11)和空氣噴出口(12),其特徵在於該空調裝置(1)的室內面板,包括開口蓋(15),跨越且覆蓋上述空氣吸入口(11)和空氣噴出口(12),和開關機構(30),通過在設置有空氣吸入口(11)和空氣噴出口(12)的範圍內使上述開口蓋(15)進行動作,來開放/封閉該空氣吸入口(11)和空氣噴出口(12)。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空調裝置(l)的室內面板,其特徵在於開關機構(30)是使開口蓋(15)以空氣吸入口(11)和空氣噴出口(12)之 間的位置作為中心軸(O)進行旋轉的機構。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裝置(1)的室內面板,其特徵在於該空調裝置(1)的室內面板包括設置在面板面內側的固定部件(18), 15 開關機構(30)包括固定在上述固定部件(18)上的驅動馬達(31)、固定在驅動馬達(31)上的驅動齒輪(32)、以及設置在開口蓋(15)上且與驅動 齒輪(32)咬合的被驅動齒輪(34)。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裝置(1)的室內面板,其特徵在於 在面板面的多處位置並列設置有空氣吸入口(11)和空氣噴出口(12),20並且在上述這些位置的每一處分別設置了幵口蓋(15),開關機構(30)包括將一臺驅動馬達(31)的動力傳遞給多個開口蓋(15) 的動力傳遞機構(35)。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裝置(1)的室內面板,其特徵在於 開口蓋(15)被構成為在打開該開口蓋(15)的狀態下該開口蓋(15)成為25上述空氣吸入口(11)和空氣噴出口(12)之間的分隔部件。
6.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裝置(1)的室內面板,其特徵在於 該空調裝置(1)的室內面板包括滑動機構(27),該滑動機構(27)在打開開口蓋(15)的狀態下使該開口蓋(15)朝著與該面板面垂直的方向滑動,使 得該開口蓋(15)的前端與上述面板面大致成為同一個面。
7.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裝置(1)的室內面板,其特徵在於 開關機構(30)被構成為相對於上述開口蓋(15)的閉合狀態而言能夠使該開口蓋(15)在規定的角度範圍進行旋轉。
8.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空調裝置(l)的室內面板,其特徵在於5 在近似四方形的面板面的一對相對邊緣部,分別並列設置了空氣吸入口(11)和空氣噴出口(12)。
9.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空調裝置(l)的室內面板,其特徵在於 在近似四方形的面板面的兩對相對邊緣部,分別並列設置了空氣吸入口(11)和空氣噴出口(12)。
10.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空調裝置(l)的室內面板,其特徵在於在空氣噴出口(12)設置有風向調整葉片(40),該風向調整葉片(40)調整空氣相對於面板面的噴出角度,該風向調整葉片(40)沿著空氣噴出口(12)的長度方向被分割為多個。
11. 一種空調裝置,在機殼(20)的開口部安裝有室內面板(10),其特15徵在於上述室內面板(10)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面板(10)構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空調裝置的室內面板及空調裝置。為了使並列設置有空氣吸入口(11)和空氣噴出口(12)型的空調裝置(1)的室內面板(10)實現簡潔的外觀設計,並且省去用來實現這一設計的複雜的機構和動作,在該室內面板(10)上設置了開口蓋(15)和開關機構,該開口蓋(15)跨越且覆蓋空氣吸入口(11)和空氣噴出口(12),該開關機構通過在設置有空氣吸入口(11)和空氣噴出口(12)的範圍內使該開口蓋(15)進行動作,來開放/封閉空氣吸入口(11)和空氣噴出口(12)。開關機構是使開口蓋(15)以空氣吸入口(11)和空氣噴出口(12)之間的位置作為中心軸(O)進行旋轉的機構。
文檔編號F24F1/00GK101297161SQ20068003949
公開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11日
發明者森實哲也, 藪知宏, 辻華一 申請人:大金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