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複合防雷絕緣子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5:03:57 1

本發明涉及電網防雷領域,特指一種複合防雷絕緣子。
背景技術:
配電網從實際的發展角度來看,電網遭受雷電的災害普遍存在,並且雷電對電力設備的危害性非常大,因此,防雷工作雖然是傳統的課題但又是具有發展前景的新興課題,對於配電網的防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配電線路日常運行過程中,夏季雷雨季節會遇到兩個問題:
1、夏季雷雨季節配電線路經常遭遇雷擊,造成配網絕緣線的斷線,供電可靠性不但大範圍降低而且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搶修;
2、斷線後雨天搶修降低了搶修人員的安全係數,給電力安全帶來了嚴重隱患;
3、斷線後的導線在地下容易造成行人觸電,使得電力企業在社會上造成不好的影響。
因此,本發明人對此做進一步研究,研發出一種複合防雷絕緣子,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複合防雷絕緣子,提高防雷瓷瓶的導電性,減少雷擊線路斷線的概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複合防雷絕緣子,包括上部金具、下部金具、殼體,所述上部金具通過螺栓與針剌線夾連接,上部金具、殼體和下部金具依次固定連接組成一個封閉的腔室,在腔室內從上至下依次置有電阻片和電阻環,所述電阻環內置有放電電極,所述放電電極成對軸向置於電阻環內。
進一步,所述殼體由內絕緣層、中間碳纖維層和外絕緣層複合組成。
進一步,所述腔室內置有與殼體內絕緣層間隙配合的耐高溫陶瓷管,所述的電阻片和電阻環置於耐高溫陶瓷管內,在下部金具內置有與大氣相通的單向排氣閥。
進一步,所述上部金具在腔室內的部分與電阻片間置有彈簧。
進一步,所述殼體的外壁上固定有橡膠傘裙。
採用上述方案後,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具有無續流、殘壓低的優點,可以使絕緣子的殼體的使用壽命更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示意圖;
標號說明
1-針剌線夾,2-上部金具,3-彈簧,4-橡膠傘裙,5-電阻片,
6-殼體,7-放電電極,9-單向排氣閥,10-下部金具,
11-耐高溫陶瓷管,12-電阻環,13-內絕緣層,14-外絕緣層,15-碳纖維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複合防雷絕緣子,包括:上部金具2、下部金具10、殼體6,上部金具2通過螺栓與針剌線夾1連接,上部金具2、殼體6和下部金具10依次固定連接組成一個封閉的腔室,在腔室內從上至下依次置有電阻片5和電阻環12,在電阻環12內置有放電電極7,在腔室內的上部金具2與電阻片5間置有彈簧3,在殼體6的外壁上固定有橡膠傘裙4。殼體6由內絕緣層13、中間碳纖維層15和外絕緣層14複合組成,在所述的腔室內置有與殼體6內絕緣層13間隙配合的耐高溫陶瓷管11,電阻片5和電阻環12置於耐高溫陶瓷管11內,放電電極7成對軸向置於電阻環12內,在下部金具10內置有與大氣相通的單向排氣閥9,放電電極7的上方有引出的引弧裝置。絕緣子的具體尺寸的設計根據不同電壓等級會不同,可以設計成與原來電壓等級的絕緣子高度相同,便於替換,比如10KV輸電線路上普遍使用的P15針式絕緣子的高度為270mm,此負荷絕緣子也採用這個尺寸,但設計的時候爬電距離、弧電距離等技術參數,放電電極7間距的設置可以根據實驗的雷擊閃絡電壓進行調整。
由於採用由內絕緣層13、中間碳纖維層15和外絕緣層14複合組成的殼體6,增強了殼體6的抗拉、壓強度和抵抗變形的剛度,能夠承受雷電壓瞬間的強電弧燃燒產生的高壓煙氣衝擊,確保使用安全;由於在腔室內置有與殼體6內絕緣層13間隙配合的耐高溫陶瓷管11,在耐高溫陶瓷管11內置電阻片5和電阻環12,放電電極7成對軸向置於電阻環12內,且放電電極7的放電端為弧形,放電電極7成對軸向呈空氣放電間隙對置,能夠使雷電壓瞬間產生的強電弧能量沿軸向釋放,又由於放電電極7的放電端為弧形,強電弧沿弧形端衰減釋放平滑,強電弧在兩放電電極7的放電間隙內得到徹底衰減,避免了現有採用錐形口朝徑向的錐形電極,雷電壓瞬間釋放的強電弧易擊穿電阻環12現象發生;耐高溫陶瓷管11具有耐高溫、抗燒蝕能力,能夠阻止和避免殼體6損壞。
設計採用的避雷間隙放電釋放雷電,在放電電極7的一端有引出部分的上部安裝有引弧裝置,保護上部絕緣部分不受電擊,引弧裝置設計為盤狀,其結構以及安裝角度可以根據現場試驗進行改進。
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但本發明的設計構思並不局限於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發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於侵犯本發明保護範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