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池簡易裝配板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7:52:02 3
種植池簡易裝配板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種植池簡易裝配板,包括立板和底板,所述的立板的底部設置有卡槽和排水孔,底板和立板通過卡槽卡合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本實用新型的應用比較廣泛,可以應用於屋頂、陽臺、綠化、菜園、園林綠化、市政綠化、尤其是市政綠化隔離帶的設計。立板採用木紋裝飾板的設計,更具有觀賞性,對城市綠化營造出一種田園風格的味道。採用上述裝配板為主要材料,製造出的種植池具有輕便、成本低,而且對於居家來講,自己又可以裝配成型,操作簡易,改裝或者拆卸非常方便。
【專利說明】種植池簡易裝配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種植池簡易裝配板。
【背景技術】
[0002]屋頂綠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屋頂綠化不僅給城市增添綠色、美色,還能有效抑制城市熱島效應現象,改善大氣質量、促進城市環境保護。當然還有其他諸如:節能、土地資源再生利用、防風滯塵等優點。
[0003]發達國家的大城市裡都有著千姿百態、風格各異、風景綺麗的屋頂花園。但是,現有的綠化設置具有如下缺點:(I)屋頂綠化需要考慮建築物的承重能力,一旦施工不合格,種植層的重量超出建築物的可容許載荷以內,建築物可能出現裂縫或者引起屋頂漏水,嚴重的還可能會造成垮塌事故。(2)屋頂綠化需要快速排水。建築結構層為非滲透層,雨水或者綠化灑水必須儘快排出,如果屋面長期積水,輕則會造成植物爛根枯萎,重則會導致屋頂漏水。(3)植物根系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如果不設法阻止植物根系破壞建築屋面或者防水層,就可能造成防水層破損,導致屋面漏水。(4)由於屋頂上日曬、風吹、水分過快蒸發、乾旱等種植環境不同與地面,所以水分如何有效保持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種植池簡易裝配板,用該裝配板裝配的種植池可以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取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立板和底板,所述的立板的底部設置有卡槽和排水孔,底板和立板通過卡槽卡合在一起。
[0005]立板與立板之間採用活動連接的方式固定。
[0006]所述的立板為木紋裝飾板。
[0007]所述的立板與立板的之間採用不同角度連接。
[000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本實用新型的應用比較廣泛,可以應用於屋頂、陽臺、綠化、菜園、園林綠化、市政綠化、尤其是市政綠化隔離帶的設計。立板採用木紋裝飾板的設計,更具有觀賞性,對城市綠化營造出一種田園風格的味道。
[0009]採用上述裝配板為主要材料,製造出的種植池具有輕便、成本低,而且對於居家來講,自己又可以裝配成型,操作簡易,改裝或者拆卸非常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立板的凹槽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I一底板,2—卡槽,3—立板。
【具體實施方式】[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0015]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非常簡單,由立板3、底板I構成。立板的底部採用一次成型開槽技,開設有與底板的端部相互配合的卡槽2。
[0016]使用時,在鋪設好的塑料板或塑料膜上,根據圖紙將立板與底板配合,圍成事先設計好的形狀,即種植池的雛形。該塑料板或膜既可以防止水滲漏,又可以防止植物根系破壞屋面的板層和防水層,造成屋頂滲水。立板與底板安裝後的直角結構,主要是通過在種植池內填土,利用土本身的重力,固定住立板。
[0017]在所述的種植池底部設置有埋入式植物自動供水裝置。該裝置已由 申請人:申請實用新型專利。該裝置主要是解決屋頂上水分蒸發過快而專門設計,用於對植物根系可以持續性吸水,維持植物生長所必須的水分。避免不間斷澆水,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
[0018]該立板採用的是裝飾木紋板設計方式,外形美觀大方,具有清新的田園風格。
[0019]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用於屋頂綠化作為種植池來使用,還可以作為市政建設的綠化帶隔離欄使用。與之前的金屬制隔離欄相比,具有成本低,樣式新穎的優點,而且造成損傷後,直接對隔離板進行更換,降低維修、管理的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種植池簡易裝配板,其特徵:在於包括立板和底板,所述的立板的底部設置有卡槽和排水孔,底板和立板通過卡槽卡合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池簡易裝配板,其特徵在於:立板與立板之間採用活動連接的方式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種植池簡易裝配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立板的外側為木紋裝飾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種植池簡易裝配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立板與立板的之間採用不同角度連接。
【文檔編號】A01G9/02GK203407269SQ201320321053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5日
【發明者】胡曉華 申請人:胡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