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溝地的手動播種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1:50:37

本實用新型屬於農業科研育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溝地的手動播種裝置。
背景技術:
在農業高校、院所以及種子公司的科研或育種過程中,需要對一些遺傳作圖群體或低代選擇材料進行精細播種,即每行播種的粒數和株距需要一致。由於試驗田面積較小(通常在溫室進行),或者因所在的地形限制,很難使用精量播種機播種。一般情況下,是由人工點播的方式來種植。這種播種方式存在幾個問題:1.整個播種過程需要播種人員以蹲姿進行點播,耗費體力;2.播種速度慢,需要多人同時播種;3.播種時靠手感來大致確定株距,造成株距不一致,出苗後經常有多株苗長成一簇;4.用手點播的過程中易漏種或者將種子播錯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用於溝地的手動播種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於溝地的手動播種裝置,其中:包括支架、把手、固定鉤、播種管、種子盒、固定螺母、卡槽、卡板、第一橫杆、第二橫杆;所述支架的兩豎腿上端通過軸與把手的兩豎杆位於中間部位活動連接,且把手的兩豎杆位於支架的兩豎腿上端的內側,所述第一橫杆的兩端分別與支架的兩彎腿的橫梁內側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杆的兩端分別與支架的兩彎腿的豎梁固定連接且位於豎梁的上端,所述卡槽為一面開口的長方形,所述卡槽的兩短邊位於中間部分與把手的兩豎杆的端頭通過軸活動連接,且所述卡槽長邊的內表面與第一橫杆為一條直線;所述播種管的上端位於漏鬥的下部表面設有方形卡稜,所述播種管依次位於卡槽長邊的內表面,並且播種管的方形卡稜下表面緊貼卡槽的上表面,所述卡板緊靠播種管並通過固定螺母與卡槽的兩短邊的端頭固定;在所述支架的豎腿上端位於把手豎梁兩側與支架豎腿連接處的下方設有凸 臺,便於支撐把手;在所述支架的彎腿的橫梁前端也設有凸臺;所述種子盒位於第二橫杆與支架的彎腿的橫梁前端設有的凸臺上;在所述把手的兩側豎杆上且位於把手和支架的豎腿連接處的上方與支架的彎腿的橫梁上均開設有相對應的固定鉤孔,所述固定鉤的兩端通過固定孔與把手的兩側和支架的彎腿的橫梁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四條腿的底部還設有滾輪。
便於更好的準確把握播種管的距離,在所述的卡槽的表面設有標尺標記。
與現有的人工播種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第一、整機輕便易攜帶;第二、以站姿操作,省力;第三、操作簡單,不易出錯,播種速度快;第四、每行點播粒數和株距均可調節,適用範圍廣;第五、播種間距一致,出苗整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一種用於溝地的手動播種裝置,其中:包括支架3、把手1、固定鉤2、播種管5、種子盒6、固定螺母7、卡槽10、卡板11、第一橫杆13、第二橫杆12;所述支架3的兩豎腿上端通過軸與把手1的兩豎杆位於中間部位活動連接,且把手1的兩豎杆位於支架3的兩豎腿上端的內側,所述第一橫杆13的兩端分別與支架3的兩彎腿的橫梁內側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杆12的兩端分別與支架3的兩彎腿的豎梁固定連接且位於豎梁的上端,所述卡槽10為一面開口的長方形,所述卡槽10的兩短邊位於中間部分與把手1的兩豎杆的端頭通過軸活動連接,且所述卡槽10長邊的內表面與第一橫杆13為一條直線;所述播種管5的上端位於漏鬥的下部表面設有方形卡稜14,所述播種管5依次位於卡槽10長邊的內表面,並且播種管5的方形卡稜14下表面緊貼卡槽10的上表面,所述卡板11緊靠播種管5並通過固定螺母7與卡槽10的兩短邊的端頭固定;在所述支架3的豎腿上端位於把手1豎梁兩側與支架3豎腿連接處的下方設有凸臺15,便於支撐把手1;在所述支架3的彎腿的橫梁前端也設有凸臺15;所述種子盒6位於第二 橫杆12與支架3的彎腿的橫梁前端設有的凸臺15上;在所述把手1的兩側豎杆上且位於把手1和支架3的豎腿連接處的上方與支架3的彎腿的橫梁上均開設有相對應的固定鉤孔9,所述固定鉤2的兩端通過固定鉤孔9與把手1的兩側和支架3的彎腿的橫梁固定;在所述支架3的四條腿的底部還設有滾輪4。
便於更好的準確把握播種管5的距離,在所述的卡槽10的表面設有標尺標記8。
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溝地的手動播種裝置的具體操作及使用過程:在使用前根據每行所種的粒數確定要安裝的播種管數量,例如每行計劃播種20粒,則將20根播種管插入卡槽,使播種管漏鬥下的方形部分與卡槽緊密結合,同時根據卡槽上的標尺標記將20根播種管等距離(間距10cm)擺放,最後將固定螺母擰緊,防止播種管左右移動。
另外,可以將種子袋按要播種的先後順序依次排放在種子盒中。
開始使用時,推動把手將播種管置於第一條種子溝的上方,接著從固定鉤孔取出固定鉤,卡槽由於重力帶動把手向下移動,直至把手水平置於支架內側凸臺上(如圖1所示),此時播種管緊靠支架第一橫杆,並垂直深入種子溝中。然後從種子盒中取出與種子溝編號一致的種子袋,將裡面的20粒種子依次放入播種管,使種子等距離落入溝中。
播種完一行後,將把手向下輕按至支架的外側凸臺處,此時卡槽被抬高,帶動播種管離開種子溝(圖2所示),然後推動把手使本裝置向前滾動,直到播種管位於第二條種子溝的上方,接著放開把手,使卡槽落下,播種管進入溝內,如此重複播種後面的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