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改裝型串聯式調和釜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2:37:5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容量改裝型串聯式調和釜。
背景技術:
調和釜廣泛應用於各種化工產品在製作過程中的調和反應,用於將不同的原料按一定的比例調和成化工產品成品。在實際應用時,調和釜的容量一定,一般為10-15噸,當需要的化工產品的量比較多且超過一個調和釜的容量時,需要使用同一個調和釜分多次調和,或者使用多個調和釜同時調和,增加了生產成本和時間成本,此外,這兩種方式生產出的化工產品,由於不是一次調和形成,其指標參數也不同,導致產品的品質不一致。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成本低、效率高、產品指標相同的大容量改裝型串聯式調和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大容量改裝型串聯式調和釜,包括並列排列的第一調和釜和第二調和釜,所述第一調和釜和第二調和釜的內部均設有容納腔,兩個所述容納腔的底部之間通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連通,所述大容量改裝型串聯式調和釜還設有第一泵體和第二泵體,所述第一泵體安裝在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二泵體安裝在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第一調和釜和第二調和釜的底端均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連接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上安裝有閥門。
優選的,所述第一調和釜和第二調和釜的頂端均設有進料口,所述容納腔內均設有攪拌棒,所述攪拌棒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納腔底部,所述攪拌棒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容納腔並與電機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調和釜和第二調和釜的頂端還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孔連接空氣管道。
優選的,所述攪拌棒的邊緣還設有螺旋形導熱油加熱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大容量改裝型串聯式調和釜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成本低、效率高、產品指標相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大容量改裝型串聯式調和釜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記如下:1、第一調和釜;2、第二調和釜;3、容納腔;4、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第一泵體;7、第二泵體;8、出料管道;9、閥門;10、進料口;11、攪拌棒;12、電機;13、空氣管道;14、螺旋形導熱油加熱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進行描述。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容量改裝型串聯式調和釜,包括並列排列的第一調和釜1和第二調和釜2,所述第一調和釜1和第二調和釜2的內部均設有容納腔3,兩個所述容納腔3的底部之間通過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5連通,所述大容量改裝型串聯式調和釜還設有第一泵體6和第二泵體7,所述第一泵體6安裝在所述第一管道4上,所述第二泵體7安裝在所述第二管道5上;所述第一調和釜1和第二調和釜2的底端均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連接出料管道8,所述出料管道8上安裝有閥門9。
其中,所述第一調和釜1和第二調和釜2的頂端均設有進料口10,所述容納腔3內均設有攪拌棒11,所述攪拌棒11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納腔3底部,所述攪拌棒11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容納腔3並與電機12連接。所述第一調和釜1和第二調和釜2的頂端還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孔連接空氣管道13。所述攪拌棒11的邊緣還設有螺旋形導熱油加熱裝置14。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所述電機12驅動攪拌棒11轉動,使第一調和釜1與第二調和釜2中的液體原料分別混合均勻;所述第一泵體6能夠通過第一管道4把第二調和釜2中的液體原料輸送至第一調和釜1中,所述第二泵體7能夠通過第二管道5把第一調和釜1中的液體原料輸送至第二調和釜2中,實現第一調和釜1和第二調和釜2內的液體原料的交換與混合,從而使第一調和釜1和第二調和釜2生產出的產品指標一致。
在實際操作時,還可以在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5上設置閥門,當需要生產的化工產品的量較多時,打開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5上的閥門,實現第一調和釜1和第二調和釜2連通同時生產,當需要生產的化工產品的量較少時,關閉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5上的閥門,只利用第一調和釜1或第二調和釜2生產。
以上示意性的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並不局限於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