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密封帽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4:52:37 2
專利名稱:複合密封帽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閉裝車系統的密封設施,特徵是通過罐車內部氣體壓力的作用實現不同形狀充裝口的快速、安全、高效密封。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密封帽(蓋)是通過密封帽(蓋)的重力或動力系統提供的壓力對充裝口進行密封。CN 201099618Y中彭速建指出常用密封帽(蓋)的不足並提出了氣囊密封的設想,這種設想除對密封帽(蓋)的材質進行改進外,依然沿用舊的思想,因而存在諸多不足。(I)需要提供穩定的壓縮空氣,壓縮空氣的壓強需要隨充裝液體的種類、條件及回 收系統的壓強而調整,實際應用困難。(2)氣囊發生洩漏時不會被發現,壓縮空氣通過氣囊進入密閉充裝系統,一方面影響甚至破壞回收系統,一方面使密閉充裝系統重新滿足火災爆炸三要素,具有火災爆炸的危險,失去了將敞口充裝該為密閉充裝(安全、環保)的主要目的。(3)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充裝過程中罐車內部氣體壓力的負作用,當罐車內部氣體壓力大於密封帽(蓋)的重力和動力系統提供的壓力的合力時,依然存在密封失效的問題,對於大鶴管密閉裝車這種現象尤為突出。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密封帽(蓋)不能快速、安全、高效密封充裝口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複合密封帽,該密封帽不僅能快速、安全、高效密閉各種形狀的充裝口,而且輕便、操作簡單、對配套設施要求低,使密閉裝車系統投入產出比提高。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將一個具有彈性的充氣氣囊放在兩塊金屬板中間,氣囊、金屬板中間均為圓孔,將戴套桶的彈簧穿過充氣氣囊後固定在兩塊金屬板上,這樣就形成一個簡單的複合密封帽。具體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複合密封帽,其特徵在於包括上蓋板、氣囊、彈簧、套桶、下蓋板、固定環、固定鉤、氣囊保護套;彈簧固定在下蓋板上,套桶套在彈簧上,氣囊套在套桶上,彈簧固定在上蓋板上,氣囊保護套固定在上蓋板和下蓋板上。其蓋板和氣囊中間都有孔,孔徑大於裝車鶴管並與鶴管同心,氣囊外型與罐車口相應。本實用新型由於利用罐車內部高壓氣體壓縮彈性氣囊對充裝口進行面密封,系統內部氣體壓強越高,密閉效果越好,從根本上解決了其它密封設施在罐車內部氣壓升高時密封效果降低或失效的不足,提高了密閉裝車系統的綜合效率;由於套桶的保護,使氣囊不會被無限壓縮而破裂,延長了氣囊的使用時間。
圖I是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實用新型安裝在同心鶴管上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I可知,本實用新型的部件主要有上蓋板I、氣囊4、下蓋板7和彈簧3等,可以通過以下相似的步驟進行安裝。先將彈簧3固定在下蓋板7上後將套桶6套在彈簧3上,然後將氣囊4套在套桶6上,隨後將彈簧3固定在上蓋板I上,最後套上氣囊保護套5並把它固定在上蓋板I和下蓋板7上。由圖2可知,本實用新型通過固定環2永久固定在密閉裝車(氣液同心)鶴管上,裝車鶴管伸入罐車後,本實用新型密封帽的上金屬板I被固定(通過鶴管動力系統或密封帽的固定鉤8鎖在罐車上)。開始充裝後下蓋板7受到容器內部增大的壓力而壓縮彈性氣囊4並向上移動,隨著下蓋板7對氣囊4的擠壓,氣囊4發生變形並通過氣囊保護套5形成對充裝口的快速、安全、高效密封,從而實現密閉裝車;充裝結束後,本實用新型密封帽的上 蓋板I固定解除或下蓋板)壓力降低,在彈簧3和氣囊4的作用下,兩金屬板的間距恢復,氣囊也恢復原型,對充裝口的密封解除。
權利要求1.一種複合密封帽,其特徵在於包括上蓋板(I)、氣囊(4)、彈簧(3)、套桶¢)、下蓋板⑵、固定環(2)、固定鉤(8)、氣囊保護套(5);彈簧⑶固定在下蓋板(7)上,套桶(6)套在彈簧(3)上,氣囊(4)套在套桶(6)上,彈簧(3)固定在上蓋板(I)上,氣囊保護套(5)固定在上蓋板(I)和下蓋板(7)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複合密封帽,其特徵在於蓋板和氣囊中間都有孔,孔徑大於裝車鶴管並與鶴管同心,氣囊外型與罐車口相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複合密封帽,為了克服現有密封帽(蓋)不能快速、安全、高效密封充裝口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複合密封帽,該密封帽不僅能快速、安全、高效密閉各種形狀的充裝口,而且輕便、操作簡單、對配套設施要求低,使密閉裝車系統投入產出比提高。該種複合密封帽包括上蓋板、氣囊、彈簧、套桶、下蓋板、固定環、固定鉤、氣囊保護套;彈簧固定在下蓋板上,套桶套在彈簧上,氣囊套在套桶上,彈簧固定在上蓋板上,氣囊保護套固定在上蓋板和下蓋板上。
文檔編號F17C13/06GK202708590SQ20122000960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0日
發明者梁先鋒 申請人:梁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