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動調節的升降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7:59:37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升降平臺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手動調節的升降平臺裝置。
背景技術:
在當今生產工作環境中,往往會涉及到高空作業,在現有的登高作業中由於會受到場地或者人手的限制,對生產帶來一定的影響,且現有的登高設備結構較大,不方便移動。再者在當今維修工作中,需要放置一些設備儀器,因此設計一種高度能夠隨意調節的升降平臺是十分必要的。現有升降平臺多為剪叉式液壓系統升降平臺或者卷揚機電機驅動式升降平臺,結構比較重且複雜,一般需要外部提供升降裝置的工作動力,才能實現升降平臺高度的改變,但是一些特殊場合由於施工場所的限制,無法提供外部的工作動力,使得升降平臺使用受到了較大的局限性。
這也構成了需要進一步改進升降平臺的設計,以圖解決所存在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手動調節的升降平臺,不僅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可以利用手動調節平臺高度,降低了升降平臺對外部動力的依賴程度,擴展了升降平臺的使用範圍。
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手動調節的升降平臺,包括固定框架、連接在固定框架上的牽引裝置,還包括通過手動升降安裝平臺的提升裝置,所述牽引裝置嵌固在固定框架內部,所述提升裝置一端與牽引裝置連接,相對設置的另外一端與安裝平臺連接,所述安裝平臺可活動的套設在固定框架上,通過操作牽引裝置,運用操控提升 裝置,實現對套設在固定框架上的安裝平臺高度的改變和調整,從而,可實現安裝平臺自由高度的改變,不僅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無需外部驅動動力即可以直接通過手動調節平臺高度,降低了升降平臺對外部動力的依賴程度,擴展了升降平臺的使用範圍。
優選地,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至少一根導向柱、以及固定在導向柱的至少一根支架橫梁,所述導向柱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朝上延伸,所述支架橫梁夾設在導向柱之間,固定在導向柱遠離底座的一端;
進一步地,固定在導向柱遠離底座的末端,以此圍設在一個穩固的支撐桁架;更進一步地,導向柱為四根,分設在底座的四個角上。
優選地,為了確保連接的牢固性,所述導向柱之間平行的設置,垂直的固定在底座上。
優選地,為了確保導向柱與底座牢靠的固定,所述固定框架還包括傾斜夾設在底座和導向柱之間,並與之連接的斜撐,以此,在底座和導向柱之間形成穩固、堅定、耐壓的三角形。
優選地,所述牽引裝置嵌固在固定框架的內頂面部。
優選地,為了便捷的實現手動牽引升降平臺高度的調整,所述牽引裝置為手拉葫蘆。
優選地,為了平穩的實現對升降平臺的舉升,所述提升裝置包括至少一根吊索,所述吊索一端與安裝平臺連接,相對設置的另外一端與牽引裝置連接;進一步地,為了確保平順的實現安裝平臺的舉升,吊索為四根,沿安裝平臺的幾何中心,對稱均布在安裝平臺相對的兩個側面上。
優選地,為了確保作業過程中,安裝平臺能夠保持在特定高度,所述提升裝置包括連接在固定框架上的支撐銷,所述支撐銷貫穿固定框架可拆卸的固定。
優選地,所述安裝平臺包括升降臺、和與升降臺一體連接的至少一個吊耳,所述吊耳沿升降臺的幾何中心,對稱均布地與升降臺固定。
優選地,為了確保安裝平臺在升降過程中保持水平的舉升,所述安裝平臺還包括固定在升降臺上的至少兩個導套,所述導套與升降臺固定成一體,沿升降臺的幾何中心對稱分布。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手動調節的升降平臺,不僅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可以利用手動調節平臺高度,降低了升降平臺對外部動力的依賴程度,提升了升降平臺的使用範圍。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一種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實現的一種手動調節的升降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
為了便於描述,在這裡可以使用空間相對術語,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來描述如在圖中所示的一個器件或特徵與其他器件或特徵的空間位置關係。應當理解的是,空間相對術語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圖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圖中的器件被倒置,則描述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上」的器件之後將被定位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下」。因而,示例性術語「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兩種方位。該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轉90度或 處於其他方位),並且對這裡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作出相應解釋。
請參考圖1,圖1示出了一種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實現的一種手動調節的升降平臺的結構示意圖,為了降低了升降平臺對外部動力的依賴程度,提升了升降平臺的使用範圍,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手動調節的升降平臺,包括固定框架10、連接在固定框架10上的牽引裝置20、以及通過手動升降安裝平臺40的提升裝置30,牽引裝置20嵌固在固定框架10內部,提升裝置30一端與牽引裝置20連接,相對設置的另外一端與安裝平臺40連接,安裝平臺40可活動的套設在固定框架10上,通過操作牽引裝置20,運用操控提升裝置30,實現對套設在固定框架10上的安裝平臺40高度的改變和調整,從而,無需外部的驅動動力,便可實現安裝平臺40自由高度的改變,不僅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可以直接通過手動調節平臺高度,降低了升降平臺對外部動力的依賴程度,擴展了升降平臺的使用範圍。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固定框架10整體呈長方體外形,包括底座11、固定在底座11上的至少一根導向柱12、以及固定在導向柱12的至少一根支架橫梁13,導向柱12一端固定在底座11上,朝上延伸,支架橫梁13夾設在導向柱12之間,固定在導向柱12遠離底座11的一端,優選地,固定在導向柱12遠離底座11的末端,以此圍設在一個穩固的支撐桁架,進一步地,為了確保連接的牢固性,導向柱12之間平行的設置,近似垂直的固定在底座11上,優選地,導向柱12為四根,分設在底座11的四個角上。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一種具體的實施例中,為了確保導向柱12牢靠的與底座11固定,還包括傾斜夾設在底座11和導向柱12之間,並與之連接的斜撐14,以此,在底座11和導向柱12之間形成穩固、堅定、耐壓的三角形。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牽引裝置20嵌固在固定框架10的內頂面部,具體地,牽引裝置20固定在遠離底板11的支架橫梁13上,朝下延伸。為了便捷的實現手動牽引升降平臺高度的調整,牽引裝置20為千斤頂或手拉葫蘆,以便及時的對手動提升的高度進行鎖止。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為了平穩的實現對升降平臺的舉升,提升裝置30包括至少一根吊索31,該吊索31一端與安裝平臺40連接,相對設置的另外一端與牽引裝置20連接,通過牽引裝置20的作用,實現對安裝平臺40的高度調節,進一步地,為了確保平順的實現安裝平臺40的提升,吊索31為四根,沿安裝平臺40的幾何中心,對稱均布在安裝平臺40相對的兩個側面上。較佳地,為了確保作業過程中,安裝平臺40能夠保持在特定高度,還包括連接在固定框架10上的支撐銷32,該支撐銷32貫穿固定框架10可拆卸的固定,具體地,支撐銷32貫穿導向柱12,等高的均布,以此,可以限制安裝平臺40在同一水平面上,確保安裝平臺40的平穩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安裝平臺40整體呈四方體外形,包括升降臺41、和與升降臺41一體連接的至少一個吊耳43,該吊耳43沿升降臺41的幾何中心,對稱均布地與升降臺41固定。進一步地,為了確保安裝平臺40在升降過程中保持水平的舉升,還包括固定在升降臺41上的至少一個導套42,該導套42與升降臺41固定成一體,沿升降臺41的幾何中心對稱分布。進一步地,導套42為四個,沿升降臺41的幾何中心對稱固定在升降臺41的四個角,通過將升降臺41四個角連接成一體的導套42,確保升降臺41能夠始終水平的舉升。
此外,固定框架10通常由面板和支撐筋焊接而成,從而具有足夠的剛度來裝載和承受不確定的位置載荷。
本實用新型專利雖然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並不是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專利,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專利的精神和範圍內,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的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