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流量低揚程礦用潛汙水電泵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6:54:02 2
專利名稱:一種大流量低揚程礦用潛汙水電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用潛汙水電泵,具體地說是一種大流量低揚程礦用潛汙水電泵。
背景技術:
一般礦用潛汙水電泵採用傳統的葉輪和蝸殼的形式將輸送介質從泵下端出水管中排出。在排水作業時,輸送介質中固體顆粒的體積濃度一般不超過4% ;輸送介質中固體顆粒的最大粒徑一般10 15mm。一般礦用潛汙水電泵在實際使用中,輸送介質中的固體顆粒、高粘度沉澱物及長纖維容易堵塞葉輪以使泵無法排水,甚至損壞電泵。這樣大大影響了一般礦用潛汙水電泵的使用範圍。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效率高、壽命長、結構緊湊的大流量低揚程礦用潛汙水電泵。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流量低揚程礦用潛汙水電泵,包括上泵蓋、上端蓋、電機殼、電機、軸承、下端蓋、機械密封、導葉、葉輪和底座,所述電機設置在電機殼內,電機殼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上端蓋和下端蓋,上端蓋的上方設置有上泵蓋,電機的電機軸和下端蓋之間設置有軸承,位於軸承下方的電機軸和下端蓋之間還設置有機械密封,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導葉,導葉的進水口處設置有葉輪並與電機的電機軸的下端部相連接,電機殼設置在導葉的上方且為夾層結構,導葉的出水口與電機殼的夾層相連通。所述導葉的軸截面的過流面呈U形或接近U形結構,其底部為進水口,上部為環形出水口,中間形成容納機械密封的空腔。所述葉輪的軸截面的過流面呈V形或接近V形結構,其底部為進水口,上部為與導葉相連通的環形出水口,中間形成容納電機軸的空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流量低揚程礦用潛汙水電泵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I)該電泵電機採用內裝式結構,即所排汙水從電機夾層中流出,打破傳統的葉輪、蝸殼直接將汙水從出水管排出的方式。2)由於該電泵的葉輪和導葉過流斷面大,葉輪和導葉最小過流斷面直徑約120mm,這樣該泵在排水作業時,可輸送介質的體積濃度達到10%,可輸送介質的固體顆粒直徑達到60_。主要用於礦用潛汙水電泵在排水作業時介質中含有直徑較大的沙石或其它固體顆粒、高粘度沉澱物及長纖維等汙水汙物。3)該電泵設計效率高、壽命長、結構緊湊,其配套電機功率為400 600kW。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圖1中的導葉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圖1中葉輪的結構示意圖。[0018]圖中,1、上泵蓋,2、上端蓋,3、電機殼,4、電機,5、軸承,6、下端蓋,7、機械密封,8、導葉,9、葉輪,10、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流量低揚程礦用潛汙水電泵作以下詳細地說明。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流量低揚程礦用潛汙水電泵,其結構是由包括上泵蓋1、上端蓋2、電機殼3、電機4、軸承5、下端蓋6、機械密封7、導葉8、葉輪9和底座10,所述電機4設置在電機殼3內,電機殼3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上端蓋2和下端蓋6,上端蓋2的上方設置有上泵蓋I,電機4的電機軸和下端蓋6之間設置有軸承5,位於軸承5下方的電機軸和下端蓋6之間還設置有機械密封7,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10上設置有導葉8,導葉8的進水口處設置有葉輪9並與電機4的電機軸的下端部相連接,電機殼3設置在導葉8的上方且為夾層結構,導葉8的出水口與電機殼3的夾層相連通。如附圖2所示,所述導葉8的軸截面的過流面呈U形或接近U形結構,其底部為進水口,上部為環形出水口,中間形成容納機械密封7的空腔,使輸送介質在葉輪9高速旋轉中平滑的從導葉8中流出。如附圖3所示,所述葉輪9的軸截面的過流面呈V形或接近V形結構,其底部為進水口,上部為與導葉8相連通的環形出水口,中間形成容納電機軸的空腔。
權利要求1.一種大流量低揚程礦用潛汙水電泵,包括上泵蓋(I)、上端蓋(2)、電機殼(3)、電機(4)、軸承(5)、下端蓋(6)、機械密封(7)、導葉(8)、葉輪(9)和底座(10),所述電機(4)設置在電機殼(3)內,電機殼(3)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上端蓋(2)和下端蓋(6),上端蓋(2)的上方設置有上泵蓋(1),電機(4)的電機軸和下端蓋(6)之間設置有軸承(5),位於軸承(5)下方的電機軸和下端蓋(6)之間還設置有機械密封(7),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10)上設置有導葉(8),導葉(8)的進水口處設置有葉輪(9)並與電機(4)的電機軸的下端部相連接,電機殼(3)設置在導葉(8)的上方且為夾層結構,導葉(8)的出水口與電機殼(3)的夾層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低揚程礦用潛汙水電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導葉(8)的軸截面的過流面呈U形或接近U形結構,其底部為進水口,上部為環形出水口,中間形成容納機械密封(7)的空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低揚程礦用潛汙水電泵,其特徵在於,所述葉輪(9)的軸截面的過流面呈V形或接近V形結構,其底部為進水口,上部為與導葉(8)相連通的環形出水口,中間形成容納電機軸的空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流量低揚程礦用潛汙水電泵,其結構包括上泵蓋、上端蓋、電機殼、電機、軸承、下端蓋、機械密封、導葉、葉輪和底座,所述電機設置在電機殼內,電機殼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上端蓋和下端蓋,上端蓋的上方設置有上泵蓋,電機的電機軸和下端蓋之間設置有軸承,位於軸承下方的電機軸和下端蓋之間還設置有機械密封,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導葉,導葉的進水口處設置有葉輪並與電機的電機軸的下端部相連接,電機殼設置在導葉的上方且為夾層結構,導葉的出水口與電機殼的夾層相連通。該電泵電機採用內裝式結構,即所排汙水從電機夾層中流出,打破傳統的葉輪、蝸殼直接將汙水從出水管排出的方式,具有效率高、壽命長、結構緊湊,其配套電機功率為400~600KW。
文檔編號F04D13/08GK202900693SQ20122049059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潘波 申請人:山東星源礦山設備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