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石墨碳磚清理刮刀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1:17:22 2
專利名稱:一種石墨碳磚清理刮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墨碳磚清理刮刀。
背景技術:
鑄錠爐熱場頂部有八塊為了控制排氣的碳磚,長時間排氣、排雜導致雜質積累,縫隙變小,排雜效果降低,影響矽錠質量,因此需要使用刮刀定期清理,由於爐腔內頂部空間狹小,碳磚凹槽內清理時非常困難且清理不乾淨。刮刀又稱鏝刀,修型中使用最多最廣的工具,有平頭、尖頭和圓頭等幾種,主要用來修理型砂(芯)的較大平面,開挖澆冒口,切割溝槽和鑄肋,修整砂坯及軟硬砂床,把砂型表面的加強釘掀入砂型等。現有刮刀形狀與開刃方向與鑄錠爐熱場內碳磚凹槽內形狀不相符,因其鑄錠爐熱場碳磚凹槽內形狀是為排氣、排雜設計,故現有刮刀的形狀與開刃處不適合凹槽內雜質的清理,且現有刮刀形狀與尺寸不能適合清理熱場碳磚及凹槽內雜質。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石墨碳磚清理刮刀,外形為T型刮刀,結構簡單,形狀和刀刃方向與鑄錠爐熱場內碳磚凹槽內形狀相符,方便在狹小的爐腔內頂部空間清理碳磚凹槽內的雜質,製作成本低;本刮刀功能多,梯形刀片方便清理普通平面上的雜質,不鏽鋼片一端的三面刀刃方便清理凹槽和臺階式區域;本刮刀可以有效清理碳磚,保證了鑄錠爐熱場頂部的排雜效果,從而保證了矽錠質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石墨碳磚清理刮刀,包括圓柱刀柄、矩形不鏽鋼片和梯形刀片;圓柱刀柄垂直固定於不鏽鋼片的中間,梯形刀片固定於不鏽鋼片的一端,不鏽鋼片的另一端三面有刀刃。梯形刀片可拆卸的固定於所述不鏽鋼片的一端。刀柄為不鏽鋼管狀刀柄。刀柄為伸縮套節不鏽鋼刀柄。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石墨碳磚清理刮刀外形為T型刮刀,結構簡單,形狀和刀刃方向與鑄錠爐熱場內碳磚凹槽內形狀相符,方便在狹小的爐腔內頂部空間清理碳磚凹槽內的雜質,製作成本低;本刮刀功能多,梯形刀片方便清理普通平面上的雜質,不鏽鋼片一端的三面刀刃方便清理凹槽和臺階式區域;本刮刀可以有效清理碳磚,保證了鑄錠爐熱場頂部的排雜效果,從而保證了矽錠質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0014]I為圓柱刀柄,2為矩形不鏽鋼片,3為梯形刀片,4為刀刃。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石墨碳磚清理刮刀,包括圓柱刀柄1、矩形不鏽鋼片2和梯形刀片3 ;圓柱刀柄I垂直固定於不鏽鋼片2的中間,梯形刀片3固定於不鏽鋼片2的一端,不鏽鋼片2的另一端三面有刀刃4 ;梯形刀片3可拆卸的固定於不鏽鋼片2的一端;刀柄I可以為不鏽鋼管狀刀柄;刀柄可以為伸縮套節不鏽鋼刀柄,根據需要調節刀柄的長度。由於T形刮刀不方便放置和運輸,因此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變形可以將刀柄設置為可拆卸式,刀柄與不鏽鋼片螺紋連接,需要使用時將刀柄安裝上去,不需要使用時可拆卸下來,當刀柄與不鏽鋼片採用螺紋連接時,可以適當增加連接處不鏽鋼片的厚度。為了增加不鏽鋼刀柄的摩擦力以避免使用時由於不鏽鋼的光滑表面造成的脫手損壞刮刀事故,可以在刀柄的外面設置一層防滑層,比如帶有凸起的塑料、矽膠層或隔熱棉層等。優選的不鏽鋼片的長為130mm,寬30mm,厚2.5 3mm,圓柱刀柄的半徑為12.5mm,圓柱刀柄的長度為80mm,梯形刀片的上底與不鏽鋼片的寬度相同,下底長度為50mm,梯形刀片通過螺杆螺母固定於不鏽鋼片的一端,不使用時可以將梯形刀片拆卸下來。當需要清理臺階形區域時,使用具有三面刀刃的一端,每一個臺階形區域的截面為L形,將三面刀刃的其中兩面與L的兩邊接觸,水平拉動刮刀刀柄即可方便的清理臺階區域;當需要清理普通區域時可以使用梯形刮刀。
權利要求1.一種石墨碳磚清理刮刀,其特徵在於:包括圓柱刀柄(I)、矩形不鏽鋼片(2)和梯形刀片(3);圓柱刀柄(I)垂直固定於所述不鏽鋼片(2)的中間,梯形刀片(3)固定於所述不鏽鋼片(2)的一端,所述不鏽鋼片(2)的另一端三面有刀刃(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碳磚清理刮刀,其特徵在於:梯形刀片(3)可拆卸的固定於所述不鏽鋼片(2)的一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碳磚清理刮刀,其特徵在於:所述刀柄(I)為不鏽鋼管狀刀柄。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碳磚清理刮刀,其特徵在於:所述刀柄為伸縮套節不鏽鋼刀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石墨碳磚清理刮刀,包括圓柱刀柄、矩形不鏽鋼片和梯形刀片;圓柱刀柄垂直固定於不鏽鋼片的中間,梯形刀片固定於不鏽鋼片的一端,不鏽鋼片的另一端三面有刀刃。本實用新型外形為T型刮刀,結構簡單,形狀和刀刃方向與鑄錠爐熱場內碳磚凹槽內形狀相符,方便在狹小的爐腔內頂部空間清理碳磚凹槽內的雜質,製作成本低;本刮刀功能多,梯形刀片方便清理普通平面上的雜質,不鏽鋼片一端的三面刀刃方便清理凹槽和臺階式區域;本刮刀可以有效清理碳磚,保證了鑄錠爐熱場頂部的排雜效果,從而保證了矽錠質量。
文檔編號B08B1/00GK203030553SQ201220696660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7日
發明者王紀山 申請人:衡水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