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溫加熱電纜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5:47:02 1
專利名稱:自控溫加熱電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特種用途電纜,具體地說是一種自控溫加熱電纜。
背景技術:
自控溫加熱電纜是一種依靠自身材料的溫度敏感性來自動調節輸出功率,實現自 動控制溫度的作用。近年來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在日本,各種結構、不同材料的加熱電纜 層出不窮,應用範圍也日漸擴大。國內相關企業也不斷推出新產品,主要是用在石油、化 工、冶金、電力、水利、輕工、製藥等行業的儲存罐、管道設備以及容器等設備的加熱保溫。 電壓等級在220V。還有應用在民用取暖設施、醫療保健用器、家用電器保溫等,電壓等級 在12-60V。這種電纜常用形式採用合金絲做導體,通過電流加熱方式引發一種高分子發熱 作為發熱元件,這種電纜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能源消耗大、發熱功率不穩定、電纜使用壽命 短、發熱元件容易老化、整個電纜比較硬、熱效率不高等缺陷,特別是在民用和醫療設施中, 這些不足更加明顯。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電纜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自控溫加 熱電纜,它能夠改進電纜的性能,提高加熱效率,提高電纜的使用壽命和柔軟性。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控溫加熱電纜,包括導體、 發熱元件,所述導體由置於成纜結構中心的兩根平行放置的柔軟炭纖維構成,導體外側繞 包有發熱元件,該發熱元件由具有PTC開關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構成,發熱元件外擠包有 一層由耐高溫的氟塑料材料構成的絕緣層,該絕緣層外面均勻地繞包一層由退火軟銅帶構 成的導熱及金屬屏蔽層,該導熱及金屬屏蔽層外繞包有一層由無鹼玻璃絲編織層及在該無 鹼玻璃絲編織層外塗的耐高溫絕緣塗漆構成的外護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同時採用了具有合適體積電阻率的炭纖 維作為導體和一種新型的KT系列的具有PTC開關性能的高聚物作為發熱元件,提高發熱效 率及使用壽命。在不同起始溫度下控溫性能穩定,電流時間常數小,升溫速度快。採用銅帶 繞包層提高熱導性,作為電纜的金屬屏蔽層是防止靜電產生的安全接地線同時增加傳熱和 散熱作用,並均勻熱量分布,採用耐高溫氟塑料及玻璃絲纖維及絕緣漆作為絕緣與護套使 電纜安全性能、耐熱性能進一步提高。總之,本電纜結構簡單,熱效率高,使用壽命長,性能 穩定,對環境溫度的差異或變化反應靈敏,特別柔軟,安全性高,經濟實用,節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炭纖維導體1,發熱元件2,絕緣層3,導熱及金屬屏蔽層4,外護層5。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本實施例所述自控溫加熱電纜,其電纜中心部位平行放置兩根炭纖維導 體1,在兩根炭纖維導體1外部加有一層由具有PTC開關特性的KT系列高聚物構成的發熱 元件2,在發熱元件2外面擠包一層由耐高溫的氟塑料構成的絕緣層3,該絕緣層3厚度均 勻,表面光滑。絕緣層3外面均勻地繞包有一層由0. 05mm厚度的退火軟銅帶作為熱量傳 導件的導熱及金屬屏蔽層4,在銅帶外面編織有一層無鹼玻璃絲,該玻璃絲編織密度不低於 80%,在玻璃絲外層塗有一層耐高溫的環保型的絕緣漆,與玻璃絲組成外護層5,確保產品 的使用壽命與安全性。本實施實例中,關鍵是選用電阻率合適的炭纖維導體1與發熱的高 聚物作為發熱元件2,兩者材料的選用與有機結合是實現本實用新型發明目的技術核心。
權利要求一種自控溫加熱電纜,包括導體、發熱元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體由置於成纜結構中心的兩根平行放置的柔軟炭纖維構成,導體外側繞包有發熱元件,該發熱元件由具有PTC開關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構成,發熱元件外擠包有一層由耐高溫的氟塑料材料構成的絕緣層,該絕緣層外面均勻地繞包一層由退火軟銅帶構成的導熱及金屬屏蔽層,該導熱及金屬屏蔽層外繞包有一層由無鹼玻璃絲編織層及在該無鹼玻璃絲編織層外塗的耐高溫絕緣塗漆構成的外護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特種用途電纜,具體地說是一種自控溫加熱電纜。它包括導體、發熱元件,所述導體由置於成纜結構中心的兩根平行放置的柔軟炭纖維構成,導體外側繞包有發熱元件,該發熱元件由具有PTC開關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構成,發熱元件外擠包有一層由耐高溫的氟塑料材料構成的絕緣層,該絕緣層外面均勻地繞包一層由退火軟銅帶構成的導熱及金屬屏蔽層,該導熱及金屬屏蔽層外繞包有一層由無鹼玻璃絲編織層及在無鹼玻璃絲中塗有的一層耐高溫的絕緣塗漆構成的外護層。本電纜結構簡單,熱效率高,使用壽命長,性能穩定,對環境溫度的差異或變化反應靈敏,特別柔軟,安全性高,經濟實用,節能。
文檔編號H05B3/56GK201750573SQ201020235009
公開日2011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4日
發明者孫喜良, 孫玉和, 王洪坡, 黃宗姣 申請人:唐山市海豐線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