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機混合復疊空氣源熱泵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5:53:3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供暖製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機混合復疊空氣源熱泵。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現有的空氣源熱泵系統中,冷凝器多採用傳統螺旋翅片管,傳熱效率較低。單壓縮機布置使得製冷制熱功率收到較大限制且在空調使用高峰時,唯一的壓縮機必須不間斷運行很長時間,對壓縮機壽命有很大影響。又由於多追求美觀,殼體上沒有把手之類的著力點,造成沉重的殼體移動極為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雙機混合復疊空氣源熱泵,從而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雙機混合復疊空氣源熱泵,包括殼體,殼體內設置有第一壓縮機、第二壓縮機、冷凝器、毛細管、氣液分離器、四通閥以及單向閥;所述冷凝器為翅片管冷凝器,所述翅片管冷凝器的翅片與翅片管呈50°-65°夾角;殼體下端四個角部設置有輪子,每個輪子旁都設置有螺杆,螺杆與殼體下部通過螺紋連接,螺杆的下端面經過旋擰可以低於或者高於所述輪子的下沿。
進一步,所述殼體上設置有兩個風機。
進一步,所述第一壓縮機與第二壓縮機並聯設置。
進一步,所述螺杆上設置有便於扳手進行旋擰的旋擰部,所述旋擰部的橫截面為正方形或者正六邊形。
進一步,所述螺杆的底部通過螺釘固定有可拆卸的安裝墊,所述安裝墊的半徑為3-6mm。
進一步,所述安裝墊的材質為聚氨酯。
進一步,所述輪子為萬向輪。
進一步,相鄰的所述翅片之間形成具有開口的環形散熱腔,所述環形散熱腔的開口處相比於內腔處較窄。
進一步,所述翅片上設置有弧形環槽,所述弧形環槽設置在翅片的側壁和/或外端面上。
進一步,所述殼體一側設置有工質出口和工質入口。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雙機混合復疊空氣源熱泵,功率可以進行靈活控制,在負荷小的時候,可以只使用一臺壓縮機工作,在負荷大的時候,可以兩臺壓縮機同時工作,使得壓縮機的壽命得到有效保證;在殼體底部設置有螺杆及萬向輪,螺杆可以旋轉,可以將殼體頂起進行固定或者使輪子接觸地面便於運輸;獨特的翅片形狀,增加了散熱面,保證了機器的散熱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螺杆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冷凝器的翅片管的剖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術語「上」、「下」、「左」、「右」、「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雙機混合復疊空氣源熱泵,包括殼體1,殼體1內設置有第一壓縮機、第二壓縮機、冷凝器、毛細管、氣液分離器、四通閥以及單向閥。製冷模式時,第一壓縮機和第二壓縮機出口的排氣依次通過四通閥、冷凝器、毛細管然後通至室內,從室內返回的工質進入殼體上的工質入口11後通過氣液分離器、單向閥返回壓縮機;制熱模式時,第一壓縮機和第二壓縮機出口的排氣直接通往室內然後依次通過工質入口11、毛細管、冷凝器、四通閥返回第一壓縮機和第二壓縮機。冷凝器為翅片管冷凝器,翅片管冷凝器的翅片2與翅片管3呈50°-65°夾角;殼體1下端四個角部設置有輪子4,每個輪子4旁都設置有螺杆5,螺杆5與殼體1下部通過螺紋連接,螺杆5的下端面經過旋擰可以低於或者高於所述輪子的下沿,低於下沿時支撐起殼體1起到固定的作用,高於下沿時,輪子4與地面接觸便於移動。
殼體1上設置有兩個用於散熱的風機6,風機6上設置有保護罩12,設置兩個風機6可以增加散熱效率。
第一壓縮機與第二壓縮機並聯設置,可以更具市級所需的功率選擇一個壓縮機或者兩個壓縮機工作,對資源做到的最優程度的利用,同時延長了壓縮機的使用壽命。
螺杆5上設置有便於扳手進行旋擰的旋擰部5a,旋擰部5a的橫截面為正方形或者正六邊形。
螺杆5的底部通過螺釘7固定有可拆卸的安裝墊8,安裝墊8的半徑為3-6mm。
安裝墊的材質為聚氨酯。
輪子4為萬向輪。
相鄰的翅片2之間形成具有開口的環形散熱腔9,環形散熱腔9的開口處9a相比於內腔處9b較窄,汽化過程發生在翅片2表面而不像傳統翅片一樣發生在翅片間隙中,環形散熱腔9不僅強化了汽化過程也拓展了傳熱面,縮短了冷凝周期從而獲得更好的傳熱效率。
如圖4所示,在另一種實施例中,翅片2上設置有弧形環槽2a,弧形環槽2a設置在翅片的側壁和/或外端面上,進一步增加了換熱面積。
殼體1一側設置有工質出口10和工質入口11,分別與室內的循環管相連。
本實用新型雙機混合復疊空氣源熱泵,功率可以進行靈活控制,在負荷小的時候,可以只使用一臺壓縮機工作,在負荷大的時候,可以兩臺壓縮機同時工作,使得壓縮機的壽命得到有效保證;在殼體底部設置有螺杆及萬向輪,螺杆可以旋轉,可以將殼體頂起進行固定或者使輪子接觸地面便於運輸;獨特的翅片形狀,增加了散熱面,保證了機器的散熱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為了示例和描述起見而給出的,而並不是無遺漏的或者將本實用新型限於所公開的形式。很多修改和變化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選擇和描述實施例是為了更好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際應用,並且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實用新型從而設計適於特定用途的帶有各種修改的各種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