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式升降火鍋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7:16:32

本發明屬於鍋體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機械式升降火鍋。
背景技術:
火鍋是中國傳統的美食,深受人們喜愛,而目前火鍋鍋體結構一般採用單個鍋體,吃火鍋時,將各種食物放入鍋體內燙煮,熟後直接食用,而在燙煮過程中,由於食物的體積大小不一,體積大的便於撈起,但是體積小的通過筷子或漏勺撈取,不僅麻煩,而且易燙傷,還有食物種類較多時,體積小的食物不利於針對性的篩選食用,不能直觀性的進行選擇。
現有技術中,通常加設內鍋進行過濾,內鍋的升降有的是電動式,有的是旋轉式,但是電動式的佔用空間,增加成本,而且升降幅度本就不到,無需耗費過多的資源和能源對其進行電動升降;有的旋轉升降旋轉中心需要在鍋體中部設置旋轉滑道,滑道要麼依靠中部設置的鴛鴦鍋,要麼獨立設置,而作為非鴛鴦鍋體的火鍋,則不易設置升降,具有局限性。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機械式升降火鍋,能夠機械式完成內鍋的升降,將食物暴露出來,易於選擇和夾取,無需電動助力實現升降,而且結構能適用於鴛鴦鍋體和非鴛鴦鍋體的安裝。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機械式升降火鍋,其關鍵在於:包括外鍋和內鍋,所述內鍋的側壁和底部均勻開有濾孔,所述外鍋的鍋口設有一圈鍋沿,所述內鍋的鍋口對稱設有頂座,所述鍋沿上對應頂座對稱設有頂杆,該頂杆垂直穿設於所述鍋沿上,所述頂杆上端與頂座連接,兩個所述頂杆的下端之間通過u形槓桿臂連接,該槓桿臂貼近所述外鍋外壁,該槓桿臂的兩個槓桿支撐點對稱設於槓桿臂中點與頂杆連接部之間,所述槓桿臂的中點處向上連接有下壓組件。
採用上述結構,下壓組件將槓桿臂的中點向下壓,槓桿臂的兩端通過槓桿原理,將頂杆向上推動,頂杆即可通過向上頂出頂座,實現內鍋的上升,同樣地,將下壓組件回位,實現內鍋的下降,從而實現內鍋的升降。
進一步地,上述下壓組件包括下壓塊和旋轉下壓臂,所述旋轉下壓臂的中部與所述外鍋外壁鉸接,該旋轉下壓臂的上端穿出鍋沿的限位口後設置隔熱扳動把手,所述限位口對旋轉下壓臂的扳動幅度進行定位,控制下壓程度,所述旋轉下壓臂下端部與下壓塊的上端部鉸接,所述下壓塊的下端與所述槓桿臂的中點處鉸接。
採用上述結構,如圖4所示,扳動把手使旋轉下壓臂旋轉,旋轉下壓臂的下端向下推動下壓塊,下壓塊推動槓桿臂的中點部下行,完成下壓組件的下壓工作,而旋轉下壓臂的上部從限位口的一側轉至另一側並進行限位,下壓塊的反作用力將旋轉下壓臂頂住形成平衡,從而使內鍋升至最高並保持穩定;扳動把手使旋轉下壓臂回位,即可破會力的平衡,使內鍋下降回位。
進一步地,上述頂杆上開有長條形導向孔,所述外鍋的外壁對應所述導向孔設有導向柱。
採用上述結構,導向柱對頂杆起到限位導向作用,使頂杆的升降更加穩定。
進一步地,上述外鍋外壁分布有增厚部,該增厚部對應所述旋轉下壓臂與外鍋的鉸接部位、槓桿支撐點和導向柱的固定部位設置。由於鍋體不厚,為了不傷鍋體,提高鍋體的壽命,同時提高鉸接位置和導向柱的穩定安裝,因而採用上述結構。
進一步地,上述增厚部通過焊接加強塊進行增厚加強;或/和直接對外鍋側壁的相應位置增加壁厚。
進一步地,上述頂杆與頂座通過螺栓鎖緊固定。
採用上述結構,能夠保證頂杆和頂座安裝的穩定性,防止內鍋失去平衡發生傾斜或翻轉。
進一步地,上述頂座加寬設置,所述頂杆上端橫向設有加寬的安裝臺,該安裝臺上設有定位柱,所述頂座上對應所述定位柱開有定位孔,所述內鍋通過頂座定位安放於所述安裝臺上。
採用上述結構,頂座加寬後能穩定並方便地放置於加寬的安裝臺上,而且內鍋的拆裝更加方便。
有益效果:
本發明一種機械式升降火鍋,能夠機械式完成內鍋的升降,將食物暴露出來,易於選擇和夾取,無需電動助力實現升降,而且結構能適用於鴛鴦鍋體和非鴛鴦鍋體的安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右視圖;
圖4為圖1的使用狀態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俯視圖;
圖7為圖5的右視圖;
圖8為圖5中a的放大圖;
其中1為外鍋、1a為鍋沿、2為內鍋、3為頂座、4為頂杆、4a為導向孔、5為槓桿臂、5a為槓桿支撐點、6為下壓塊、7為旋轉下壓臂、8為導向柱、9為增厚部、10為安裝臺、10a為定位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和2和3所示:一種機械式升降火鍋,由外鍋1和內鍋2組成,所述內鍋2的側壁和底部均勻開有濾孔,所述外鍋1的鍋口設有一圈鍋沿1a,所述內鍋2的鍋口對稱設有頂座3,所述鍋沿1a上對應頂座3對稱設有頂杆4,該頂杆4垂直穿設於所述鍋沿1a上,所述頂杆4上端與頂座3通過螺栓鎖緊固定;兩個所述頂杆4的下端之間通過u形槓桿臂5連接,該槓桿臂5貼近所述外鍋1外壁,該槓桿臂5的兩個槓桿支撐點5a對稱設於槓桿臂5中點與頂杆4連接部之間,所述槓桿臂5的中點處向上連接有下壓組件。所述下壓組件由下壓塊6和旋轉下壓臂7組成,所述旋轉下壓臂7的中部與所述外鍋1外壁鉸接,該旋轉下壓臂7的上端穿出鍋沿1a的限位口後設置隔熱扳動把手,所述限位口對旋轉下壓臂7的扳動幅度進行定位,控制下壓程度,所述旋轉下壓臂7下端部與下壓塊6的上端部鉸接,所述下壓塊6的下端與所述槓桿臂的中點處鉸接。
如圖1和3所示:所述頂杆4上開有長條形導向孔4a,所述外鍋1的外壁對應所述導向孔4a設有導向柱8。所述外鍋1外壁分布有增厚部9,該增厚部9對應所述旋轉下壓臂7與外鍋1的鉸接部位、槓桿支撐點5a和導向柱8的固定部位設置。所述增厚部9通過焊接加強塊進行增厚加強。
實施例2:
如圖5和6和7所示:一種機械式升降火鍋,由外鍋1和內鍋2組成,所述內鍋2的側壁和底部均勻開有濾孔,所述外鍋1的鍋口設有一圈鍋沿1a,所述內鍋2的鍋口對稱設有頂座3,所述鍋沿1a上對應頂座3對稱設有頂杆4,該頂杆4垂直穿設於所述鍋沿1a上,如圖7和8所示:所述頂座3加寬設置,所述頂杆4上端橫向設有加寬的安裝臺10,該安裝臺10上設有定位柱10a,所述頂座3上對應所述定位柱10a開有定位孔,所述內鍋2通過頂座3定位安放於所述安裝臺10上。
如圖5和6和7所示:兩個所述頂杆4的下端之間通過u形槓桿臂5連接,該槓桿臂5貼近所述外鍋1外壁,該槓桿臂5的兩個槓桿支撐點5a對稱設於槓桿臂5中點與頂杆4連接部之間,所述槓桿臂5的中點處向上連接有下壓組件。所述下壓組件由下壓塊6和旋轉下壓臂7組成,所述旋轉下壓臂7的中部與所述外鍋1外壁鉸接,該旋轉下壓臂7的上端穿出鍋沿1a的限位口後設置隔熱扳動把手,所述限位口對旋轉下壓臂7的扳動幅度進行定位,控制下壓程度,所述旋轉下壓臂7下端部與下壓塊6的上端部鉸接,所述下壓塊6的下端與所述槓桿臂的中點處鉸接。
所述頂杆4上開有長條形導向孔4a,所述外鍋1的外壁對應所述導向孔4a設有導向柱8。所述外鍋1外壁分布有增厚部9,該增厚部9對應所述旋轉下壓臂7與外鍋1的鉸接部位、槓桿支撐點5a和導向柱8的固定部位設置。所述增厚部9通過焊接加強塊進行增厚加強。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描述僅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啟示下,在不違背本發明宗旨及權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種類似的表示,如上述增厚方式也可直接對外鍋側壁的相應位置增加壁厚,這樣的變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