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ecu殼體的製作方法
2023-09-14 21:36:00 1
車用ecu殼體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車用ECU殼體,包括構成ECU安裝空間的上蓋板、下蓋板和ECU安裝板,還包括可沿ECU安裝空間高度方向滑動的呼吸滑板和風扇,且呼吸滑板將ECU安裝空間分成相互呈密封隔絕的上腔和下腔,ECU安裝板位於上腔內,且上腔與大氣隔絕,下腔與大氣相通,所述風扇上還設置有用於風扇供電的驅動電路,下腔內還設置有與風扇驅動電路串聯的開關,所述風扇固定連接在車用ECU殼體上。本發明中用於ECU安裝的上腔在ECU發熱時上腔內的壓力能夠快速的得到釋放,避免ECU因內壓損壞;並且本發明能夠強制冷卻,避免ECU因高溫損壞,有利於保證車用ECU使用時性能穩定。
【專利說明】車用ECU殼體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汽車零部件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車用ECU殼體。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作為汽車「大腦」的車用電子控制單元(ECU)的功能不斷深化,ECU採集汽車上各傳感器:如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旋轉傳感器、流量傳感器、位置傳感器、氧氣傳感器、液位傳感器、爆震傳感器等數據後進行運算,再講結果轉變成控制信號,以制動被控對象作出相應相應,對汽車的正常安全運行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0003]為儘量減小外界環境對ECU的影響,切實保證ECU長期有效的發揮其功能,現有ECU外殼對ECU進行了全密封保護,以避免ECU遭受灰塵、液體或其他物質對其造成損害。然而,呈全密封結構的E⑶外殼內隨著E⑶的高負荷運行,E⑶產生的熱量足以讓E⑶外殼內氣壓上升,同時,採用自然冷卻方式的ECU外殼不足以保證ECU具有及時、安全的散熱效果,不利於ECU的正常運行。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呈全密封結構的E⑶外殼內隨著E⑶的高負荷運行,E⑶產生的熱量足以讓ECU外殼內氣壓上升,同時,採用自然冷卻方式的ECU外殼不足以保證ECU具有及時、安全的散熱效果,不利於ECU的正常運行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用ECU殼體。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車用E⑶殼體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車用ECU殼體,包括構成ECU安裝空間的上蓋板、下蓋板和ECU安裝板,還包括可沿E⑶安裝空間高度方向滑動的呼吸滑板和風扇,且呼吸滑板將E⑶安裝空間分成相互呈密封隔絕的上腔和下腔,ECU安裝板位於上腔內,且上腔與大氣隔絕,下腔與大氣相通,所述風扇上還設置有用於風扇供電的驅動電路,下腔內還設置有與風扇驅動電路串聯的開關,所述風扇固定連接在車用E⑶殼體上。
[0006]設置的E⑶安裝板用於E⑶的安裝,與大氣隔絕的上腔有利於防止外界水分、灰塵或其他物質進入上腔內給ECU造成損害;而可沿著ECU安裝空間高度方向滑動的呼吸滑板在ECU工作產生熱量,上腔內壓增大時,呼吸滑板在氣壓作用力下向下腔一側移動,從而使得上腔空間增大,以達到均衡上腔與大氣之間氣壓的目的;設置的風扇用於ECU外殼的強制冷卻,設置在下腔內的開關用於啟動或關閉風扇。
[0007]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
所述上蓋板呈板狀,所述下蓋板呈桶狀,上蓋板和下蓋板呈螺栓連接,E⑶安裝板位於呼吸滑板與上蓋板之間,還包括軸向方向與ECU安裝空間高度方向方向相同的導向柱,所述導向柱的一端固定連接在位於下腔側的呼吸滑板的端面上,下蓋板上設置有用於導向柱穿過的通孔,導向柱的另一端位於下蓋板的外側。
[0008]此設置中,上蓋板與下蓋板螺栓連接緊固後形成與大氣隔絕的上腔,而導向柱與下蓋板上用於導向柱穿過的通孔內壁之間的間隙為下腔與大氣的均壓通道;上蓋板與下蓋板形狀的設置結構簡單,加工製造和裝配容易;由於下蓋板上的通孔限制了導向柱的運動方向,這樣使得與導向柱連接在一起的呼吸滑板的運動方向也被限定,有利於呼吸滑板運動的穩定性。
[0009]所述導向柱的軸向方向設置有中心孔,導向柱的的徑向方向設置有徑向孔,且中心孔和徑向孔將下腔和大氣連通。
[0010]設置的中心孔和徑向孔用於均衡下腔與大氣之間的氣壓,這樣,在呼吸滑板運動時,使得呼吸滑板的運動阻力不再受通孔與導向柱之間間隙的限制,從而可將導向柱與通孔之間的間隙設置的更小,有利於導向柱對呼吸滑板運動導向的精度,有利於上腔與下腔之間的密封性能。
[0011]還包括過濾網,所述過濾網固定連接在中心孔的出口端。
[0012]設置在出口端的過濾網有利於防止雜物或灰塵進入下腔,有利於保證下蓋板內側壁光滑,杜絕呼吸滑板在運動過程中過早因為磨損引起上腔與下腔之間密封失效,有利於保證上腔與大氣之間的密封性能。
[0013]所述通孔內壁上還設置有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內設置有O型圈,所述導向柱部分位於O型圈的內圓內。
[0014]設置的O型圈旨在實現通孔深度方向上的密封,使得下腔與大氣之間均壓時空氣只能從中心孔和徑向孔內通過,保證進出下腔的空氣都經過過濾網的過濾。
[0015]所述與風扇驅動電路串聯的開關由一根長度方向與ECU安裝空間高度方向平行的彈簧和固定連接在呼吸滑板上的觸點組成,彈簧位於下腔內,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在下蓋板上,觸點位於彈簧正上方,開關的兩端的導線分別固定連接在彈簧和觸點上。
[0016]此設置結構簡單,當觸點隨呼吸滑板運動與彈簧接觸後,風扇的驅動電路接通,風扇開始工作對ECU外殼進行強制冷卻,具體的,初始狀態彈簧與觸點之間的距離可設置成上腔高度的0.5至0.7倍,即即使環境溫度在50攝氏度時,當觸點與彈簧接觸時,此時上腔內的溫度也不會超過90攝氏度,此時對ECU外殼進行強制風冷能夠避免ECU因高溫受損;此設置結構簡單,可使得風扇能夠根據上腔內溫度運行和停止。
[0017]所述下蓋板的側面上還設置有多個翅片。
[0018]設置的翅片有利於強化ECU外殼與空氣之間的傳熱效果,有利於ECU的散熱。
[0019]所述E⑶安裝板的數量為兩個以上。
[0020]此設置旨在實現上腔內能夠安裝兩個以上的E⑶,以滿足現有車輛越來越多的ECU需要。
[0021]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結構簡單,設置的呼吸滑板在ECU發熱即上腔內壓增大時向下腔一側運動,有利於及時減小上腔內的內壓,同時,呼吸滑板在運動過程中阻力小,有利於呼吸滑板及時運動及取得良好的均壓效果。
[0022]2、本發明中設置的風扇用於本發明的強制冷卻,即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在均壓的同時可通過強制冷卻的方式快速降低本發明的溫度,有利於避免因為ECU溫升過高而造成其損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23]圖1是本發明所訴的車用ECU殼體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訴的車用ECU殼體下蓋板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示標記對應的名稱為:1、風扇,2、上蓋板,3、下蓋板,4、呼吸滑板,5、導向柱,6、E⑶安裝板,7、翅片,8、上腔,9、過濾網。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的車用E⑶殼體,包括構成E⑶安裝空間的上蓋板2、下蓋板3和E⑶安裝板6,還包括可沿E⑶安裝空間高度方向滑動的呼吸滑板4和風扇1,且呼吸滑板4將E⑶安裝空間分成相互呈密封隔絕的上腔8和下腔,E⑶安裝板6位於上腔8內,且上腔8與大氣隔絕,下腔與大氣相通,所述風扇I上還設置有用於風扇I供電的驅動電路,下腔內還設置有與風扇I驅動電路串聯的開關,所述風扇I固定連接在車用ECU殼體上。
[0026]具體的,本實施例中,設置的呼吸滑板4包括呈板狀的滑板本體和設置在滑板本體四周的密封膠墊,其與ECU安裝空間的配合關係類似活塞與活塞缸的配合關係。設置的ECU安裝板6用於ECU的安裝,與大氣隔絕的上腔8有利於防止外界水分、灰塵或其他物質進入上腔8內給E⑶造成損害;而可沿著E⑶安裝空間高度方向滑動的呼吸滑板4在E⑶工作產生熱量,上腔8內壓增大時,呼吸滑板4在氣壓作用力下向下腔一側移動,從而使得上腔8空間增大,以達到均衡上腔8與大氣之間氣壓的目的;設置的風扇I用於ECU外殼的強制冷卻,設置在下腔內的開關用於啟動或關閉風扇I。
[0027]實施例2: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作進一步限定,如圖1和圖2,所述上蓋板2呈板狀,所述下蓋板3呈桶狀,上蓋板2和下蓋板3呈螺栓連接,E⑶安裝板6位於呼吸滑板4與上蓋板2之間,還包括軸向方向與ECU安裝空間高度方向方向相同的導向柱5,所述導向柱5的一端固定連接在位於下腔側的呼吸滑板4的端面上,下蓋板3上設置有用於導向柱5穿過的通孔,導向柱5的另一端位於下蓋板3的外側。
[0028]此設置中,上蓋板2與下蓋板3螺栓連接緊固後形成與大氣隔絕的上腔,為保證密封效果,在上蓋板2與下蓋板3配合面上還設置有密封墊或密封圈,而導向柱5與下蓋板3上用於導向柱5穿過的通孔內壁之間的間隙為下腔與大氣的均壓通道;上蓋板2與下蓋板3形狀的設置結構簡單,加工製造和裝配容易;由於下蓋板3上的通孔限制了導向柱5的運動方向,這樣使得與導向柱5連接在一起的呼吸滑板4的運動方向也被限定,有利於呼吸滑板4運動的穩定性。
[0029]實施例3: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作進一步限定,如圖1和圖2,所述導向柱5的軸向方向設置有中心孔,導向柱的5的徑向方向設置有徑向孔,且中心孔和徑向孔將下腔和大氣連通。
[0030]還包括過濾網9,所述過濾網9固定連接在中心孔的出口端。
[0031]所述通孔內壁上還設置有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內設置有0型圈,所述導向柱5部分位於O型圈的內圓內。
[0032]設置的中心孔和徑向孔用於均衡下腔與大氣之間的氣壓,這樣,在呼吸滑板4運動時,使得呼吸滑板4的運動阻力不再受通孔與導向柱5之間間隙的限制,從而可將導向柱5與通孔之間的間隙設置的更小,有利於導向柱5對呼吸滑板4運動導向的精度,有利於上腔8與下腔之間的密封性能。
[0033]設置在出口端的過濾網9有利於防止雜物或灰塵進入下腔,有利於保證下蓋板3內側壁光滑,杜絕呼吸滑板4在運動過程中過早因為磨損引起上腔8與下腔之間密封失效,有利於保證上腔8與大氣之間的密封性能。
[0034]設置的0型圈旨在實現通孔深度方向上的密封,使得下腔與大氣之間均壓時空氣只能從中心孔和徑向孔內通過,保證進出下腔的空氣都經過過濾網9的過濾。
[0035]實施例4: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作進一步限定,如圖1和圖2,所述與風扇I驅動電路串聯的開關由一根長度方向與ECU安裝空間高度方向平行的彈簧和固定連接在呼吸滑板4上的觸點組成,彈簧位於下腔內,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在下蓋板3上,觸點位於彈簧正上方,開關的兩端的導線分別固定連接在彈簧和觸點上。
[0036]所述下蓋板3的側面上還設置有多個翅片7。
[0037]所述E⑶安裝板6的數量為兩個以上。
[0038]開關的設置,當觸點隨呼吸滑板4運動與彈簧接觸後,風扇I的驅動電路接通,風扇I開始工作對ECU外殼進行強制冷卻,具體的,初始狀態彈簧與觸點之間的距離可設置成上腔高度的0.5至0.7倍,即即使環境溫度在50攝氏度時,當觸點與彈簧接觸時,此時上腔8內的溫度也不會超過90攝氏度,此時對ECU外殼進行強制風冷能夠避免ECU因高溫受損;此設置結構簡單,可使得風扇I能夠根據上腔8內溫度運行和停止。
[0039]設置的翅片7有利於強化E⑶外殼與空氣之間的傳熱效果,有利於E⑶的散熱。
[0040]E⑶安裝板6數量的設置旨在實現上腔8內能夠安裝兩個以上的ECU,以滿足現有車輛越來越多的ECU需要。
【權利要求】
1.車用E⑶殼體,包括構成E⑶安裝空間的上蓋板(2)、下蓋板(3 )和E⑶安裝板(6 ),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可沿E⑶安裝空間高度方向滑動的呼吸滑板(4)和風扇(1),且呼吸滑板(4)將E⑶安裝空間分成相互呈密封隔絕的上腔(8)和下腔,E⑶安裝板(6)位於上腔(8 )內,且上腔(8 )與大氣隔絕,下腔與大氣相通,所述風扇(I)上還設置有用於風扇(I)供電的驅動電路,下腔內還設置有與風扇(I)驅動電路串聯的開關,所述風扇(I)固定連接在車用E⑶殼體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ECU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蓋板(2)呈板狀,所述下蓋板(3)呈桶狀,上蓋板(2)和下蓋板(3)呈螺栓連接,E⑶安裝板(6)位於呼吸滑板(4)與上蓋板(2)之間,還包括軸向方向與ECU安裝空間高度方向方向相同的導向柱(5),所述導向柱(5)的一端固定連接在位於下腔側的呼吸滑板(4)的端面上,下蓋板(3)上設置有用於導向柱(5)穿過的通孔,導向柱(5)的另一端位於下蓋板(3)的外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用ECU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柱(5)的軸向方向設置有中心孔,導向柱的(5)的徑向方向設置有徑向孔,且中心孔和徑向孔將下腔和大氣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用ECU殼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過濾網(9),所述過濾網(9)固定連接在中心孔的出口端。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用E⑶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通孔內壁上還設置有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內設置有O型圈,所述導向柱(5)部分位於O型圈的內圓內。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用ECU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與風扇(I)驅動電路串聯的開關由一根長度方向與ECU安裝空間高度方向平行的彈簧和固定連接在呼吸滑板(4)上的觸點組成,彈簧位於下腔內,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在下蓋板(3)上,觸點位於彈簧正上方,開關的兩端的導線分別固定連接在彈簧和觸點上。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用ECU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下蓋板(3)的側面上還設置有多個翅片(7)。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個所述的車用ECU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ECU安裝板(6)的數量為兩個以上。
【文檔編號】H05K5/02GK103607861SQ201310555884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1日
【發明者】殷剛 申請人:成都市晶林電子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