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詹天佑有感650字
2023-09-15 10:45:30 4
篇一:讀《詹天佑》有感
今天,我又一次帶著崇高的敬意閱讀《詹天佑》這篇文章,它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令我難以忘卻。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詹天佑面對外國人對中國的藐視,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勇敢接受任務,他在惡劣的環境下不分晝夜地工作,讓京張鐵路提早竣工,給中國爭了一口氣,體現了詹天佑對祖國深深的愛。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詹天佑的不怕困難。詹天佑在塞外工作,而且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就會墜入深谷。可是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詹天佑夜以繼日地工作,完全是出於他的愛國啊!在生活中,我也遇到過很多困難,我也是勇敢面對的。
我學滑冰的時候,在旱冰場上看著其他小朋友像小燕子一樣自由飛翔時,而那時的我只能用手倚著欄杆,眼中都是滿滿的羨慕,我夢想有一天我也可以在旱冰場上展現我的身姿。既然有了夢想就要付出於行動。當我興奮地穿上嶄新的滑冰鞋,進入滑冰場時,才發現一切都不是我想像的那麼簡單。我小心翼翼地扶著周圍的的欄杆走,手上全都是汗,就將欄杆抓得更緊了。雖然有安全保護,但我稍一不留神兒,就會往前摔去,腿難免會被摔破。就這樣我在不停的摔跤,爬起來,再摔跤再爬起來,在我想放棄時我腦中就閃過了旱冰場上那矯健的身姿,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我慢慢地鬆開了緊抓著欄杆不放的手,我成功了!雖然此時的我沒有健步如飛,但卻可以獨立站在旱冰場中。雖然在這些日子裡,我也曾不停的在堅持與放棄中徘徊,但因為夢想我選擇了堅持,所以最終我也克服了困難,實現了夢想,今天的我可以在旱冰場中猶如小燕子一般飛來飛去,成為被別的小朋友羨慕的人。
可是用我的困難去對比詹天佑,那就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了,詹天佑讓我佩服,我也會像他那樣克服重重困難取得成功的!
篇二:讀《詹天佑》有感
前幾天,我們把《詹天佑》這篇文章學完了,這篇文章在我的腦海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
這篇課文講了清政府剛提出修築計劃,帝國主義者就出來阻撓,後來又要挾我們,如果我們用自己的工程師修築鐵路就不再過問。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而使詹天佑受到了外國人的嘲笑,但是他還是毅然的接受了任務,並立刻開始勘測線路。
事情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勘測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困難。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在塞外是多麼艱難,多危險。一不小心還有生命危險,可他從來沒有退縮,他常常跟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詹天佑身為總工程師,可他並沒有總工程師的架子,他不熟悉地形,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他能這樣是因為他有堅定不移的愛國思想。多麼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要以詹天佑為榜樣!例如:有些人總以為自己很聰明,很了不起,整天顧著玩,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或工作上。那些勤奮的人即使沒有聰明的人那樣聰明,但只要有堅強的意志,不斷地努力,一定會趕上聰明的人。不是有一句話是「聰明在於勤奮」嗎?我們還要多實踐,多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到時候,我們就會像詹天佑一樣,有創新的精神!
詹天佑,我要以你為榜樣。我要像你一樣愛國,為祖國作出貢獻,要有勇於實踐,創新的精神,做事要一絲不苟。我為中國有詹天佑這樣的工程師而感到驕傲!
篇三:讀《詹天佑》有感
老實說,以前我對「詹天佑」這個名字很陌生。直到今天,我學到了《詹天佑》這篇文章,我才真正認識了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從北京到張家口這一段鐵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築成功的。當清政府提出修築的計劃時,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詹天佑遇到困難時,他總會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終於,詹天佑克服了種種困難,張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比計劃提早了兩年。
學完這篇課文,我對詹天佑的敬意也油然而生。詹天佑不怕困難、堅強執著的決心和毅力也深深地打動了我。
詹天佑為了早日尋找到一條合適的線路,虛心請教當地的農民,而不像其他人那樣以為自己是工程師,就高高在上。而且,塞外常常怒號沖天,黃天滿沙,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可是不管條件怎樣惡劣,他都要在野外工作,甚至和其他工人一樣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在詹天佑的眼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需要借著總工程師的名號,享有特權。這份平易近人的態度打動著我。不僅如此,當工程遇到難題的時候,詹天佑用自己的知識和聰明的頭腦,開鑿了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高難度的隧道,巧妙地使用了「人」字形線路,使火車能安全上山、下山。就這樣在詹天佑和工人們不懈努力下,京張鐵路終於在1909年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完成,結果就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那些帝國主義國家估計的五分之一,這不能不讓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敬佩不已!
即使是在一百年後的今天,當我了解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做為一個中國人,我仍然為中國能有詹天佑這樣的工程師感到驕傲。
篇四:讀《詹天佑》有感
讀了《詹天佑》這篇文章,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詹天佑》這篇文章主要講了: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築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外國人就嘲笑中國人,但詹天佑不怕困難和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他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把京張鐵路提前竣工的事。
詹天佑是多麼愛國呀!他是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12歲就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學班,17歲就靠上了美國耶魯大學,學習土木和鐵路專業,畢業後本應該在美國享受著豐厚的待遇,但他非要回國,還建成了許多工程,在建設京張鐵路時,他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1894年,英國工程研究會正式接納詹天佑為委員,只可惜,1919年,詹天佑因積勞成疾病逝,終年58歲。
詹天佑不但愛國,對工作也是一絲不苟的。建設時,他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每天晚上,他都在油燈下繪圖、計算,不敢有一點兒馬虎,如果有一點兒馬虎,那修的鐵路就會出問題。你看詹天佑多認真呀,我聯想到了自己,臉「唰」的紅到了耳根,有一次,我寫完了數學作業,覺得自己的準確率很高,就沒檢查,結果第二天發下來一看,我就傻眼了,錯的都是些小細節,唉,後悔是沒用了,於是,我每天寫完作業都仔仔細細地檢查,每次錯題都少了許多。不過跟詹天佑相比,我還差很多,但我一定要以詹天佑為榜樣,遇到困難,我也會想到詹天佑說的話。
這篇文章讓我深受啟發,我以後要學習詹天佑那愛國精神和對工作一絲不苟的精神。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篇五:讀《詹天佑》有感
讀完《詹天佑》全文,我深深被感動了。我感動他的愛國之心。愛國,促使他在巨大的壓力下,在手中抓著中國人自信心和臉面的時候,修築了京張鐵路。塞外的風沙摧殘著他的身體,卻無法摧殘他的意志。
詹天佑有著強烈的愛國之心,不滿四年就修築完成了京張鐵路,給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1919年4月24日,詹天佑勞累過度,倒在了工作崗位上,享年58歲。他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是他的精神永遠流傳,萬古長青。
愛國,一個多麼神聖的名詞。有的人將它當做生命,為此死也心甘,流芳千古;有的人將它看做頭髮指甲,扔了就扔了,從而遺臭萬年。
唐朝中期,安祿山率20萬步兵,8000騎兵從範陽(今北京市)南下,揭開安史之亂的序幕。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倉惶逃走。名將張巡誓死衛國,率6800人鎮守雍丘(今河南杞縣),擊退令狐潮4萬人馬,殲滅1萬多。此後,他率1。3萬人馬死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對陣尹子奇10萬人馬幾個月,城中戰馬、老鼠、糧食、麻雀、草根樹皮、屍體全部吃完,1。3萬士兵僅剩400人,最終被殺害。但由於他的堅持,郭子儀很快收復了睢陽,保住大唐王朝的江山。他死的很安詳,他報答了他的國家。
然而,賣國賊是可恥的。他們讓人民水深火熱,讓國家處於危亡之際。1911年,清朝滅亡。溥儀(就是宣統)憎恨孫中山滅掉清朝,投靠日本希望復闢清朝,結果被日本利用,製造了九一八事變,並在東北建立了臭名昭著的十三年偽滿洲國,將東北地區大筆資金,大量文物和礦產資源拱手讓給日本,從而留下千古罵名。
在西方侵略者的鐵蹄下,一群革命先烈扶搖而起,讓曾經的東亞病夫從噩夢中奮起。鄧世昌、關天培等人的英魂至今仍然在祖國無法散去。最終,歷史是公正的,下流無恥的洋人們敗下陣來,中國最終成為泱泱大國。
一個人,如果沒有愛國,即使生前位極人臣、養尊處優,死後只有被定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人們離心離德,這個國家就是案板上的肥肉。一個人,只有愛國,才真正算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