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類生物的主要特徵(水裡的神秘微生物)
2023-09-15 11:46:57
在日常生活中,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我們很難用肉眼看到水中的生物。只大致的知道水完全是生物體的世界,甚至一滴水滴都有可能是這些生物體的家。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這些神秘的小生物吧!
這張照片是由來自德國基爾的簡—米歇爾(Jan Michels)拍攝而成的。照片中的生物是名為Temora longicornis的海洋橈足動物,這是攝影師在這個生物原有體積上放大10倍的效果。
這是被放大320倍的硅藻念珠直鏈藻,由來自特爾的攝影師弗蘭克—福克斯(Frank Fox)所拍攝。
這是由來自匹斯堡大學的喬納森—弗蘭克斯(Jonathan Franks)拍攝的藻類生物膜,也有人稱之為「綠藻類層」,從照片上看起來很像一副藝術作品。
這是由來自海洋生物實驗室的麥可—史瑞巴克(Michael Shribak)和伊麗娜—阿希波娃(Irina Arkhipova)博士所拍攝的Philodina玫瑰旋輪蟲。它通常會出現在一些鳥類生活的池塘裡或是一些小型淡水池中。
這是由拉爾夫—華格納(Ralf Wagner)博士拍攝的水蚤,照片中的它正位於綠藻兩側。水蚤是一種微型、透明的甲殼類動物。
這是由查爾斯—克雷布斯(Charles Krebs)拍攝的水中「衝突」場面。此時,一隻水螅正在捕捉水蚤,此張照片將它們的「衝突」場面放大了40倍。
這是由來自劍橋大學的約翰—H—布萊肯布瑞(John H. Brackenbury)拍攝的人體致命害蟲之一—蚊子。這張照片是正在水滴中生長的幼蚊。
這是兩隻淡水纖毛蟲正在交配的場面,攝影師將它們放大了630倍,看起來就像是兩個色彩繽紛的調色盤一樣。
這是一張水蚤被放大100倍的照片。從照片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水蚤身體的每個部分,腸道將它的身體分成了兩部分。中心的透明圓圈是它的心臟。
照片中的是綠藻的一種—新月藻。它是由攝影師在池塘中取得的樣本。在照片中來看,它頗像一片樹葉,且上面還布滿了綠色長紋。
這是由來自猶他大學的約翰—格尼斯(John Gaynes)所拍攝的受精三天後的斑馬魚胚胎。從照片中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體格健壯,肌肉發達的外星人。
這是置於加拿大香脂中的甲殼綱動物,照片中的它呈現出了淡黃和橙兩種顏色,頗像一副藝術作品,顏色鮮豔,十分美麗。
照片中的是白點竹鯊魚的胚胎臀鰭,它看起來就像是漂浮在水中的藍色絲綢,透明且神秘。
池塘裡的一滴水裡都有什麼?可誰能想到在這裡面,可能暗藏著另外一個神奇的世界!
如果我們從池塘裡取一滴水,接著放在顯微鏡下放大來觀察,你會發現裡面發生的一切,都超乎你的想像!
在水裡,存在著很多微小到必須用顯微鏡放到幾十倍才能看得見的生物、細菌、藻類......數不勝數。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在顯微鏡裡一滴水裡的世界到底什麼樣。
介於水裡的蟲子有些過於"厭惡",我們先從美麗的藻類開始說起吧。
下面這個綠色條狀藻類是"水綿",多細胞藻類。水綿在相對清潔的富氧化水體中挺常見的,它體內的樣子特別美麗,水綿擁有螺旋狀葉綠體:
如果我們放大來看,水綿體內的葉綠體在有陽光的時候會進行光合作用。
而這個兩端較尖,中間呈弧形的則是"硅藻",一種浮遊藻類。硅藻的常態就是靜止:
看完兩種常見藻類,我們來看看一些動起來較為緩慢的蟲子,這個擁有纖細觸角的是"苔蘚蟲",它們目前生存的種類將近4000種,它們是固定的群體動物,長得像苔蘚,但其實是動物。
它們總是和海藻相伴生活在一起。從顯微鏡下看,它們的觸角實在是異常美麗,運動節奏規律。除了生活在海裡,也經常附著在沿海礁石上。
這個小小的叫"纖毛蟲",是個原生動物。它動起來的樣子相當神奇,以纖毛當作運動器,通過纖毛規律地擺動,它們得以向前移動。
纖毛蟲現在有大約8000左右的現存種,還有另外一些纖毛蟲長下面這樣,它們身長約0.1毫米:
下面出場的生物是令人聞風喪膽的"阿米巴變形蟲",同樣也是單細胞原生動物,它們生活在清水池塘或者藻類比較多的淺水裡。阿米巴可怕的地方在於,它還是一種寄生蟲,可以進入腦部造成死亡,所以也被叫做食腦蟲。
這位前面伸出一條細長鞭毛的,叫做"Peranema",經常在池塘底部蠕動。
遊動的時候,它會抖動自己的鞭毛,用以探測周圍環境。
如果要說水中無處不在的生物,那肯定是"細菌"了。它們屬於"元老級"生物,在顯微鏡下呈現絲狀,長度約為0.2-0.6毫米: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看細菌平時活動的樣子:
好了,看完口味較輕的生物,那水中少不了的就是各種異常活躍的蟲子們,下方高能預警,尤其蟲恐患者做好準備。
下面這個蹦得異常歡脫的是"水蚤",它們也叫"魚蟲",是水中的浮遊生物。
水蚤特別小,一般來說體長在0.2毫米到5毫米之間,活躍於池塘、湖泊或沼澤之中。跳起來異常活潑:
下面這位通體呈橢圓形的黃色小透明是"水蟎",它們一般生活在淡水中,在水裡到處遊動或者跳躍,外形來看還是特別可愛的。
它們遊動的時候偶爾會掉落在苔蘚蟲上,打擾一下,把人家凹出個小坑,再趕緊跳走跑路。
這個與水蟎長得有點像的是"介形綱",也叫介形蟲或者種子蝦。它是一個泛稱,包含將近7萬個物種。平時它會一張一合的運動著:
接下來這位正在舒展自己觸手的是"水螅",身為一個多細胞無脊椎動物,它身上長著5-12條觸手。
水螅觸手可以伸出好幾倍,上面布滿刺細胞,每次伸長觸手都是為了感知周圍環境,進行捕獵,捕食時快準狠:
在水螅旁邊,畫面裡在右下角正盯著你看的是"蜉蝣稚蟲"。蜉蝣大部分人挺熟悉了,它們是原變態類的水生昆蟲。而稚蟲呢,則是它還未長大時的一個狀態。
蜉蝣稚蟲觸角遊動,旁邊還有水蚤跳來跳去地搶鏡,大家一副和諧相處的景象。
更重口的還在後頭,這位瞪著黑色大圓眼的是"蚊子幼蟲",它有個看上去文藝許多的正式名字:孑孓(jié jué)。
它是蚊子從卵長到蛹中間的一個階段。孑孓身體細長,稍顯透明,活動起來一屈一伸。
這條在藻類附近遊蕩、通體泛紅的蟲子是"搖蚊幼蟲",它扭動得可快了,這已經是速度放慢一半的運動狀態了。其實別看它外形稍微有點令蟲恐患者不適,但它可是重要的餌料,同時還對水體有淨化作用。
從來沒想過,肉眼難以看見的地方,遠比我們想像得精彩。就像一位網友說的:這麼想來,地球也不過是宇宙之海中的一滴水罷了。
(文中圖片素材均來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相關文章:
高清圖譜(上):水體浮遊生物---浮遊動物29種
高清圖譜(中):水體浮遊生物---綠藻門以外的浮遊植物51種
高清圖譜(下):水體浮遊生物---綠藻門浮遊植物46種
對魚類的真知灼見---關於魚類和其他水下生物的生活的深刻見解
魚苗池塘中常見敵害的防治
更多信息請登錄水產專業網站:中國西南漁業網http://www.yc631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