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雷鋒故事有感300字
2023-09-15 01:41:15 1
篇一:讀雷鋒故事有感
每年的這個月3月,我都會想起雷鋒叔叔那助人為樂,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他那種精神感染了我們,同時也感染了全中國的人們。一個非常短暫的僅僅只有28歲的生命,就這樣離開了人世,雖然他已離我們遠去,但是他的精神和事跡卻永久地留在了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昨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雷鋒故事《釘子精神》。
講,雷鋒每天幹活很忙很累,沒時間學習,就把書放在挎包裡,一有時間就學習看書。他在日記裡寫道: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
我想,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鑽。
篇二:讀《雷鋒故事》有感
雷鋒,一個響亮的名字,從父輩、爺輩說到今天的名字,一個永不磨滅的名字。這個名字為什麼如此響亮?讀了《雷鋒故事》,我才明白雷鋒這朵梅花的香來自苦寒的童年何艱難歲月的磨練。
我們這一代小朋友生活在父母創造的溫暖家庭裡,有誰知道雷鋒的童年充滿了艱辛,恐怕我們想像也難以想像得那麼真切。
雷鋒不滿七歲就成了孤兒,本家六叔奶奶收養了他,他幫奶奶上山砍柴,可是柴山都是地主的,不許窮人砍。雷鋒為了生活,上山砍柴,被地主婆砍了三刀,鮮血滴落在山路……在這艱苦的環境裡,中國人民解放軍讓雷鋒感到了溫暖,看到了希望,使雷鋒下決心立志成才。
我們再看看有多少名人是在艱難環境中磨練成才的:宋朝範仲淹的童年是在缺吃少穿中度過的,名將嶽飛的童年靠母親給人縫補洗涮養活,文章大家歐陽修的童年靠母親用樹枝在地上畫字教育,明朝皇帝朱元璋的童年忍飢挨餓,不得不投靠佛門……這些人最後都成了名,有的出將入相,有的做了帝王。事實證明了一個樸素平凡的道理——梅花香自苦寒來。
篇三:讀《雷鋒故事》有感
雷鋒,是一個了不起的大英雄。他是我們大家心目中的大英雄。他做了無數件好事,做了一輩子的好事。有人說:「雷鋒在外一千裡,好事做了一火車。」
雷鋒從小出生在一個及為貧困的家庭裡。年幼時,父母雙亡。長大以後,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有一次,雷鋒再回去坐火車時,看見了一位婦女,手抱嬰兒,可憐悽悽地。一群人圍著她說東說西地。那個婦女的手,在身上的每一個口袋裡找了又找,翻了又翻,還是沒找到火車票。雷鋒上前一步,趕緊把口袋裡所僅剩的錢,為他買了一張火車票……
雷鋒再一次執行工務時,因公殉職。年僅22歲。
雷鋒入伍時,所有積蓄共是:200元。有一次,工友落了難,一個工程落了難,雷鋒共捐了:100元;有一次強地震,雷鋒又捐贈了:100元。
雷鋒叔叔這種無私奉獻、默默無聞地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我可以在生活中,幫助一些貧困的人;我可以在學習上,幫助同學,來解開一道道難題。
毛主席曾為雷鋒親筆寫字,寫到:向雷鋒學習。
雖然,雷鋒叔叔已經去世那麼多年了,但他的形象,我永遠不能忘記。
篇四:讀《雷鋒故事》有感
我讀過很多書,但是其中一本書讓我記憶猶新。這本書名叫《雷鋒故事》。我想:大家都應該認識雷鋒,雷鋒是一九四零年出生,一九六二年去世。在雷鋒的一生一世裡,大家都知道雷鋒做啦多少好事,他為別人犧牲啦多少心血,。可是,他並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助人為樂,在乎的是別人雷鋒也是一個好解放軍。俗話說:「雷鋒出差一千裡,好事做啦一火車。」其中有一件事令我難忘。
從一九六一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也就多了。
一次雷鋒外出在瀋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讓我感動,他無私奉獻的精神使我感動,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雷鋒的精神,長大後,報答祖國!
篇五:讀雷鋒故事有感 趙書勤
星期三的中午,施老師給我們講了好幾個雷鋒的故事。其中這個故事最令我感動:一天放假,雷鋒肚子簡稱,他出門買藥的路上,看到為了建小學的工人們忙碌地在搬磚,雷鋒也加入了搬磚的行列,他似乎忘記了肚子疼。後來廣播員採訪他時,他只說:「我叫解放軍,在部隊幹活。」
雷鋒叔叔很了不起,他這種樂於助人的事跡多得數也不數不清。有人評論說:「雷鋒出差一千裡,好事做了一火車。」也有人說他是傻子。這讓我想到了四川大地震的時候,消息一傳出來,大家就紛紛捐錢捐物。我、爸爸和媽媽也捐了錢。以後,我要向雷鋒叔叔一樣,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雷鋒叔叔從小家裡很窮。參軍後,他生活簡樸,還自己做了個「聚寶盆」,把廢舊物品放進去,需要時拿出來用,或者賣廢品。我們的生活比他好很多,但我們要學習他那種勤簡節約的精神,不亂花錢,把暫時不用的東西收起來,需要時再拿出來,或者捐給需要的人。
篇六:讀《雷鋒故事》有感
說起雷鋒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一位好人。
雷鋒出身於一個貧苦家庭,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被壞人所殺,小小的他去地主家裡當了童工,每天他都要幹許多活但他都堅持了下去。
雷鋒從一個童工,再到兒童團團長,再到……他不怕困難在這個漫長的道路上雷鋒經常幫助別人。
在工作單位,雷鋒總是起得很早,把院子打掃打掃。一次發洪水眼見得洪水就要淹著國家財產雷鋒帶頭搶救……他是同事們的好榜樣。
雷鋒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是他的精神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大街上隨處可見活雷鋒:幫忙指路的,做好事不留名的……這些活雷鋒是我們的驕傲,他們延續了雷鋒同志那種樂於助人的精神。如果世界上人人都是活雷鋒,那麼世界上就會變得更加和諧。
讓我們記住雷鋒,記住這種精神,同時也要學習這種精神,發揚這種精神。做一個樂於助人的人,讓世界充滿和諧。
篇七:讀《雷鋒故事》有感 趙佳瑜
前幾天,我們讀了雷鋒故事,大家都被雷鋒的精神深深感動了。雷鋒平時照顧孤寡老人,幫助有難同事,出差途中幫大嫂抱孩子,為別人買票,……大家都說:「雷鋒出門一千裡,好事做了一火車。」
我為雷鋒傷心,傷心他在世界上只生活了22個年頭,要不還能為大家排憂解難做更多好事;我為雷鋒高興,高興他在短短的22年中做了這麼多好事;我為雷鋒欣慰,他用最平凡的舉動打動了人們的心,也使他的故事成了代代相傳的佳話。
雷鋒出生得平平凡凡,離開時平平靜靜,而他的故事卻轟轟烈烈,讓我們記住了這位大公無私的解放軍戰士。
一個雷鋒走了,百萬個雷鋒站起來了。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也有雷鋒的影子嗎?抗洪救災中的解放軍、汶川地震時的志願者……他們不都是雷鋒精神的傳承者嗎?
我們要學習雷峰公而忘私、樂於助人的精神,成為現實生活中的「小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