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水的作文550字
2023-09-13 09:10:50 1
篇一:打水漂 趙昊
說起打水漂,大家都不陌生,打水漂也叫輕功水上漂,是把一塊拱形的石頭對著水平面往外打,利用水的託力,使石頭在水面有向上的力,從而達到在水面連續上漂不下沉的目的。
大年三十,我和老爸一起去打水漂。
我們沿著彎彎曲曲的堤岸,來到了河邊。潺潺的流水在我們面前流過,發出譁譁的聲音,好聽極了。我問老爸:「打水漂怎麼打呀?」他回答說:「你先看我怎麼打。」老爸開始打了,他先拿起一塊拱形的石頭側轉身,用力一扔,石子高速旋轉,到了水中央,在接觸水面的一剎那,石頭飛起來了,一連漂了十個水漂,好像一隻可愛的小兔子在青草地上歡快地跳躍。我大聲叫好,但我不解的問:「打水漂有沒有什麼要點嗎?」老爸說:「打水漂要注意三點,如果你注意了,包你能打出很好看的水漂。」「哪三點呢?」我忙問。
「第一:要選好石頭;第二:要拿好石頭;第三:要用好石頭。」
「所謂選好石頭就是要選拱形的石頭;所謂拿好石頭就是要拱出的一面朝下;所謂要用好石頭就是要在扔石頭時掌握技術要領,技術要領就是扔石頭時對準水平面用大臂的力量帶動小臂,再用小臂帶動手腕出去,但是,手腕要用最大的力氣去把石頭轉起來。」
我拿起一塊拱形的石頭就往水裡扔,「啵冬」,石頭沉入水底,唉失敗了,老爸走過來,說:「打水漂不能心急,要慢慢來,熟能生巧嘛。」我慢慢的練著,終於,一塊石頭被我打出了水漂,後來,我也用瓷磚打出了很多很好的水漂。
玩著,玩著,我仿佛也是一塊被扔出去的石頭在水面上輕鬆地跳躍著。
篇二:尋找身邊美麗的河水[550字] 程浩
2014年的8月25日,我們假日小隊的所有成員來到了勾莊村貝家橋港河,大家都對河水水質進行了測量及評估。我們採集水樣的地點是位於貝家橋港河的河埠頭。
我們一共調查了三項並進行了評估。
首先調查了河水酸減度與河水透明度:用瓶子裝了一點河水,再用果爸為大家提供的檢測紙進行測試,讓這小小的測試紙在水中停留一秒後拿出來,與卡片上的對比後發現PH值是7,於是得出評估結果為中等及中性水。接著我們再來測量水的透明度,用事先準備好的帶有刻度的線把瓶子捆住,慢慢讓瓶子下沉,直到看不清線條上的刻度為由才停止下沉,拉上線條一看發現下沉數為21釐米,於是得出這條河水的透明度為一般。
第二項的調查是河水磷酸鹽含量:取一潔淨的比色管,加待測水樣到管的15ML刻度線,加1ML試劑混勻,30秒後加入一包試劑,蓋上蓋子後搖晃至完全溶解,放置10分鐘後開蓋,將比色管與色卡的色階進行比對,得出含量為0。20MG/L,於是得出評估這條河水的水質富營養化強度為好。
第三項的調查是河水溶解氧含量:用比色管再次進行了待測水的試驗,得出的結論是含量為2。00MG/L,得出這條河水的自淨能力為弱。
這次的調查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大自然需要大家的愛護及幫助,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生存的地球及保護我們身邊美麗的河水,讓大家都生活在美麗的環境中!
篇三:假如我是一滴水
我是一滴晶瑩剔透的小水珠,來自那遙遠的大海。
在大海中,我和魚兒們歡樂的嬉戲著,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在海面上玩耍時,一不小心被太陽蒸發了,漸漸的,我「飄」了起來,浮到了雲霧中。在那裡,我又認識了許多同伴。我們互相聊天。講講自己的來歷。我最好的夥伴是來自一個汙水淨化廠,他與我講述著:「我原本是一條被工廠的排水口汙染的小河中的一員,那條河到處散發著臭氣,還有許多死魚,但人們還是不懂得……」話才說到一半,我們卻都變成了雨滴,我大聲叫著,生怕自己會落到像我最好的夥伴原來生活的地方。
然而,我卻十分幸運的落到了樹的旁面,我漸漸的滑落在泥土深處,那棵大樹的樹根對我招手,問我要不要到樹的「筋脈」裡遨遊一圈,我的心為之一動,立刻答應了。於是,我終於進到了樹的「內部」。這時,我有些害怕了,這裡黑洞洞的,我可不想一輩子都呆在這裡啊!正在這時,大樹爺爺說話了:「不會的,孩子,只要你給我提供一些養分,你就會得到自由,我也可以更好的生長,你願意嗎?」「好的。」我爽快的答應了。在樹幹後遨遊一圈後,我終於得到了自由,然而,卻又被蒸發到了天空中。這次落下來,我可沒有那麼幸運,落到了一條被汙染的小河裡,小河中的魚兒大多數都死了,那些活著的也已經奄奄一息。我生活的真是苦不堪言,只想早點離開這鬼地方。
終於有一天,我被太陽公公蒸發了起來,然而,卻沒有了以前的晶瑩,變得又黑又臭。終於有一天,我伴著更多的夥伴變成了酸雨落了下來……
原來,作為人類,我們本無權責備大自然什麼,因為,那些結果,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篇四:桂林山水甲天下
有一天,我在一本書裡看到一句話「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也想去,就求爸爸帶我去,爸爸答應了。
五一節我們出發了。一路上,許多農民伯伯在稻田裡插秧,我想起「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句詩。插秧時先把要插秧的土地上澆上足夠的水,再把苗種上。忽然,我眼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無比的大象,但是不會動,就問:「媽媽,媽媽,你看那裡怎麼有一頭不會動的大象呢?」媽媽說:「傻孩子,那個大象就是象山。」哦!原來這就是象山,它伸著長長的鼻子在水裡好象正在喝水。太陽西下了,疊彩山的上空依然是美的。在晚霞的映照下疊彩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公主,把它那多姿多彩的彩帶拋向天空分散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望著灕江的青山綠水真讓我心曠神怡。我坐著竹筏泛舟江上,兩岸長著高大挺拔的竹子。那裡青山秀麗,形態各異,有的像一個人物、有的像一個字、有的像一個事物、有的像一條可愛的鯉魚、有的像一位安詳的老人、有的像彎彎的月亮、有的像一隻兇猛的大猩猩……江邊有一棵千年古榕樹。俗話說一棵樹是不能變成森林的,可這棵樹卻能獨木成林,可真不簡單。它的樹幹上長了很多的根都伸到了地上又變成了一棵棵大樹。
月光下的桂林,也是美的。夜幕初垂,明月東升,清風徐來,江水蕩漾。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寧靜。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大山上,像一位慈愛的母親用溫暖的手撫摸在孩子的頭上。
桂林不但山美、水美、人也美。小夥子一個個風華正茂,姑娘們一個個美麗動人。一到節日,他們就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裝來到廣場上,載歌載舞歡迎從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來的遊客。
篇五:發大水
上星期,我去了外婆家,正遇上下雨。原來外婆家村莊的四周被一條清澈的小河環抱,不下雨時,水清澈見底,能看見許多小魚小蝦。可今年上遊下暴雨。使原來狹窄的河道變寬了幾十倍。路面也被水淹了。水很深,後來姨爸爸用卡車把我們接了過去。沒想到水繼續瘋漲,河面以每小時1米的速度抬高。傍晚時,水已漲到靠近村莊的最後一道防洪線——圍埂邊。放眼望去,整個河面足足有1公裡寬。混濁的河水漂著許多雜草、木頭、日常用品,雜七雜八的東西,不斷從上遊奔流而下。看樣子,上遊肯定是有房屋被水衝毀了。我看得膽戰心驚。
被水淹沒的莊稼地裡跑出許多蚯蚓,在道路上扭來扭去,路面布滿了一條條泥水印。所有的樹枝和樹幹上都爬滿了各種顏色、各個品種、不計其數的小蟲子。我嚇得想躲都沒地方躲。
天黑以後,水還在上漲,村裡的大人們全都到圍埂邊測量水速,大水衝倒了許多大樹,我們心裡都很恐慌。真擔心圍埂會倒塌,水衝到村莊裡來。村幹部帶領群眾拿來鐵鍬、麻袋、沙子等物。放在圍埂邊,隨時準備搶險。大約在晚上十點多鐘時,水終於停止了上漲的速度。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我心裡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了下來,大家紛紛回家了。只留幾個人輪流值班觀察水情了。
第二天上午,水退走了很多。但低洼的地方還有水。姨爸爸帶我去抓魚,我們來到河邊。把網一排排地攔在魚的必經之路上。魚一不小心就會撞上去,被魚網扣住。它們只能乖乖地等著我去捉它了。不大的網上一會兒就掛滿了魚。我們都顧不得弄溼了衣服,左右開弓地把魚解下來。
這是我第一次體驗到發大水的恐懼與緊張。但我也感到了不一樣的快樂,因為我抓到了許多魚。
篇六:方寸世界裡的江南水鄉
現在是信息發達的年代,書信早已被電子郵件或簡訊代替了,郵票看上去好像也退休了,但它卻被集郵愛好者視如珍寶。爸爸雖然不是集郵愛好者,但他卻珍藏著好多的信,我被信封上那些花花綠綠的郵票所吸引,這些郵票雖然只有方寸大小,但畫面主題卻不同,有民居,有花鳥,還有人物。其中有一張郵票的主題是江南水鄉,我很喜歡。
這張郵票大約長3 釐米,寬2.5釐米,郵票上方標註著它的價值是80分。爸爸也和我一樣喜歡這張郵票,爸爸說,它向全世界展示著江南水鄉柔媚迷人的風光。
細細端詳這張郵票,上面只有兩種顏色——黑和白,顯得非常素淨,但卻不單調。你看,天空中高掛著一輪圓月,透過縷縷薄雲把朦朧的月光灑向水鄉,為水鄉披上了一層銀紗。遠處那連綿起伏的群山在月色中若隱若現,給秀氣的水鄉平添了一份壯麗的風景。月色下的水鄉是多麼的靜謐呀!一所所具有江南特色的白牆黑瓦的房子,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水邊。遠近兩座石拱橋靜靜地立在水面上,秀氣典雅。連風似乎都睡著了,樹木紋絲不動地佇立在岸邊,像是忠實守衛水鄉的士兵。水平如鏡的湖面上,停泊著一艘艘漁船,一隻只魚鷹站在船頭,各具情態,有的把頭藏到翅膀下,像是和水鄉一起進入了甜蜜的夢鄉;有的高高仰起脖子,像是在欣賞月亮;有的只是靜靜地站著,像是在享受這份安寧。整個江南水鄉沉浸在甜美的夢鄉中,美麗的夜色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恬靜優美的的水鄉夜色圖。
方寸世界裡的江南水鄉真是美極了,每當欣賞這張郵票時,那素雅的畫面都會讓我陶醉,仿佛置身於那猶如夢幻般的江南水鄉之中。我喜歡這張郵票,喜歡方寸世界裡的江南水鄉。
篇七:江南水鄉——崑山周莊
江南的風景想必大家都知道吧!除了杭州和蘇州之外,還有一個地方一樣引人注目,就是水鄉周莊。
周莊是座四四方方的小鎮,可以說是小而精,小而美。走進周莊,可以發現兩大特點:水綠,橋多。去年,媽媽就帶我去參觀了一番。
走進周莊,炎熱的感覺消失了,這裡的樹雖然不是長得多密,但樹葉非常多,再往裡走,到處都是一層或兩層高的瓦房,令人感到周莊十分樸素,感覺像穿越了時空,來到了宋朝熱鬧,繁華的大街上,還有人在撐船,有人肩上扛著擔子到處叫賣,鐵匠鋪裡傳來「叮叮噹噹」地打鐵聲·······
走上烏篷船,我們的心情更加愉悅了,由於水的原因,我們感覺涼爽極了,撐船的大約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奶奶,還給我們唱了幾支純樸的江南民歌,我們都被那天籟之音打動了,真沒想到,周莊也是出民間歌手的好地方呀!
進了沈廳,所謂沈廳,就是明朝富翁沈萬三(本名沈富,字仲榮)的家,沈萬三在蘇州,杭州,南京,雲南都留下了足跡,但他始終把周莊做為立足之地,儘管他受到張士誠,朱元璋的封賞,但他不願離開這座寶地,他連自己的子孫都不要離開這塊富裕之地,不惜重金加以培養,使沈家久盛不衰。周莊還有以他命名的沈家萬三豬蹄。只見裡面各種各樣的明代家具琳琅滿目,又帶頂的大木床,還有玉雕的屏風,掛在牆上的燭臺,中國畫。還有水池,池中有座假山,這應該是中國古代氣派的家吧!可以想像當年沈家空前繁華的樣子。
走出沈廳,我們又看到了許多各種樣子的橋,這裡有經歷風風雨雨與戰爭歲月的老橋,也有剛建幾年的煥發青春活力的橋,不管是新橋舊橋斷橋髒橋壞橋好橋木橋石橋,周莊的人們都很愛橋,因為有了橋,周莊才會變得更加繁華!
周莊,這個古色古香的小鎮,希望在將來能更加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