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膠合木結構及其在仿古建築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02:38:55 1
本發明涉及園林仿古建築領域,具體地是涉及一種膠合木及其在仿古建築結構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中式仿古建築中的材料大多為磚木石結構,以木製框架結構居多,現代的仿古建築中木結構的做法包括:一種是傳統做法,純木結構。另一種是以現代建築材料為依託,再罩以仿木裝飾。或者兩種做法兼而有之。上述做法存在以下缺點:如果為了體現逼真的古建築風格採取純木結構,必然耗費大量資源型木材,尤其是對結構複雜、異形材料多,跨度大,承力重的木結構來說,更有可能消耗木質堅硬的貴重木材和粗大直徑的稀缺木材,顯而易見,加工、安裝難度也會增大。而用現代材料替換的仿木結構要達到木材材質的逼真效果,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我司研發一種新型的材料來解決仿古建築中木結構製作和安裝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以上內容,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膠合木及其在仿古建築結構中的應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膠合木結構,包括水平放置的位於結構底部的膠合木柱礎、與膠合木柱礎垂直放置的膠合木柱;所述的膠合木柱礎與膠合木柱之間還通過金屬配件和螺栓連接,所述的膠合木柱礎與膠合木柱上均設有若干螺栓孔;所述的金屬配件和螺栓為暗埋入膠合木柱礎與膠合木柱內,其外露部分則設有封堵材料進行封堵;所述的膠合木柱礎與膠合木柱的連接處還設有鼓墩,鼓墩圍繞膠合木柱設置。
其進一步地的特徵如下:
所述的金屬配件為十字型鋼板。
所述的鼓墩為呈一定厚度的環形鼓墩。
一種膠合木結構應用在仿古建築中,包括如下製作流程:
(1)施工設計:首先根據設計圖紙進行施工的深化設計(包括構件連接方式、裝配方案等);
(2)算料、切割:步驟(1)施工設計後進行算料,根據算料結果工廠進行流水化生產備料,然後再對各類構件進行批量切割,構件包括曲形構件、各種異形材等;
(3)加工:加工時要求各種規格型材必須根據尺寸一次成型,減少接駁點,減少應力的損失;
(4)試裝配:完成步驟(3)材料加工完成後對型材進行分類編號,繪製裝配圖和編制安裝說明,並在專門的場地上進行試裝配。若木材有防火、防腐要求的,將採取工廠化施工,保證穩定的品質;
(5)打包出廠:在完成步驟(4)試裝配無問題後,最後對成品木構件進行分類打包,對邊角部位重點防護,包裝做到嚴絲合縫。
其進一步地的特徵如下:
所述的試裝配步驟中主要包括以下流程:準備工作→技術交流→安裝→質量評定。
所述安裝主要包括測量定位,吊裝,檢查安裝位置、垂直度、拱度等並進行校正。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效解決了仿古建築高大木構件、大跨度、大斷面木構件和弧形、異型構件的選材用材問題,加強了木結構的力學性能,保證了木質結構的原汁原味,更有環保、節能、縮短工期的突出功效。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一種膠合木結構的示意圖。
圖中1、膠合木柱礎;2、膠合木柱;3、鼓墩;4、封堵材料;5、金屬配件;6、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內容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膠合木結構,包括水平放置的位於結構底部的膠合木柱礎1、與膠合木柱礎1垂直放置的膠合木柱2;所述的膠合木柱礎1與膠合木柱2之間還通過金屬配件5和螺栓6連接,所述的膠合木柱礎1與膠合木柱2上均設有若干螺栓孔;所述的金屬配件5和螺栓6為暗埋入膠合木柱礎1與膠合木柱2內,其外露部分則設有封堵材料4進行封堵;所述的金屬配件5為十字型鋼板;所述的膠合木柱礎1與膠合木柱2的連接處還設有鼓墩3,鼓墩3圍繞膠合木柱2設置;所述的鼓墩3為呈一定厚度的環形鼓墩。
一種膠合木結構應用在仿古建築中,包括如下製作流程:
(1)施工設計:首先根據設計圖紙進行施工的深化設計(包括構件連接方式、裝配方案等);
(2)算料、切割:步驟(1)施工設計後進行算料,根據算料結果工廠進行流水化生產備料,然後再對各類構件進行批量切割,構件包括曲形構件、各種異形材等;
(3)加工:加工時要求各種規格型材必須根據尺寸一次成型,減少接駁點,減少應力的損失;曲形構件(如弧形粱),採用易彎曲的薄型板粘合材,加工做到一次成型,受力合理;各種異形材(鬥拱、戧山木、撐弓等)定向製作,整體性強,減少材料損耗。所有木材的開孔開槽、製作榫卯、埋件預留等都由電腦控制精準操作,特殊受力部位需要由金屬配件連接,採取凹槽加工(暗埋金屬配件和螺栓孔),在現場安裝時開孔、開槽部位、金屬配件的外露部分都會進行封堵,不會影響外觀。在與仿古建築傳統做法的純木結構銜接部位處,應在膠合木構件上準確、充分地留好開孔開槽、榫卯等銜接做法;
(4)試裝配:完成步驟(3)材料加工完成後對型材進行分類編號,繪製裝配圖和編制安裝說明,並在專門的場地上進行試裝配。試裝配步驟中主要包括以下流程:準備工作→技術交流→安裝→質量評定。安裝主要包括測量定位,吊裝,檢查安裝位置、垂直度、拱度等並進行校正。若木材有防火、防腐要求的,將採取工廠化施工,保證穩定的品質;
(5)打包出廠:在完成步驟(4)試裝配無問題後,最後對成品木構件進行分類打包,對邊角部位重點防護,包裝做到嚴絲合縫。
膠合木結構是特別挑選的鋸材層板,根據其性能特點,將其安排在不同的位置,然後用耐久性高的粘結劑膠合在一起。膠合木的截面高度通常為152mm到1830mm甚至更高,長度可以達到30米以上,力學特性(抗彎強度、抗壓強度、剛度等)也遠優於普通木材。根據上述特點膠合木可作為仿古建築木結構的高大木構件、大斷面、大跨度木構件(柱、梁、枋、檁等)的木材替代材料,又可作為異型構件(弧形粱、鬥拱、撐弓、戧山木等)的木材替代材料。構件的斷料、加工都在工廠進行,先根據設計圖紙進行連接方式的設計,對於仿古建築優先採取傳統的連接方式(如榫卯結構),對於特殊受力部位需要採用金屬配件連接的一般採用隱藏式設計。確定方案後進行放樣加工製作。構件都是一次成型,現場只需按裝配圖施工,構件出廠都附詳細的裝配圖紙,同時對不同位置的木構件、金屬配件分別編號。同時為了避免誤差帶來的現場二次加工和由此產生的工耗損失和力學損失,構件會在廠區內進行試裝配。由於是工廠化生產,木材的防火防腐也能出廠前一氣呵成,最大限度的減少現場的作業量。
用膠合木構架替代仿古建築純木構架有很大的優勢,有著木材的天然紋理和色澤,完工後的產品更能體現仿古建築木結構的純正風味。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並加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