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稻穀緩降式熱風乾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13:50:25 2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稻穀緩降式熱風乾裝置。
背景技術:
水分是稻穀中的一個重要的化學成分,稻穀中的水分不僅對種子的生理有很大的影響,而且與稻穀的加工和保管以及稻穀的價值都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收穫後必須對稻穀進行晾曬或乾燥。要是入倉的時候不對稻穀進行烘乾,則稻穀籽粒發軟,有輕微黴味,這樣稻穀就會變質,會壞掉,不利於存儲;且現有的稻穀乾燥裝置對稻穀的乾燥不夠充分,即要是太多的稻穀進行一次性導入乾燥,則一些稻穀會殘留水分。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稻穀緩降式熱風乾裝置,結構設計巧妙,能將稻穀慢慢下落,再對其進行充分熱風乾燥,且本發明通過內壁與緩降板中空結構解決了緩降乾燥倉內出風不均的情況,大大提高了乾燥的效果。
本發明採用以下方案實現:一種稻穀緩降式熱風乾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架設有緩降乾燥倉和第一絞龍輸送機,所述緩降乾燥倉和第一絞龍輸送機並排設置,所述第一絞龍輸送機豎向設置,所述緩降乾燥倉底部連接有一漏鬥形出料倉,所述漏鬥形出料倉底部橫向設置有一第二絞龍輸送機,所述第二絞龍輸送機與所述第一絞龍輸送機相貫通;
所述第一絞龍輸送機底部設置有一出料閥,且出料閥位於第一絞龍輸送機的下出料口下方;所述支撐架旁設置有一支架,所述支架上依次固定有風機和電熱絲,所述電熱絲上橫向設置有一導風管;
所述緩降乾燥倉的上端設置有一接料倉,且接料倉位於緩降乾燥倉內,所述緩降乾燥倉和漏鬥形出料倉的內壁為中空結構,二者連通,且內壁開設有出風孔;所述第一絞龍輸送機的上出料口位於所述接料倉上方;所述接料倉底部左右兩側均開設有送料口,所述接料倉底部向下垂直設置有一送風管,所述送風管的周壁上均勻分布有多個的出風孔;所述送風管的頂部經兩側延伸的導管連接到緩降乾燥倉,所述導管與所述緩降乾燥倉的內壁連通,以利送風管的風經導管由所述內壁以及漏鬥形出料倉的內壁噴出;所述導風管的尾部與所述送風管相銜接;所述緩降乾燥倉頂部設置有多個的出風囪;所述緩降乾燥倉內對稱設置有兩個緩降組件,兩個緩降組件分別位於接料倉左右兩側的送料口下方;所述緩降組件使得接料倉內的稻穀能緩慢的送到漏鬥形出料倉上;
所述緩降組件包括多個的緩慢下料板,且各個緩慢下料板的底部均設置有一震動器;所述各個緩慢下料板上開設有多個出風小孔;所述各個緩慢下料板為中空結構,其中固定在通風管側的緩慢下料板的一端與通風管連通,固定在緩降乾燥倉內壁的緩慢下料板的一端與緩降乾燥倉的內壁連通,以利通風管的風從所述緩慢下料板的出風小孔吹出;所述多個的緩慢下料板中的第一個緩慢下料板的端部固定於接料倉的送料口下方,且尾部位於第二個緩慢下料板的端部上方;所述第二個緩慢下料板的端部固定在緩降乾燥倉內壁上,且尾部位於第三緩慢下料板的端部上方;所述第三個緩慢下料板的端部固定在送風管外壁上,且尾部位於第四緩慢下料板的端部上方;依次類推設置剩下的緩慢下料板;所述各個緩慢下料板的尾部與水平面形成一角度;所述多個的緩慢下料板之間形成之字階梯狀分布;於送風管一側的兩相鄰緩慢下料板之間設置有一氣旋式出氣管,所述氣旋式出氣管經軸承與所述送風管的出氣支管連接;所述氣旋式出氣管的表面開設有螺旋式出氣孔,以利氣旋式出氣管在出氣時,由於氣體的推力進行自旋轉。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所述兩側延伸的導管的兩側各設置有一球形電磁閥,用於啟閉緩降乾燥倉和漏鬥形出料倉內壁的氣路。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絞龍輸送機側壁開設有一開口,所述開口上設置有一進料鬥。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所述角度為30~60度。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所述出料閥下方設置有一盛料框。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所述出風囪內設置有抽風機。
本發明的優點如下:本發明設置有緩降乾燥倉、第一絞龍輸送機、第二絞龍輸送機,通過第一絞龍輸送機、第二絞龍輸送機將稻穀反覆抽入到緩降乾燥倉中進行乾燥操作,緩降乾燥倉中設有送風管,通過風機和電熱絲往送風管內送入熱風對稻穀進行乾燥,其中所述緩降乾燥倉內設置有兩個緩降組件,所述緩降組件包括多個的緩慢下料板,且各個緩慢下料板的底部均設置有一震動器;所述各個緩慢下料板上開設有多個小孔;所述各個緩慢下料板的尾部與水平面形成一角度;所述多個的緩慢下料板之間形成之字階梯狀分布。這樣稻穀從各個緩慢下料板進行滑動下落,由於送風管中的熱風流入緩慢下料板的小孔上,這樣緩慢下料板上的稻穀在滑動的同時進行乾燥,此外,本發明採用內壁以及緩降板中空結構,通過氣路保證了乾燥腔體內全方位出氣,克服了現有乾燥腔內熱氣不均的問題,而且大大提升了乾燥效率;再加上氣旋式出氣管,讓噴出的熱氣自旋轉,通過熱氣攪動腔體內的氣體和稻穀,進一步提高了熱氣的利用率;本發明能對稻穀進行充分乾燥,且乾燥效果好,乾燥更加充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左側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參閱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稻穀緩降式熱風乾裝置,包括一支撐架1,所述支撐架1上架設有緩降乾燥倉2和第一絞龍輸送機3,所述緩降乾燥倉2和第一絞龍輸送機3並排設置,所述第一絞龍輸送機3豎向設置,所述緩降乾燥倉2底部連接有一漏鬥形出料倉21,所述漏鬥形出料倉21底部橫向設置有一第二絞龍輸送機4,所述第二絞龍輸送機4與所述第一絞龍輸送機3相貫通,這樣通過第一絞龍輸送機、第二絞龍輸送機將稻穀反覆抽入到緩降乾燥倉中進行乾燥操作。
所述第一絞龍輸送機3底部設置有一出料閥31,且出料閥31位於第一絞龍輸送機3的下出料口下方;所述支撐架1旁設置有一支架5,所述支架5上依次固定有風機51和電熱絲52,所述電熱絲52上橫向設置有一導風管53;在乾燥完成之後,停止第一絞龍輸送機3運轉,第二絞龍輸送機4繼續工作即可將稻穀從出料閥31中出料。
所述緩降乾燥倉2的上端設置有一接料倉22,且接料倉22位於緩降乾燥倉2內,所述緩降乾燥倉和漏鬥形出料倉的內壁為中空結構71,二者連通,且內壁開設有出風孔(圖中未示意);所述第一絞龍輸送機3的上出料口位於所述接料倉22上方;所述接料倉22底部左右兩側均開設有送料口23,所述接料倉22底部向下垂直設置有一送風管24,所述送風管24的周壁上均勻分布有多個的出風孔241;所述送風管的頂部經兩側延伸的導管72連接到緩降乾燥倉,所述導管72與所述緩降乾燥倉的內壁連通,以利送風管的風經導管由所述內壁以及漏鬥形出料倉21的內壁噴出;所述導風管53的尾部與所述送風管24相銜接;這樣風機和電熱絲吹出的熱風能通過導風管到送風管24內,熱風從送風管24經過出風孔241流到緩慢下料板61的小孔上對緩慢下料板61上的稻穀進行乾燥操作;
所述緩降乾燥倉2頂部設置有多個的出風囪25;所述緩降乾燥倉2內對稱設置有兩個緩降組件6,兩個緩降組件6分別位於接料倉22左右兩側的送料口23下方;所述緩降組件6使得接料倉22內的稻穀能緩慢的送到漏鬥形出料倉21上;
所述緩降組件6包括多個的緩慢下料板61,且各個緩慢下料板61的底部均設置有一震動器62;所述各個緩慢下料板上開設有多個出風小孔;所述各個緩慢下料板為中空結構71,其中固定在通風管側的緩慢下料板的一端與通風管連通,固定在緩降乾燥倉內壁的緩慢下料板的一端與緩降乾燥倉的內壁連通,以利通風管的風從所述緩慢下料板的出風小孔吹出;所述各個緩慢下料板61上開設有多個小孔(未圖示)(該小孔小於稻穀大小,這樣稻穀不會從小孔上掉落,小孔只允許風通過);所述多個的緩慢下料板61中的第一個緩慢下料板的端部固定於接料倉22的送料口23下方,且尾部位於第二個緩慢下料板的端部上方;所述第二個緩慢下料板的端部固定在緩降乾燥倉2內壁上,且尾部位於第三緩慢下料板的端部上方;所述第三個緩慢下料板的端部固定在送風管24外壁上,且尾部位於第四緩慢下料板的端部上方;依次類推設置剩下的緩慢下料板;這樣稻穀能從第一個緩慢下料板落入到第二個緩慢下料板,從第二個緩慢下料板落入到第三個緩慢下料板,以此類推,從而熱風對每個緩慢下料板上的稻穀進行乾燥操作;此外,請繼續參見圖1,本實施例於送風管24一側的兩相鄰緩慢下料板之間設置有一氣旋式出氣管41,所述氣旋式出氣管經軸承42與所述送風管的出氣支管43連接;所述氣旋式出氣管41的表面開設有螺旋式出氣孔44,以利氣旋式出氣管在出氣時,由於氣體的推力進行自旋轉;這樣,不僅能保證熱氣擴散均勻,而且旋轉式鼓風能吹動緩慢下料板上的稻穀,進一步提升了乾燥效果。
所述各個緩慢下料板61的尾部與水平面形成一角度a;所述多個的緩慢下料板61之間形成之字階梯狀分布。角度越小,稻穀滑落的速度越慢,這樣能更好地進行乾燥操作。所述兩側延伸的導管的兩側各設置有一球形電磁閥73,用於啟閉緩降乾燥倉和漏鬥形出料倉內壁的氣路。
在本發明中,所述第一絞龍輸送機3側壁開設有一開口,所述開口上設置有一進料鬥32。即稻穀第一次倒入的時候從進料鬥32進行倒入。實際應用中也可以從接料倉22直接倒入。所述出風囪25內設置有抽風機(未圖示)。這樣抽風機能對緩降乾燥倉2的熱風進行抽吸,使得風機吹出的風量能更大的流入到緩降乾燥倉2內。
進一步的,所述角度a為30~60度。其中30度的效果最佳,稻穀滑落的比較慢,乾燥更加充分。所述出料閥下方設置有一盛料框;這樣方便收集乾燥好的稻穀。
總之,本發明的緩降組件包括多個的緩慢下料板,且各個緩慢下料板的底部均設置有一震動器;所述各個緩慢下料板均是中空結構,且開設有多個小孔;所述各個緩慢下料板的尾部與水平面形成一角度;所述多個的緩慢下料板之間形成之字階梯狀分布。這樣稻穀從各個緩慢下料板進行滑動下落,由於送風管中的熱風流入緩慢下料板的小孔上,這樣緩慢下料板上的稻穀在滑動的同時進行乾燥,此外,本發明採用內壁以及緩降板中空結構,通過氣路保證了乾燥腔體內全方位出氣,克服了現有乾燥腔內熱氣不均的問題,而且大大提升了乾燥效率;再加上氣旋式出氣管,讓噴出的熱氣自旋轉,通過熱氣攪動腔體內的氣體和稻穀,進一步提高了熱氣的利用率;本發明能對稻穀進行充分乾燥,且乾燥效果好,乾燥更加充分。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範圍。